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首相辦公室發表聲明稱“英國已經破產”。
這對于我們國家許多人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居然有國家政府破產?那按照我們受到的教育,沒有政府就會亡國的呀!真是替英國人捏了一把汗!
那么政府能不能破產呢?答案是當然可以。
政府破產是一個形容詞,也是一個政治術語。破產就是資不抵債的意思,政府破產意思就是政府由于債務過高,財政狀況惡化,無力支付即將到期的債務利息或本金了。這在西方國家也比較常見,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時不時就會有破產發生,比如歷史上的丹麥,冰島,希臘和阿根廷等。
這些都不難理解,但在不少人理解中,政府財政狀況惡化,是很好解決的事呀。加點稅不就完了,再不行,印點錢也成啊,怎么能宣布破產呢,那多沒面子啊!
可是在英國還真沒這么簡單。確實,政府財政短缺,應對措施就是政府增加收入。一般來講,政府的錢有幾個主要來源。
一、稅收;二、發行貨幣,就是印錢;三、就是政府發債。但是這三種方式都是有限制的,不管你是地方政府還是中央政府,是不可能無限度的去征稅、印錢或發債的,就是你不能由著性子來。
對英國而言,目前最現實的方式是增加稅收。但在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稅收是不能隨便增加的,你要是沒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隨便加稅,人家分分鐘罷工、上街給你看,嚴重者還會引發動蕩。
所以,考慮依法破產是個常用的辦法。如果不破產,那政府就要被迫把用于公共支出的錢來還債了,這也是了不得的事。英國人民不管你哪個黨來執政,奧運得幾塊金牌,航母有沒有戰斗力。他們只在乎自己的福利,一分錢都別想減,如果執政黨要開源節流,那最好想清楚,這都是要天天上街的事。
所以斯塔默說英國要破產了,就很好理解了。它首先是政客的一個手段,保守黨之前執政14年,沒能扭轉債務問題。新上任的工黨首相斯塔默宣布破產,就是把經濟問題的鍋甩給前任保守黨。
其次是工黨要增稅的一個信號。
因為工黨在競選過程中,是有過不增稅承諾的。包括承諾不提高所得稅、國民保險社會保障金、增值稅和公司稅的稅率。那么如果他想要增稅,自然要有個足夠充分的理由。
政府面臨破產困境,這個理由充分吧?
當然,面對加稅,多數民眾的態度都會是較為負面的。而現政府之所以敢提,正是因為執政黨在剛剛過去的大選當中獲得了比較高的支持率,有足夠的底氣去踩民眾的紅線。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個賭博,雖說加稅肯定會影響工黨的支持率,但有了這個提前打預防針的免責聲明,英國人對他的期望就不會太高,到時候經濟稍微有點起色,工黨就能贏回支持率。
那么,英國政府到底欠了多少錢呢?
根據斯塔默的說法,是200億英鎊。這對我們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堂堂大英政府,居然被200億赤字搞到破產邊緣。200億鎊夠干嘛的,丟不丟人?英國人就是沒見過世面!
但是人家不是這么玩的。欠債就是欠債,欠了債就要認,人家誠實的面對人民,人民也接受現實。你要是對選民不誠實,對不起,下回就不會選你了。
而且現實也并沒有斯塔默訴說的那么凄慘,事實上英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還不錯,這更多是工黨降低預期的一種方式。英鎊畢竟還是全球前三的國際結算貨幣,畢竟英國還有與美國的一體利益在里面,只是工黨十四年沒上臺搞不清楚狀況,一盤賬是個爛攤子嚇一跳罷了。
對于我們這些外人來說,談論英國是否破產并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國家破產也就是債務重組而已,不會出現完全無錢可用的局面。更不會出現一些人YY的,什么社會福利沒了,民眾瘋狂地跑到垃圾桶撿垃圾之類。
只是政府不承諾任何新的支出和限制一切“非必要開支”。比如本來政府計劃的某個基建項目擱淺,公務員等裁撤掉一部分,公務車三天兩頭壞也不能買新車。
簡單講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會大大壓縮,只是維持基本的運營。同時也說明明年的財政預算會很困難,因為這個問題(財政預算、平等薪酬索賠)并沒有消失。
嗯,破產一點也不新鮮。不光英國,在許多其他國家,政府破產也是常事。比如蒙特利爾宣布破產后,除了基建變差,市民生活質量并沒有下降多少。伯明翰去年9月就宣布破產了,也沒見伯明翰市民都餓死了。
而在過去220年,有近230起國家破產案。如果說國家破產等于亡國,那地球早就實現大一統了,可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呀。
最后總結一下,英國政府這次宣布破產,說明經濟形勢是比較嚴峻,但不會是致命的,而且這也不代表英國的普通百姓就過的不好。我再拿已經宣布破產的伯明翰舉個例子,根據英國統計局的官宣數據顯示:2021年,伯明翰市GDP約319億英鎊,全英排名第二,僅次于倫敦;GDP增速為7.4%,在英國11個核心城市中排名第七。如果按照英國政府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約為三分之一)來計算,那么伯明翰市2021年的財政收入約為106.3億英鎊。
也就是說,伯明翰市8700萬英鎊的財政缺口,對應的該市財政自給率(財政收入/財政支出的比值)約為99%。
當然還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說什么是不是S3的前兆,或者大英帝國又要出去搶劫了啊?
這就是脫離現代語境,拿叢林法則在套今天的世界。這都是不可能的,正常國家軍政是分離的,政府雖然有權力發動戰爭,但你得有正當理由,破產顯然不是原因之一。
還有人拿英國王室說事,說國家破產了還養一幫貴族。首先不管破產不破產,王室供給是一定要支付的,因為這是契約。其次,英國王室的榮耀,國際形象這些軟實力先不講。僅僅在文旅業,王室每年創造的價值都不可估量,王室相關景點每年吸引游客高達數百萬,僅帶來的旅游收入和創造的工作崗位,產生的價值就要遠高于費用。
更不用說,還有相關的王室事件和商品銷售,比如2018年哈里王子和梅根?馬克爾的婚禮,就為英國經濟貢獻了超過10億英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