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詞牌《望江南》/本詩寫作背景/原詩/注釋及大意
詞牌《望江南》
《望江南》,又名《謝秋娘》、《夢江南》、《憶江南》、《江南好》等。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
安史之亂,引發(fā)當時社會的人口大遷徙,相比動蕩殘破的北方,相對安穩(wěn)富足的江南成為人們向往的樂土。白居易名作《憶江南》即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江南情結。因此,由《謝秋娘》改名的《憶江南》、《望江南》、《江南好》風行一時。
白居易畫像
寫作背景
1074年杭州通判任期期滿,蘇軾移官至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本詩即作于1076年二月底密州任上。蘇軾時年38歲。
1075年8月,蘇軾命人修葺密州城北墻舊臺,其弟蘇轍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命名為“超然臺”。蘇軾曾在1076年春、夏兩次登上“超然臺”,并寫下了他一生唯二的《望江南》,春詞以“春未老”起首,而夏詞則以“春已老”開句。
超然臺近影(來自網絡)
本詞中,“休對故人思故國”中的“故人”指趙庾。他比蘇軾大十余歲,曾在蘇軾的“故國”(故鄉(xiāng))眉州任丹棱縣令,1075年初冬擔任密州通判,成為蘇軾的直屬下級。
1076年暮春時節(jié),蘇軾首次登上“超然臺”。時間上,寒食之后,清明在即,無法回到故鄉(xiāng)春祭;空間上,眼前是偏僻樸陋的密州,腦海里是“人間天堂”、江南首府杭州。情景共生,蘇軾不禁慨然長嘆。取《望江南》調,應是蘇軾對于美好的回望、期許與感懷。
蘇軾畫像
原詩
《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宋)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釋與大意
1.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老:此處意為逝去。本句大意是:春光還未逝去,微風輕拂,柳枝隨之起舞。
2.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試上:此處指初次登上。壕:護城河。本句大意是:初次登上超然臺,看城外,護城河中半池春水微瀾;看城內,到處是綻放的春花。春雨欲來,家家戶戶籠罩在云暗霧低之下。
《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宋,局部)
3.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寒食:節(jié)令,一般為清明節(jié)前1、2天。咨嗟:嘆息、慨嘆。本句大意是:暮春時節(jié),寒食清明之際,酒醒之后思緒萬千,慨然而嘆。
4.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故人:指曾在蘇軾“故國”任職、現為蘇軾下屬的好友趙庾。故國:故鄉(xiāng)、故地。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2天起,禁火3日。節(jié)后取榆柳之木燃火稱為“新火”。新茶:指清明節(jié)前采摘之茶,即明前茶。本句大意是:不必再和老朋友回憶那些故地往事了,姑且讓我們點上榆柳之木燃起新火,烹煮一杯明前新茶;讓我們游于物外,超然于心,作詩醉酒,不負年華。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夏日平安,生活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