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SHHMU呼內微服務
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近日成功舉辦了《可彎曲支氣管鏡規范診療技術推廣會》,此次盛會匯聚了來自粵、浙、滬呼吸醫學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并推廣了支氣管鏡技術的最新進展與規范化應用,旨在提升海南省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水平,為“健康海南”建設添磚加瓦。
大會意義深遠,目標明確
支氣管鏡技術作為呼吸系統疾病診治的關鍵手段,對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咯血、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及解決肺部陰影、肺炎、肺部彌漫性病變、氣道狹窄等復雜病例的診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該技術在市縣級醫院的普及與應用尚不均衡,基層醫師的技術水平與知識亟待更新。本次推廣會,旨在通過規范化培訓與技術交流,推動支氣管鏡技術在海南各級醫院廣泛應用,縮小地區間醫療水平差距,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
01、第一部分:開幕致辭
在莊嚴而熱烈的氣氛中,本次會議的主辦方,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學科帶頭人,王晶教授致開場詞,歡迎所有到場的專家、嘉賓和學員,大會的召開,不僅標志著海南省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的一次重要提升,也體現了醫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醫療技術進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堅定決心。
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王毅首先發表開幕致辭。王書記對各位專家學者、參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肯定了醫院近年來在呼吸系統介入診療領域取得的成就與進展。他強調,本次推廣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醫院自身技術實力的一次展示,更是起到了對海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
緊接著,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陳愉教授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作為呼吸介入領域的知名專家,對大會的召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支氣管鏡技術的規范應用需要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持續學習,希望通過本次會議推廣,進一步帶動該技術在基層醫院的普及和應用,造福更多患者。
02、第二部分:理論授課/討論交流
隨著大會的深入,第二部分的理論授課與討論交流環節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這一環節旨在通過權威專家的精彩演講與深入討論,為參會者搭建起一個知識共享與思維碰撞的平臺。
(一)經氣道消融新技術在惡性腫瘤的治療進展
授課專家: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陳愉教授
陳愉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經氣道消融技術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最新進展。他詳細闡述了該技術的原理、適應癥、操作要點及療效評估,并分享了多個成功案例,讓參會者對這一前沿技術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理解。
(二)良惡性氣道狹窄的處理策略
授課專家: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徐浩教授
徐浩教授針對良惡性氣道狹窄這一臨床難題,系統講解了其發生機制、診斷方法及治療策略。他特別強調了多學科協作在氣道狹窄處理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多種創新技術和治療方法,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臨床指導。
(三)急性氣道梗阻病情評估及急診處理
授課專家: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陳小波教授
陳小波教授圍繞急性氣道梗阻這一急重癥,詳細闡述了其臨床表現、病情評估流程及急診處理原則。他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和關鍵指標評估,讓參會者掌握了快速識別和處理急性氣道梗阻的關鍵技能。
(四)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時機與方法
授課專家: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偉教授
張偉教授以臨床和學術專業的視角,對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時機選擇與操作方法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講解。他強調了灌洗前準備、灌洗液選擇、灌洗量控制及灌洗后處理等多個關鍵環節,為參會者提供了標準化、同質化的操作規范。
(五)基層醫院氣管鏡室的管理與發展
授課專家: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晶教授
