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又被點名了。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進現代邊海空防建設進行第十六次集體學習,領導人在發表重要講話時特別強調“要做好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促進低空經濟健康發展”。受此影響,低空經濟板塊應聲大漲,不少個股直接封死漲停板。
事實上,近兩年關于低空經濟的政策可謂高度密集、接二連三。具體而言,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1月1日起,《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無人機產業將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新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將“低空經濟”相關內容寫了進來。
而在地方層面,海南、深圳等地率先做出低空經濟發展的嘗試,北京、廣東、安徽、山西、四川等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都提及要積極探索發展低空經濟,并相繼出臺了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具體實施細則,包括補貼措施、標準制訂獎勵、重點項目支持等等。足以見得,低空經濟絕對是紅得發紫,火到不行。
那么問題來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不遺余力地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背后有何深意?我們不妨在本文中做個分析。
先來界定一下,何為低空經濟。
根據官方下發的《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低空”一般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將范圍延伸至4000米。作為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資源,低空空域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而“低空經濟”便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導,繼而發展的各種經濟業態,涉及低空飛行、航空旅游、支線客運、通航服務、科研教育等眾多行業的經濟概念。
本質上講,低空經濟既承繼了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新型低空生產服務方式,依賴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技術賦能,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載體,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繼而形成了不同的新型經濟業態。
考慮到低空經濟涵蓋的產業范圍較廣,并且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為了更加清晰地認識和理解低空經濟,有必要從產業鏈角度進行劃分,具體如下:
(1)上游: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研發、制造和供應的產業,如芯片、電池等的研發和制造等;
(2)中游:涉及無人機、直升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汽車等航空器、飛行器的設計和制造,以及相關的配套產品、基礎設施、保障服務等產業;
(3)下游:涉及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
發展低空經濟有何意義呢?我們認為,至少涉及以下兩點:
第一,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有助于推動國民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按照官方釋義,“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等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而低空經濟幾乎是完美契合了新質生產力的內涵:
一方面,科技創新幾乎體現在低空經濟產業鏈的所有環節,無論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還是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亦或是衛星互聯網、北斗導航等,均有涉及,而這些新技術也是低空經濟得以發展壯大的根基;另一方面,由于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而衍生出來的經濟形態,因此可以認為,低空經濟超越了傳統的二維地面經濟,將經濟活動拓展至三維空間層面,在此基礎上與地面經濟相互融合,并為其他產業進行賦能提質增效,如此便可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而這些都是新質生產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第二,低空經濟有助于推動社會層面的和諧進步。
首先,既然低空經濟是將經濟活動從傳統的二維地面拓展至三維空間,如此便可以有效彌補地面空間的不足,并且充分利用垂直空間來打造立體化經濟格局。最典型的便是地面交通客運,很多一二線城市在早晚高峰時間段的交通十分擁堵,不僅嚴重浪費時間和資源,影響市民出行體驗,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此時若是利用飛行器或飛行汽車來代替一部分地面交通,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并提高人們的通勤效率。
其次,低空經濟當中涉及到的無人機、eVTOL等飛行器,都是廣泛采用純電驅動,屬于綠色低碳應用模式,這與地面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價格高昂的燃油,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也能夠改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環境問題,與“雙碳”發展愿景高度契合。
