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世界乒壇當之無愧的常青樹,1983年,她曾幫助中國隊奪得世乒賽的冠軍,那個時候她是郭躍華的冠軍隊友,如今,她是盧森堡的國寶級運動員,在61歲的高齡,第六次站上奧運舞臺,成為了此次奧運乒乓球項目里年齡最大的選手,雖然身在異鄉,但她心在中國,甘愿成為王楚欽孫穎莎的陪練,只因她想要全世界看見中國乒乓球的強大,在出局后,她淚灑賽場,雖然早已不在巔峰,但她早已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
她是倪夏蓮,乒乓球運動員,在奧運會女子單打第二輪比賽中,倪夏蓮輸給了孫穎莎出局,無緣奧運會16強,不過對于這個結果,她并不在意,因為她覺得能跟孫穎莎碰到是她的榮幸,有這樣的福氣去向她學習,她就很滿足了,所以她依然是那個笑得最燦爛的人。
她是本屆奧運會年齡最大的乒乓球運動員,然而她說不能讓年齡成為我奪冠的阻礙,這期間她三奪歐錦賽女單冠軍,在58歲時奪得世乒賽女雙銅牌,更是以60歲的高齡連拿兩個WTT支線賽單打冠軍,或許她年齡是最大的,但心態卻是最年輕的,會和老公親吻,會不顧形象的哈哈大笑,或許這就是她成為乒壇常青樹的原因,如今,輸給孫穎莎出局,無緣下一輪,但這不丟人,她已經可以昂首離開。
倪夏蓮1963年出生于上海楊浦,從小就在水泥地上打乒乓球,1973年,倪夏蓮進入江灣少體校,開始接受專業訓練,那個時候她個子矮,雖然在訓練時格外刻苦,但在內部比賽的成績僅排第二,教練組認為其技術發揮有局限,沒有要她,此后她輾轉多位教練,終于在1975年獲得上海市小學生女單冠軍。
此后倪夏蓮在不斷進步,1979年,在全運會預選賽八分之一決賽中戰勝了世界名將童玲,最終獲得女單亞軍,同年入選國家隊。不過剛加入中國隊后,她坐了3年“冷板凳”。1982年才改為長膠實現突破。
1983年,倪夏蓮在世乒賽上奪得了女團冠軍,并在混雙比賽中,和郭躍華一起奪得金牌,在倪夏蓮的生涯中,雖然沒有獲得過單打冠軍,但是從來沒有輸過外戰,1985年世乒賽后,倪夏蓮退出了國家隊,1989年,倪夏蓮開始前往國外打球,1991年,倪夏蓮定居盧森堡,此后一直代表盧森堡參加國際賽事。
在倪夏蓮33歲,就獲得了歐洲十二強的冠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盧森堡第一個乒乓球國際大賽的冠軍,之后倪夏蓮連續兩屆蟬聯,并于1998年歐洲錦標賽的女單冠軍。
悉尼奧運會是倪夏蓮首次參加奧運會,代表盧森堡打進了16強,但2002年,她一度因為年齡原因退出,不過為了北京奧運會,她選擇了復出,但是不管是北京還是倫敦,她都沒能走得更遠。
雖然實力早已不是世界頂級,但因為熱愛她一直在堅守,2017年,她打破了現代乒乓球比賽最長耗時的世界紀錄,2021年曾爆冷以3比2擊敗王藝迪,奪得WTT挑戰賽的亞軍,休斯頓世乒賽,她和隊友一起,在58歲的年齡站上了世乒賽女雙的領獎臺,為盧森堡奪得了歷史上首枚世乒賽獎牌。
2023年,她還能在WTT支線賽上奪冠,并且在2024年擊敗過蒯曼,并擔任了盧森堡代表團的開幕式旗手,雖然在奧運女單32強賽中0-4不敵孫穎莎,無緣16強,但她對于乒乓球的這份熱愛感動了所有人,雖然她是盧森堡人,但她心系國乒,為了讓王楚欽孫穎莎更適應朝鮮女選手的長膠打法,她甚至會去當陪練,即使輸給了孫穎莎,但她會笑著祝福莎莎,希望她能奪冠,只是賽后笑著笑著她就哭了,哭著揮手致意,她說自己的三個夢想都完成了,我們在倪奶奶身上真的能看到競技體育的精神和奧林匹克的精神,熱愛不分年齡,希望你也能勇敢追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