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看官老爺們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即使到現在,癌癥對于人們來說依舊是難以治療的病癥。
一次患癌就已經十分不幸,然而,卻有人在30年的時間中,三次被癌癥的病魔纏上。
對抗癌癥是艱難的事情,這個人一生幾乎有一半時間都在癌癥的陰影下,但即使三次患癌,她依舊沒有認輸,反而憑著自己的勇氣三次戰勝癌癥,她就是北京癌癥康復會副會長史安利。
三次抗癌勝利,她有三條建議最想分享,都是什么呢?
邁向夢想的路上突然患癌
史安利從童年開始,就對醫學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她從小就堅定目標,朝著成為一名優秀醫生的路上邁進。
經過多年的努力,史安利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完成了學業,還獲得了寶貴的留學機會,前往比利時深造。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然而,1986年,就在她即將完成學位之際,一次體檢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
醫生通過她的體檢報告,明確告訴她,她患有乳腺癌。
這個消息對正處于職業生涯起點的史安利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她決定返回國內接受治療,希望能在家人的支持下戰勝病魔。
創作不易,廣告解鎖只需5秒,即可繼續享受精彩內容,感謝觀眾老爺理解與支持~~
回國后,她接受了乳腺癌全切手術,手術范圍廣泛,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及相關淋巴,這一決定雖為她創造了生存的機會,但也給她的身體帶來了長期的不便。
術后的化療更是劇烈,各種副作用交織在一起,使得史安利多次感覺自己走在了生與死的邊緣。
面對如此艱難的治療過程,史安利的勇氣和堅韌令人敬佩。她以一種英勇的態度面對每一個治療階段,盡管心里充滿恐懼,但她從未放棄過希望。
手術和化療后的復原過程漫長而痛苦,她的手臂長時間無法正常活動,生活中的許多簡單動作都成了挑戰。
經過一段痛苦的康復期后,她終于恢復了健康,也成為了一名醫生。
然而她平靜的生活并沒有太長時間,命運再次向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身體提醒再次患癌
2003年,史安利在一段時間頻繁便秘,大便明顯變細,甚至伴隨著不時的便血。
這些不祥的信號引發了她的警覺 ,她的直覺告訴她,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經過一系列詳細的體檢,結果證實了她的擔憂:她患上了直腸癌。
面對這一再的癌癥診斷,史安利的心情一度跌入谷底。
癌癥仿佛成了她生命中不請自來的常客,她不禁在內心深處反問:為什么這場病魔要一次又一次地找上自己?
但作為一名醫生,她知道恐懼和悲觀并不能改變現實。于是,她決定再次裝備自己,用最堅強的意志面對接下來的治療。
史安利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放化療。
治療過程比想象中還要殘酷,副作用幾乎觸及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嚴重的胃腸道反應使她難以進食,持續的脫發、呼吸困難、視力下降和四肢的麻木感讓她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每一個痛苦的夜晚,史安利都在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作斗爭。
好在,憑借堅定的意志和專業的醫學知識,史安利終于挺過了治療的艱難時期。這段經歷,雖極為痛苦,卻也讓她深刻理解了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種種折磨和需求。
她親身經歷了癌癥患者的痛苦與心境,作為一個醫生,她決定將自己的抗癌經驗和心得傳遞給更多的癌癥患者。
為了幫助更多患者,史安利在各種公共演講和研討會中分享自己的故事,還積極參與癌癥康復事業,幫助其他患者找到戰勝病魔的勇氣和方式。
身體第三次癌變
2015年,68歲史安利因為在夜間乳房發生疼痛感,特意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
這一檢查,發現她右側乳腺新出現癌變。
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她會再一次患上乳腺癌。
面對這意外的打擊,史安利表現出了難以置信的樂觀與決斷。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從第一次的恐懼到如今從容,史安利見證了醫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也親身體驗了治療的革新。
1986年,她承受的放療給她帶來了難以言說的痛苦,食道燒傷、白細胞的急劇下降讓她走過了生與死的邊緣。
然而,2015年的治療已大不相同。史安利接受了多學科綜合診療(MDT),這一現代醫療模式集合了多方專家的智慧,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這次,不僅治療前的全面評估減少了治療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她還提前接受了用于預防白細胞下降的藥物處理,治療過程中,她幾乎沒有感受到過去那種劇烈的副作用。
從醫學生到經驗豐富的癌癥戰士,史安利的三次抗癌之旅都取得了勝利,在一場場與死神的角逐中,史安利不僅學會了珍惜每一刻生命,更在過程中汲取了教訓,這些教訓她熱切地傳授給每一個面臨同樣挑戰的人。
最想分享的三條建議
通過三次癌癥的歷練,史安利逐漸意識到,無論年輕或老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讓人提前付出代價。她從醫院的白墻和冰冷的器械中學到了,腫瘤并不挑人。
她通過反思得出保持健康,給出了自己的三條建議。
1、規律生活
避免過度勞累和生活不規律可以讓身體變得健康,她正是通過規律的生活、均衡的飲食以及持續的體育鍛煉,獲得了健康的體質。
2、及時就醫
早早發現身體的異樣也是重點,史安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覺察到身體的異常,才能及時求醫。
這些年的經歷讓史安利堅信,及時就醫和選擇正規醫院至關重要。她痛心疾首地提到,很多年輕患者因為恐懼和誤信偏方而延誤治療。
3、保持樂觀
史安利在抗癌過程中也意識到心態的重要性。她認為癌癥不是一個人的戰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與其他病友的交流,對于患者的心理康復同樣重要。
而面對癌癥,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長達三十年的抗癌路上,她不把癌癥看作是死亡的標志,而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和積極面對的生活挑戰。
史安利在各種康復小組和公共平臺上,都無私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將自己的抗癌經歷轉化為幫助他人的動力。
她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鼓勵更多的癌癥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她的生活和教導,成了無數同病相憐者的精神支柱,也是現代醫療和個人堅韌精神共同進步的生動見證。
參考資料:
《30年經歷三次癌癥!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我得出一個深刻教訓!》.健康時報.2020-11-23
《史安利教授:三十年涅槃路,救治腫瘤患者也在救贖自己|“醫”面之緣》. 醫學界腫瘤頻道.2021-04-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