最后,各個城市在支持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帶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繁榮,比如迎來更多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等等,同時利用航空交通工具賦能傳統產業、提供新型服務,也有助于打造城市科技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形象,從而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的涌入,為城市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巨大,并且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角逐的新領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更是在全球范圍內備受資本熱捧,很多機構也對低空經濟的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
例如,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低空經濟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億至5萬億元;保時捷管理咨詢則預計,中國eVTOL市場份額預計到2030年將占到全球市場的25%至30%左右,屆時將成為全球第一大eVTOL市場。其中的商業價值與增長空間,著實是令人振奮和神往。
現實層面,雖然低空經濟在我國尚處于發展初期,產業鏈各環節還不夠成熟,但必須認清的是,當前低空經濟已經開啟了實實在在的發展之路,而不是停留在紙面和口號上,證據至少有二:
一則,地方實質性支持政策已在穩步推進落實。有機構統計,截止目前已有超過30項地方政策提及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有多個地區推出了補貼政策,10多支低空產業基金正式成立,各類政策也逐漸從規劃性轉向實際執行層面,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在全國范圍內規模化啟動。
二則,地方招標陸續啟動,訂單密集期或將到來。據媒體報道,近幾個月廣東、浙江、山東、江西等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無人機起降平臺等物理基礎設施、以及智能管控服務平臺等數字基礎設施的招標。隨著各地的規劃政策、補貼、產業基金給予明確目標以及支持,后續訂單增長的預期得以強化,產業落地節奏有望提速,這對于相關企業的業績報表亦將帶來明顯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得益于政策的密集催化疊加產業落地的提速,A股低空經濟板塊年內新一輪上漲行情已經開啟。從行情走勢上看,萬得低空經濟指數已經7連陽,并且呈現出量價齊升的良好配合態勢,后續仍有望繼續反復活躍,甚至不排除走出一波趨勢性上漲行情的可能,值得廣大投資者持續關注。
不過,考慮到低空經濟板塊短期獲利盤較多,隨時有階段性兌現的可能,因此不建議盲目追高,可以等到回調企穩后再擇時布局,而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的績優公司大概更容易得到資金關照,感興趣的投資者不妨自行挖掘,或許能有不錯的回報。
附:低空經濟代表性公司簡介
1、中信海直
公司系中信集團旗下目前中國通用航空業首家及唯一的上市公司,亦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企業,具有通用航空全業務運營資質和能力。經營范圍包括陸上石油服務、海洋石油服務、直升機機外載荷飛行、人工降水、醫療救護、航空探礦、空中游覽、公務飛行、私用飛行駕駛執照培訓、直升機引航作業、航空器代管業務、通用航空包機飛行、出租飛行、航空攝影、空中廣告、海洋監測、漁業飛行、氣象探測、科學實驗、城市消防、空中巡查、航空護林等到。
公司總部設在廣東省深圳市,在深圳、天津、湛江、海南東方建有直升機場;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設有作業基地;業務遍布中國三大海域和全國主要城市。是國內通用航空業務涉及地域最多、保障能力最強的通用航空企業。
2、萬豐奧威
公司是以大交通領域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國際化企業,經過20余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產業和通航飛機創新制造產業“雙引擎”驅動發展格局。主要業務為兩大板塊,分別為以“鋁合金-鎂合金”為主線的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業務,以及集自主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于一體的專業通用飛機制造業務。
公司擁有浙江、山東、寧波、吉林、重慶、廣東七家生產基地,美國、英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五家海外公司,建立完善的開發、制造、營銷服務體系,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銷往美國、日本、德國、法國、俄國、韓國、巴西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寶馬、奔馳、路虎、通用、福特、大眾、現代等體系的優秀配套商。
3、納睿雷達
公司是國內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全極化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關鍵核心技術,并實現了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全球為數不多掌握從微帶貼片陣列天線、射頻前端、數字中頻后端、信號處理、數據融合到雷達數據產品開發等相控陣雷達設計制造、雷達軟件生態和雷達算法服務全價值鏈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公司自主研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產品采取全球獨特的技術路線,將相控陣技術和極化技術相結合,突破了先進相控陣雷達技術在民用領域推廣應用的技術壁壘和成本瓶頸,致力于解決“尺度小、生消快、致災性強的低空快速變化危害氣象目標探測”和“低空慢小目標探測及海面目標探測”等世界性探測難題。公司主營相控陣雷達系統產品研究及其應用被中國雷達行業協會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公司已在全國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完成了百余套雷達系統的布設或運行。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氣象探測領域,并逐步向水利監測、民用航空、海洋監測、森林防災、公共安全等領域。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專門備注外,本文研究數據由同花順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圖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封面圖來自壹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