- 第404篇原創文章 -
多年之后,我又看了老電影《獨自等待》。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望著漸漸升起的字幕,不知道要說些什么,腦海里好似一片空白。
你說這么些年,咱倆怎么就從來沒好過呢?
當陳文在離別的車站有意無意說出這句話時,即將上車的李靜眼神中忽然閃過一絲迷離的期待和愛意,我竟又一次期待影片到這里戛然而止,可是這個最有可能與陳文產生交集的女孩還是從他的生命里溜走了。
我們身邊也有像李靜這樣的「哥們兒」,她一直不動聲色地陪在你身邊,可以和你假扮情侶,可以幫你追求別的女孩,也可以時刻分享你的快樂和憂傷。
但是有一天當她說要離開時,你便手足無措了,繼而陷入深深地失落,又不知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感情。
直到起身告別的剎那才想要一個哥們式的擁抱,其中包含著許多難以言說的復雜情感,然后各奔東西。
可是,當你知道只要自己主動轉身,就能抓住眼前的他,你會不會毫不猶豫地去爭取?
記得上大學時,班里的阿東和小霜幾乎影片中的陳文和李靜的翻版,不一樣的是,在小霜的主動追求和我們的推波助瀾下他們走到了一起。可相遇總是短暫的,在畢業時他們還是悄悄地從彼此的世界中溜走了。
這一段段相似卻注定會錯過的情感,不管你曾多么努力地去爭取,還是放任隨緣,終究還是會與你擦肩而過。
所以人的一生沒有什么注定到老的,戀人,同學,朋友,四季變化,物是人非,即使口口聲聲的永遠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在劉小楓的一本書里,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性情的相契才是幸福的相遇。說到底,我們看到的每一次相遇不過是一場人生誤會而已,不該相遇的卻相遇了。性情不相契,才會造成一次次清閑的過場。
也許為了一份朦朧的期盼,有的人因此耗費了一生的情感卻無法開解,以至于以為錯過就是生命的常態,性情的相契才是生命中的例外。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多一份曠達,也讓彼此更釋然呢?
有時候,我們要死要活地愛戀一個人,可是在他眼里卻只看到另外一個人,根本無暇顧及也不可能在你身邊等你。
有時候,我們差一點就和那個人走一輩子了,卻陰差陽錯地分開,從此不再見。
有時候,他死心踏地地陪伴在你身邊,你卻從來沒在意過,當他要走了再想伸手去抓住,已沒有了力氣。
有時候,當你從人世間的百媚千紅中找出了他,可當真正接觸時卻如履薄冰,害怕失去后再也找不到了……
就這樣,我們看著對方從彼此的世界里溜走,仿佛錯過真應該成為一種生命的常態。可是,誰不希望生命里有相逢,而不是獨自等待?相信總會有一個不會溜走的他出現,那時離性情的相契就不遠了吧。
每一個有過初戀,有過夢中情人,生命中出現過「陳文」、「李靜」的人都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因為你可以從電影中找到自己。
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導演伍仕賢寫《獨自等待》上映十二周年(2016)的文章。
正如他所說的,在這部電影中我們首先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當年和室友們圍著一臺電腦一起看《獨自等待》,也看到了當年約著喜歡的那個她一起看盜版光碟的下午。
只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從我們身邊溜走的人一個接著一個,而我們還在原地等待著的,是下一個花開的季節嗎?
在這部電影里,沒有墮胎,沒有濫交,沒有車禍,沒有絕癥,也沒有性感、搶哥們馬子的情節,甚至看不到無厘頭的逆襲和一夜成名,所有與青春愛情片有關的刺激元素一樣也找不到,最后印在腦海里的依然是這一句:
獻給從你身邊溜走的那個人。
當然,還有李靜臨走前那一抹清淺的笑意緩緩地浮現,它仿佛就是一面湖水中的暖日,散發著柔柔的光,透著柔柔的意,漾在我憨真的面龐,也照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ChangeLog
2017-05-13 初稿發豆瓣電影
2024-08-03 修改錯別字,增刪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