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六經欲解時
《傷寒論》中,六經都有其各自的病癥和特點,每一經也都有其經氣盛而能驅病邪外出,使病而愈的時間。整理了一下,現在分享給大家。
《傷寒》曰: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六經病欲解的時間規律:
“太陽病、(三陽)欲解時,從已至未上”;大約早9點——15點
“陽明病,(二陽)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大約15點——21點
“少陽病、(一陽)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大約凌晨3點——早9點
“太陰病,(三陰)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大約21點——凌晨3點
“少陰病、(二陰)欲睡時,從子至寅上”;大約晚11點——凌晨5點
“厥陰病,(一陰)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大約凌晨1點——7點
“子配膽及膽經;丑配肝及肝經;寅配肺及肺經;卯配大腸及大腸經;辰配胃及胃經;巳配脾及脾經;午配心及心經;未配小腸及小腸經;申配膀恍及膀恍經,酉配腎及腎經;戌配心包及心包經;亥配三焦及三焦經。”
有人看完不懂,問這個有什么用?其實,中醫認為,人、自然、宇宙都是一個整體,而時間,也在整個宏觀的整體之中,自然與人體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掌握在合適的時間養生,保養自己的身體,是很重要的。
六經欲解時記不住,其實還可以掐指一算:
我的方法是用掌訣作為輔助,來幫助記憶欲解時。什么是掌訣呢?簡單來說,就是將天干、地支等分布于手掌上,幫助記憶運算。因六經欲解時只涉及地支,所以別的我們暫時不具體研究。
十二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將這十二地支分布于左手上,位置如圖。
接下來再將六經的欲解時重新排序: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凌晨3點-上午9點)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上午9點-下午3點)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下午3點-晚上9點)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晚上9點-凌晨3點)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晚上11點-凌晨5點)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凌晨1點-早上7點)
這樣排序后,你會發現,從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對應的欲解時規律是:3-9-3-9-3。而在從太陰-少陰-厥陰的過程中,都是差一個時辰(即2個小時)。且每個病的欲解時都是三個時辰,即6個小時。
那么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個順序怎么記呢?
少陽寅卯辰,太陽剛剛出升,陽氣量少,為上午;
太陽巳午未,一天陽氣最多的時候,為中午;
陽明申酉戌,經過中午陽光的照射,陽氣儲存量較多,比太陽少,比少陽多,為下午。
太陰亥子丑,此時太陽已經不見了,為陰氣最重。
少陰子丑寅,陰氣減少為二陰。
厥陰丑寅卯,陰氣再次減少,為一陰。
將此順序分布于左手則為:
從少陽開始,順時針方向,為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樣我們可以“掐指一算”來找六經欲解時了。以上僅是個人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 第三屆安徽省基層名中醫第三屆黃山名醫首批安徽省健康素養巡講專家 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診療中心特聘專家。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常務理事,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常委,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白癜風精準醫療聯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皮膚健康分會常務委員等。
他溯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擅長以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白癜風、黃褐斑、難治性痤瘡、脫發、皮炎濕疹、牛皮癬、陰疽、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