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他的生平事跡與軍事、政治緊密相連,但他的另一面——對下象棋的熱愛與執著,也令人津津樂道。在那緊張的戰爭歲月里,他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那就是下象棋。
彭德懷
彭德懷對下象棋的熱愛可謂深入骨髓。他不僅喜歡下棋,而且有癮,必須贏的癮。
關于贏棋這件事,跟隨彭德懷很久的一位警衛員曾透露過,彭老總下棋有一個拿手的“高招”——那就是多次悔棋。用這種方法,的確讓彭老總贏過不少棋局,至于對手會不會有“意見”,那就不得而知嘍。不過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彭老總的處世精神,對待每一件事,他總是希望盡善盡美,能做到最好就不會做到一般。他的這種精神,除了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革命戰場上了。
早在延安時期,彭德懷就經常和警衛班副班長趙貴堂對弈。趙貴堂棋藝高超,什么想不到的招數都有。彭老總有時也能和趙貴堂打打平手,只是那多半是“起死回生”局,用衛士的話說就是:都是悔棋悔贏的。
彭德懷
關于彭德懷下棋,還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那是在1947年,清澗戰役前夕。這天,彭德懷的棋技特別好,一會兒讓馬活蹦亂跳,一會兒又讓車橫沖直撞,最后還出其不意地打了趙貴堂“一悶棍”。彭德懷喜笑顏開,高興地喊了一句:“咳!瞧我把廖昂這亀兒子逮住了!”
彭老總高興地直拍大腿,可周圍人卻一臉懵,廖昂是誰?
后來,清澗戰役勝利后,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個廖昂是敵軍整編76師的師長。
平時,除了與警衛人員下棋,彭德懷也常常與身邊的同事、戰友甚至是高級將領進行象棋對決。他與任弼時的對弈總是那么嚴肅緊張,仿佛手里的棋子有千斤重,不充分考慮好每一步,老總是絕對不會落子的。
其實彭德懷說過,下棋中的勝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認真、堅持的精神。彭老總正是將這種精神用到了指揮戰斗中,才使得我軍頻頻勝利,一往無前。
彭德懷
朱德與彭德懷的友誼也是眾所周知的。兩位老帥在閑暇之余常常在棋盤上切磋技藝。他們的對弈總是勢均力敵,勝負難定。盡管有時會因為一著不慎而爭執不休,但他們總是以棋會友,享受這種智力與情感的交流。
1953年的一天,朱德熱情邀請幾位四川老鄉去北京十三陵游玩,這其中還多了一個湖南人——彭德懷。
在十三陵逛了一圈,彭德懷剛準備打道回府,朱德卻突然停住了腳步。
看著朱老總的眼神,彭德懷馬上明白:“擺嘛!”說完也站著不走了。
朱德
旁邊人還沒搞明白這倆人要干嘛,首長身邊的衛士已經行動起來了。只見他們支起了行軍床,拿出了一盒象棋,又將兩個馬扎分別擺好。直到這時大家才看明白,噢!原來是兩位老帥的棋癮犯了,要“拼殺”一番了!
見這邊朱德和彭德懷“斗”得起勁兒,遠處的鄧小平也好奇地湊了過來。所謂“觀棋不語真君子”,鄧小平背著手站在旁邊,一句話也不說,此景此景,甚為有趣。
幸好隨行的林默涵同志帶有相機,隨著“咔嚓”一聲快門響,這幅珍貴的畫面被永久保留了下來,據說至今還完整保存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內。
彭德懷的棋藝或許并不是最頂尖的,但他對弈時的認真態度卻讓人敬佩。他的這種精神也影響了他的人生,無論是在戰場上的英勇,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絲不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