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羅榮恒看到自己的兒子羅東居然回到北京,頓時氣憤的大罵。
然而羅東看到生龍活虎的父親以后,并沒有因為被責罵而生氣,反而直接失聲痛哭。
這哭聲感染的羅榮恒也淚濕雙眸,兩個人在病房里默默的哭泣。
羅榮桓為什么看見兒子回到北京要罵他呢?羅東和羅榮恒為什么見面以后都痛哭不已呢?
來自父親的壓力
提起羅榮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老一輩的紅軍很多都是沒有讀過書的,但是羅榮桓并不一樣。
他從青島大學讀書畢業,學習到新思想和新知識,對于當時腐敗的社會深感無力。
年少的羅榮桓滿腔熱血,只想著如何改變這個吃人的社會,于是直接加入了共產黨,并且參加了秋收起義。
當時毛主席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年輕人,后來羅榮桓更是大膽的提出來反對暴力對待士兵的言論,深得毛主席心意。
毛主席看著羅榮桓時,就對身邊人說他肯定是一個好同志,而后來的羅榮桓也果然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
羅榮桓出色的表現讓中央重視他,在1928年的時候,中央直接令羅榮桓前往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
羅榮桓領命以后,一心想著如何提升戰士們的思想,另外一方面還在關心著士兵生活狀況。
在羅榮桓眼里,士兵們不僅僅是部下,還是親人,更是一起作戰的生死戰友。為此羅榮桓在井岡山時,十分關心戰友的生活日常。
除了體恤部下,在作戰方面羅榮桓也十分利害。后來抗日戰爭爆發,羅榮桓不得不離開自己的革命根據地前往戰場。
當時的入侵者看中了山東地區,作為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山東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守,最終中央派去了羅榮恒。
羅榮恒來到了山東以后,憑借自己豐富的作戰技術,成功的在山東地區打響他的名聲招牌。
可以說對于國家,對于人民,羅榮桓并沒有虧欠什么。但是談論到自己的家里人時,羅榮桓內心卻充滿了愧疚。
親眼見證過國家如何衰敗,又如何遭受他人入侵的羅榮桓,當時的目標只有一個,救國救百姓。
但是為了大家,就要舍棄自己的小家。羅榮桓剛結婚沒多久,就要上戰場,臨行前羅榮桓對妻子縱然不舍,也要說分別。
后來有了孩子以后,羅榮桓也沒有時間照顧。當時的環境下,羅榮桓自己容身之處都沒有,只能四處漂泊打游擊。
羅榮桓也明白自己現在的狀況并不適合帶孩子,所以只能委托自己的孩子給別人照顧。
雖然多年來對自己的孩子沒有管過,但是提起自己的妻兒,羅榮桓還是十分想念的。他總是想著,如果戰爭結束,一定要回到家人身邊。
艱難存活到羅東進
都說父愛總是沉默無語的,但是在羅東進身上并不是這樣的。1939年羅東進出生,當時羅榮桓看著這個孩子,內心既是歡喜又是擔憂。
其實在羅東進之前,羅榮桓和他的妻子就已經有過兩個孩子了。
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羅榮桓和他的妻子對于這兩個孩子寵愛有家,但是無奈這兩個孩子早逝,所以當看到羅東進出生的時候,羅榮桓內心是歡喜的。
但是當時正好是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當初羅榮桓妻子得知懷孕以后,并沒有想留下他。
一來是因為戰爭爆發,這個孩子出現的不是時候。二來是因為前面兩個孩子身亡,羅榮桓妻子總是擔心這一個孩子也重蹈覆轍。
為此羅榮桓妻子選擇流掉他,但當時在這一方面并沒有現在的技術,所以羅榮桓妻子想要流產,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也受傷。
想到這,羅榮桓妻子二話不說,直接飛身上馬馳騁在顛婆的路上。她想著如果從馬背上摔下來,孩子定然也保不住,這才能流產。
好在周圍的人發現了羅榮桓妻子的不對勁,馬上前去阻攔,等到他們知道事情真相 以后,紛紛勸說羅榮桓妻子。
一個生命的到來,就應該讓他誕生,而不是選擇在他沒有看一看世界的時候離去。
羅榮桓的妻子最終決定,還是把這個孩子生下來,這個孩子就是羅東進。
可以說羅東進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吃過很多苦了,但可惜的是,在當時的階段,羅東進還要吃更多的苦。
羅榮桓和他的妻子看到入侵者大肆入侵中國領土,他們領命前往山東時,就明白這是一場硬仗要打。
羅東進肯定不能留在身邊的,于是羅榮桓決定把羅東進送到老鄉家里扶養。
雖然說這樣的確保全了羅東進的生命,但是老鄉家里并不富裕,再加上國家打仗,這也導致貧苦家庭更加貧苦。
