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敢相信?胡喬木竟然和季羨林是同學。
靠喬木,有飯吃
胡喬木是毛主席的秘書,他出生在書香門第,受到父親的影響,他自幼就對文史類的書籍感興趣。
胡喬木的文理科都非常的優秀,畢業之后更是順利的考進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后來再提到胡喬木這名學生,他的老師還說,倘若他沒有干革命的話,或許還能夠拿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呢。那么,胡喬木的人生又如何會南轅北轍的呢?
九一八事變后,因為積極參加革命活動,胡喬木被北平市公安局列入了黑名單之中,為了他的安全和各方面著想,清華大學代理校長同他進行了談話,胡喬木最終選擇離開清華繼續革命。
1937年,胡喬木來到延安,之后在青訓班工作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段日子里,他還解決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同李桂英結為夫妻。
4年后,他們的大女兒胡木英出生。半個月后,胡喬木被王若飛點名去給毛主席當秘書。
這一年一月上旬,皖南事變爆發,中共高層晝夜顛倒的開會,毛主席更加的忙碌,胡喬木就是在這時來到毛主席的身邊。
胡喬木得知這一消息后,激動之余問出了心中的顧慮,他從來沒有做過秘書工作,如今卻要去給毛主席當秘書,他擔心自己會做不好。
王若飛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將毛主席點將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毛主席對于他的文章非常欣賞,還稱贊其為人才,所以他完全可以勝任這一職位。
當上秘書的胡喬木更加的忙碌,他不但要給《中國青年》寫專欄文章,還要給《解放日報》寫社論,對于父親在延安時期的一舉一動,他的女兒胡木英知道的并不多,一方面來說,她的年紀比較小,另一方面是“父親忙著工作,并不在家里待著,在家的時候就是寫東西。”不過,寫東西時也曾發生過讓胡木英印象深刻的事情,一次,胡喬木在延安的窯洞家里伏案寫東西,為了保暖就在桌子下面放了一個炭火盆,腳就踩在炭火盆邊上,一次,他寫的過分投入,把腳下的炭火盆給忘了,最后直接將鞋子給燒了。
在胡喬木的記憶之中,轉戰陜北時最讓他難忘的就是毛主席夸獎他:“靠喬木,有飯吃。”
1948年,毛主席他們來到西柏坡,新華社總社一到西柏坡,胡喬木就被任命為新華社的總編輯,之后又被任命為中宣部副部長。次年,毛主席離開雙清別墅進入中南海豐澤園,作為毛主席的秘書,胡喬木也跟著搬進了中南海。
胡木英一年級還沒有讀完,他就跟著父親來到北平,隨后進入中直育英學校學習。
胡木英8歲那年就跟著父親來到中南海,當時她以為自己和父親相處的時間能多起來,結果,父親更忙了,他們見面的次數依舊很少,見面時間最多的還是在飯桌上。
胡喬木的職位也步步高升,1959年,他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兩年后,胡喬木的神經衰弱不斷的加重,已經到了沒有辦法繼續工作的地步,胡喬木實在是支撐不住,無奈之下只能提筆給毛主席寫信,在信中說明自己的病情,希望毛主席能準許他的長假。毛主席予以同意,在這之后,胡喬木基本上都處在休養狀態之中,雖然他名義上還是毛主席的秘書,實際上,他已經不大在毛主席的身邊工作了。
所以,胡木英見到毛主席的機會也逐漸減少。
多年以后,胡木英還記得1954年去毛主席家里看電影的事情,那天傍晚,胡喬木家里的電話響起,電話的另一端是毛主席,毛主席邀請胡喬木去他家里看電影,胡喬木沒有推辭,直接帶著女兒去了豐澤園。
電影的名字叫《葡萄熟了的時候》,才剛剛拍攝完成。胡木英和父親一塊去菊香書屋看電影,這是唯一一次,多數情況下,家里的電話響起,都是胡喬木接受任務。
這次休息,就連胡喬木都沒想到,自己真的請了個長假,這一病就是10多年的時間。
胡喬木一步步的淡出了毛主席的視線,最后更是想要和對方見上一面都無比的艱難,1966年胡喬木和毛主席見了最后一面,此后,他身上的毛主席秘書這一職位,算是落下了帷幕。
今天我們是老校友會面,你眼前不是政治局委員
上文我們說到,胡喬木曾在清華大學上學,也是在這里,他認識了季羨林。
和胡喬木相識時,季羨林還不到二十歲的年紀,胡喬木比他小一歲,季羨林讀外語系,胡喬木則讀歷史系,說起來,兩人究竟是怎么認識的,季羨林多年以后已經回憶不起來了,只知道兩人就那么認識了。
當時胡喬木正在從事反國民黨的地下活動,為此,還創辦了一個工友子弟夜校,胡喬木向季羨林拋出了橄欖枝,約他一塊去上課,季羨林答應下來。
一天晚上,季羨林被狠狠地嚇了一跳,任誰大半夜的看到床頭突然出現一個人都會被嚇得不輕,在看到對方是胡喬木后,季羨林松了一口氣,胡喬木來的目的很鮮明,勸說季羨林參加革命活動。
然而,胡喬木苦口婆心的勸說并沒有撼動季羨林,在季羨林看來,自己覺悟低又害怕擔風險,所以始終沒有點頭,胡喬木也明白了季羨林的想法,于是嘆了一口氣離開了。一直到兩年后,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迫害,胡喬木逃到了南方。
一直到1949年,季羨林忽然接到了一封從中南海寄來的信,在信件的開頭寫著:“你還記得當年在清華時......今天的胡喬木。”季羨林當然記得胡喬木,而這次胡喬木的來信也是為了將他這個人才籠絡去學校,如今國家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時候,季羨林完全符合,這次,季羨林答應了。
兩年后,我國派出了建國之后第一個大型的出國代表團,當時胡喬木還征求季羨林的意見,詢問他愿不愿意參加,季羨林當然舉雙手雙腳同意,畢竟,他研究了這么久的引渡古代文化,卻沒有去過印度,這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如今終于有機會彌補這個遺憾,他百分百同意,在暢游了印度和緬甸后,季羨林無比感謝胡喬木,就連季羨林都不得不承認,胡喬木是他生活中的貴人。
后來,胡喬木還多次去季羨林家里去看望他。但是,季羨林卻沒怎么去胡喬木家里做客,疑問在他看來,胡喬木和喬冠華這兩個好友都當上了官,可他卻很怕官,他本就不喜歡拜訪的人,尤其是官,不管多熟的朋友,都不例外。
終于,季羨林去胡喬木家里了。
1986年,北大學生有一些活動,胡喬木很想聽季羨林聊一聊,此時的胡喬木已經是中共政治局委員,還將自己的車子派去接季羨林和他兒子、孫女到中南海住處。胡喬木說:“今天我們是老校友會面,你眼前不是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而是六十年來的老朋友。”
胡喬木病重時,季羨林去醫院看望他,胡喬木見到他非常興奮,季羨林惋惜道:“這是我同喬木最后一次見面。過了不久,他就離開了人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