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東魏和西魏,其實這兩家同名,正經名字都叫魏,沒有東西的“魏”是后人給加了“東西”。
加“東西”的原因是自稱魏的太多,為方便區分,后人就按地理空間給叫魏的都加了個稱呼。于是就有了統一北方的魏叫北魏,跟著高歡占領北方東部地區的朝廷叫東魏,跟著宇文泰占領西部地區的朝廷叫西魏。
北魏分裂后,高歡支持的朝廷是正統,占領著東部最富庶地區,錢多將廣兵強。
此時占據關隴的宇文泰只能算割據軍閥,沒有資格用“魏”這個稱號。
老天爺想讓你成功,攔都攔不住。這事兒用在宇文泰頭上最合適。
大哥賀拔岳稀里糊涂被暗殺,他因為距離部隊近,臨危受命,成為武川軍人集團首領;正在當軍閥頭目,就有正統朝廷投奔,從軍閥一躍成為權臣,堪稱要風有刮風要水下雨。
北魏最后一個皇帝孝武帝元修是個不上道兒的人,在都城洛陽住得好好的,一代梟雄高歡對他也很放縱,還把女兒嫁給他。
可他很不給面子,不但和高歡女兒感情冷漠,恣意妄為,把高歡曾經考慮立為皇帝的人全部殺掉,還和自己的三個堂姐亂搞男女關系。
對皇帝來說,多幾個女人不叫事兒,和親戚亂倫這么重口味的事對高歡這么從底層拼搏出來的人是很辣眼睛的,關鍵你老婆還是我女兒。
高歡沒想到的是,他的后人比元修更混亂更欠修理,這是后話。
對元修來說,有皇帝的生活沒皇帝的權力就已經很不爽,現在高歡居然敢質疑自己的生活,那么就一次性把屬于自己的生活和權力都奪回來。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決定起兵,誅殺權臣高歡。大哥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暗殺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現在這事兒就輪到自己頭上。
覆轍堅決不能重蹈。
高歡親提大軍從晉陽出發,直逼都城洛陽。
孝武帝元修雖亂但不傻,看到高歡的架勢就知道繼續待下去不要說皇帝當不成,腦袋估計也沒了。
想活著就得跑,想繼續活著當皇帝得跑個承認自己并且不聽高歡話的地方。
只有兩個選擇,南朝或者關隴。
去南朝政治避難沒問題,不過這皇帝當不成了。那么只剩宇文泰那里,并且曾經宇文泰還多次向自己示好表忠心。
對孝武帝元修要來投靠自己的事情,宇文泰率領整個關隴集團殺牛宰羊載歌載舞雙手雙腳同時鼓掌表示歡迎。
這邊的高歡很明白,宇文泰雄心勃勃兵強馬壯,暫時只缺政治資源,一旦孝武帝元修跑過去,宇文泰就是萬事俱備名實雙飛。
為把宇文泰最后欠的東風給吹散,高歡派大將高敖曹緊追急趕,務必得把元修給攔下來,可洛陽離長安比他的晉陽近得多,高敖曹的馬卻不比元修的快。
元修帶領一大幫子舊臣皇族成功逃到長安,重新在長安當皇帝,由于他是北魏正統皇帝,此次西逃事件美其名曰遷都。
宇文泰這邊從割據軍閥升級為朝廷正統。
為表示對宇文泰的感激,一大堆頂級官名落在了宇文泰頭上:大將軍、雍州刺史兼任尚書令。
高歡眼看元修是追不回來了,決定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搞個遷都事件。
跟隨元修逃跑的皇族還是少數,洛陽城里三只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姓元的一板磚扔過去能砸翻三個。
高歡就以皇帝逃跑為名,不管實際皇帝元修同意不同意,廢了元修的帝號,另外找了個皇族元善見當皇帝,為了避免皇帝逃跑事件再次發生,遷都鄴城。
這就是東魏。
至于跑到西安的孝武帝元修也沒過上好日子。
宇文泰和高歡一生仇敵,只有一件事有共同看法:元修和堂姐們淫亂這件事不忍直視。
宇文泰就把元修唯一帶到長安的表姐元明月給殺了。
這件事讓元修大怒,千里迢迢,從生他養他的繁華大都市洛陽帶著表姐到你這黃沙滿地只能吃膻味十足的羊肉的大西北已經夠給你面子了,你居然還把堂姐給殺了。
元修很生氣,后果是不給宇文泰好臉色看。
宇文泰這邊也不爽,我冒著被高歡滅的風險,接收你這一大幫子難民,好吃好喝好招待,想讓你走正道,你卻給我臉色看。
宇文泰也很生氣,后果是把元修給殺了,選了個跟著元修跑過來的皇族子弟元寶炬當皇帝。
至此,北魏的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鄴城,北魏的皇帝跑到長安被殺,北魏算是徹底滅亡。
高歡和宇文泰控制的“魏”,是“魏”,也不是“魏”,這就是歷史上的東魏和西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