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在7月27日發表了一篇名為《俄羅斯的夏季攻勢是如何失敗的:對烏克蘭來說又意味著什么》的文章。文章認為:“克里姆林宮在今年夏季的大規模進攻本該結束戰爭,但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也未能讓烏克蘭崩潰”。英國國防部的評估則認為,俄軍在夏季攻勢期間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光是5-6月的人員傷亡,每天平均都上千人。而“豪放”地使用坦克和機械化部隊進行沖擊,又帶來了重裝備的巨大損失。
英國人的這種論斷正確么?這值得分析。
二戰后期,德軍為挽救戰爭局勢,計劃在1944年底于比利時阿登山區發起一次猛烈反攻。在戰役籌劃階段,德軍將反攻計劃分為“大解決方案”和“小解決方案”。其中所謂“大解決方案”就是渡過默茲河,直沖荷蘭的安特衛普港,用阿登攻勢徹底扭轉西線的局勢。
而“小解決方案”則是不渡過默茲河,在有限的戰役縱深內對當面的美軍部隊進行合圍,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來改善戰場局勢。當然,我們知道在后來的歷史中,德國人既沒有達到“大解決方案”,也沒有做到“小解決方案”,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如果拿這個例子套在如今的俄軍夏季反攻身上,俄軍的“大解決方案”目標顯然是宣告失敗了。以5月進攻哈爾科夫以北地區開始,俄軍在延綿上千公里的戰線上多點出擊,對烏克蘭發起猛攻。
然后從立夏已經快打到立秋了,近3個月的進攻俄軍未能完全奪取任何一個實質性的戰略要點:哈爾科夫的邊都沒碰到,連城市東北方向的小鎮沃夫昌斯克也只占了一半。恰索夫—亞爾占了城西,然而最為關鍵的城東卻隔著運河遙遙無期。托爾斯克也沒有拿下,在周圍村鎮陷入苦戰。波克羅夫斯克目前也被烏軍頂住。俄軍在各個方向的進展,充其量是十幾公里,甚至是幾公里而已。
總之,俄軍寄希望于這次反攻打崩烏克蘭的防御,甚至如同2022年那樣威脅烏克蘭核心地區,逼迫烏克蘭人投降,基本是不可能了。與之相反,澤連斯基和烏軍統帥部還根據戰場需要,打出三張王牌。
第一張王牌是加大動員力度,組建更多部隊。烏軍的前線兵力得到充實后,俄軍的攻擊將變得更加困難。許多預備隊已經在進行訓練,有不少甚至已經開赴前線。
第二張王牌是北約的軍援。如果說F-16很遠,那么大量的北約炮彈則很實際。這些炮彈減少了烏軍與俄軍之間的火力差距。
第三張王牌則是大量的工程兵部隊,修建大量的防線和工事。烏軍可以依托工事組織多層防線,哪怕后撤,也有地可守,消耗對手的兵力。
但烏克蘭這邊也不要高興太早。從“小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俄軍這次夏季攻勢雖然損失很大,但可以認為是達成目的了的。首先,俄軍雖然損失大,但自身占據人力優勢,逼迫烏軍進行消耗戰,烏軍的有生力量損失也很可觀。其次,俄軍進展有限,但奪取了一些土地。尤其是在頓涅茨克方向的阿夫杰耶夫卡—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已經打穿了烏軍的兩道防線,有一定可能在之后奪取波克羅夫斯克。
如果俄烏走向談判停戰的道路,奪取的土地將增加俄羅斯手頭的籌碼,加強其有利態勢。退一步來說,哪怕俄羅斯決定停戰,在頓涅茨克方向奪取的大量土地可以讓其宣稱“完成了頓涅茨克的收復”,對國內也有一個交代,有一個臺階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