那時候老鄉自己都吃不上飯,更別說小小年紀的羅東進了。羅東進長期營養不良,小時候的他又瘦又小,看起來仿佛一陣風都能吹倒。
遠在戰場的羅榮桓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兒子過著怎樣的生活,但內心對羅東進滿是不舍和牽掛。
等到羅榮桓發展起來,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以后,連忙把羅東進接到身邊。
當羅榮桓看到自己的兒子骨瘦如柴時,一向不落淚的硬漢也紅了眼眶。他想要彌補羅東進,可是這個時候日軍投入更多的兵力,這也導致戰爭又一次打響。
本來已經穩定的局勢,如今再一次出現波瀾,沒有辦法,羅榮桓只能再一次把羅東進送走。
好在中央也體恤下屬,很快就成立了一個托兒所,把干部家里的孩子都集中照顧,這樣也能讓在前線的干部放心一些。
小小年紀的羅東進就進入這家托兒所,雖然說他們的安全得到了保證,但是吃飯這方面又成了問題。
戰亂年代糧食緊缺,他們小孩子又是長身體的時候,再加上時不時就要遭受敵人的轟炸,羅東進小時候的印象只有不斷的逃跑。
好在百姓們也十分可憐這幾個孩子,他們自己從家里帶來一些飯菜給羅東進等人。
吃的方面解決了,但是羅東進他們還要面臨日軍的掃蕩。身為干部家的孩子,他們的安危尤為重要。
提起小時候的記憶,羅東進記得他們經常要前往山里躲藏起來。好不容易可以回到村里以后,還要面臨吃不上飯的窘境。
好在羅東進在5歲以后又一次回到自己的父母身邊,這個時候入侵者已經不在,新中國也成立。
羅榮桓終于可以放松下來,面對自己的兒子教育問題,卻讓羅榮桓愁壞了頭腦。
要說上戰場打仗,羅榮桓手到擒來,但是對于教育孩子,羅榮桓有些不知所措。
但羅榮桓也明白,自己的孩子絕對不能慣著,也不能寵的他無法無天。最后羅榮桓和妻子商量,他們虧欠羅東進,自然會對他好的。
但是羅東進要是走歪路,肯定是要好好教育的,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養成羅東進驕奢的性子。
所以年少的羅東進還因為調皮,沒少受到自己父親的責罵。
父愛緘默無語
羅榮桓對待羅東進,最忌諱的就是他身為干部子女享受優惠待遇。
曾經有一次組織專門到羅榮桓家里放電影,其實按照羅榮桓當時的身份,完全可以接受的。
但是當羅榮桓知道以后,并沒有贊同。他表示看電影可以,絕對不能到他家里單獨放。
羅榮桓不想享受特殊待遇,甚至連帶著羅東進也不可以享受。為此羅東進上學放學,都是自己做公交,從來沒有做過父親的車。
不過羅東進也能理解父親羅榮桓的想法,所以羅東進對外也十分低調,甚至他周圍的人都不知道羅東進是羅榮桓的孩子。
羅榮桓教育的羅東進很好,又一次羅東進放學回來晚了,羅榮桓身邊的人都擔憂的不得了。其實羅榮桓內心也很焦躁,于是特意派人去找羅東進。
沒想到羅東進后來自己走回了家,羅榮桓詢問才知道,羅東進特意留下來幫老師干活,這才耽誤了一點時間。
羅榮桓知道后,長松一口氣,同時也為羅東進的行為進行夸獎。
其實羅東進也明白,羅榮桓對他是寵愛的,這份父愛緘默無語,但卻十分沉重。羅榮桓雖然不愛說話,但是每次在教育問題上,羅榮桓總是能指引出正確的方向。
羅東進自己也十分爭氣,他明白父母對他的期待,同時他也想靠著自己的成績讓父母驕傲。
最終在1959年,羅東進成功的考入哈軍工。當羅榮桓知道這件事以后,內心也是滿滿的驕傲。
但羅榮桓并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特意給羅東進一封家書,上面寫著要求羅東進不能驕傲自滿,一定要努力學習等話。
羅東進看到后,自然也能明白父親的希望。他在學校勤勤懇懇的學習,一心想到得到父親的夸贊,是沒想到的是,他的父親在另一邊飽受病痛的折磨。
早年征戰導致羅榮桓身體上有些頑疾,如今羅榮桓年邁,這些疾病全部找了上來。
但即便這樣,羅榮桓也不希望告訴羅東進,想要他好好讀書。但是在1963年,羅榮桓的身體有些堅持不了了,于是醫院找到了羅東進。
羅東進知道后連忙趕回家,這才有了開頭一幕。羅榮桓看到兒子突然回來,想到的是他耽誤了學業,不由得破口大罵。
但羅東進看到自己的父親被病痛折磨,曾經偉岸的形象如今倒塌,頓時雙眼含淚。
看到兒子的眼淚,羅榮桓內心其實也有所動容。羅東進解釋自己請假了,羅榮桓這才放心了許多。
羅東進想要好好照顧父親,但奈何,這一年羅榮桓還是去世了。
結語
羅榮桓離開了這個世界,卻給這個世界留下了羅東進。羅東進在父親的教育下,一心為百姓,總是想要為百姓謀福祉。
他秉承著父親的遺愿,不驕奢淫逸,也不會忘記百姓。
革命先輩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借鑒。這種精神才是火種,一代一代的傳播下去,讓火種生生不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