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辦人,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學科帶頭人,王晶教授結合自身豐富的管理經驗和醫院實際情況,分享了基層醫院氣管鏡室的建設與管理經驗。她從人員配置、設備選型、操作規范、質量控制及安全防范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為參會者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基層醫院氣管鏡室管理模式和發展路徑。
在每次理論授課之后,還設置了討論交流環節。參會者們紛紛就各自在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向專家提問,專家們則耐心解答、悉心指導,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參會者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03、第三部分:操作演示
隨著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與交流,會議進入了實踐操作的核心環節——操作演示。這一部分旨在通過直觀、生動的現場演示,讓參會者近距離觀察并掌握支氣管鏡技術的具體操作流程與技巧。
(一)超聲支氣管鏡(EBUS-TBNA)操作演示
演示老師: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晶教授
王晶教授為參會者展示了超聲支氣管鏡(EBUS-TBNA)的完整操作流程。她詳細講解了設備的準備、操作步驟細節、超聲圖像的識別與定位、穿刺針的選擇與進針技巧等關鍵環節。通過高清大屏幕的實時播放,參會者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細節,深刻體會到超聲支氣管鏡在縱隔淋巴結活檢中的獨特優勢。
(二)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肺泡灌洗規范操作演示
演示老師:海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陳興峰副主任醫師、鄭少茂主治醫師
陳興峰教授為參會者帶來了支氣管鏡檢查與支氣管肺泡灌洗的規范操作演示。他們介紹了支氣管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患者的心理準備、氣道麻醉、設備檢查等。然后,他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從支氣管鏡的插入、各肺段的觀察、病變部位的識別到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操作步驟,都進行了詳盡的演示。陳教授的操作手法熟練、動作規范,為參會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演示過程中,示范老師不時與參會者進行互動,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與體會。通過這種面對面的教學方式,參會者們不僅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掌握了實際操作的技巧與要點,為日后在臨床工作中更好地應用支氣管鏡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4、第四部分:手把手培訓
隨后的手把手培訓環節,則設置了九個展臺,涵蓋了可彎曲氣管鏡模擬人、動物肺操作、肺泡灌洗、ROSE、黏膜活檢、冷凍治療、電刀+圈套器+激光治療、氣管金屬支架植入與取出、硬質氣管鏡+硅酮支架植入與取出、超聲支氣管鏡引導活檢技術等多項內容,讓學員親身體驗并掌握支氣管鏡技術的精髓,同時為操作者提供手把手帶教指導,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機會。
結語
本次《可彎曲支氣管鏡規范診療技術推廣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海南地區的呼吸醫學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提升區域醫療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減輕醫療負擔做出了積極貢獻,是一場高質量的視、聽、做學術盛宴。未來,隨著更多醫療技術規范推廣活動的舉辦,使海南省的醫療與公共衛生發展水平將不斷邁向新高度,讓人民群眾共享醫療發展成果、使廣大患者受益。
科室介紹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成立于1991年,為海南省臨床重點專科。現有醫務人員66人,其中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9名,教授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
呼吸內科設有一區、二區2個普通病區和重癥三區(RICU),共開放床位105張,設有氣管鏡介入診療室、胸腔鏡檢查室、內鏡洗消間、肺功能檢查室等。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人才梯隊合理,專業方向明確,建立了7個亞專業組:呼吸介入診療組、呼吸重癥治療組、肺移植圍手術期管理組、肺部腫瘤診療組、慢性氣道疾病診療組、感染性疾病診療組。
特色一:呼吸介入診療室擁有先進的內鏡診療設備,目前每年完成氣管鏡診療3000余例,達到省內領先。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為“可彎曲支氣管鏡規范診療技術”聯合推廣單位,列為2022年度國家“衛生健康技術重點推廣項目”。常規開展可彎曲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肺泡灌洗(BAL)、經支氣管鏡粘膜活檢(T)、危重癥床旁氣管鏡、無痛支氣管鏡、坐位支氣管鏡檢查、透視定位經支氣管鏡透壁肺活檢(TBLB)、氣道異物鉗取術、硬質支氣管鏡技術、球囊擴張術、氬氣刀切割術、冷凍切割術、凍融術、冷凍活檢術、氣管支架(金屬、硅酮、直筒、Y型等)植入和取出術、困難異物取出術、氣道內腫瘤圈套器切割術、經超聲支氣管鏡引導針吸活檢術(EBUS-TBNA)、經支氣管超聲引導鞘的支氣管肺活檢術(EBUS- TBLB)、內科胸腔鏡技術、 CT、超聲引導下經皮軟組織肺內結節切割活檢術、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對大氣道良惡性狹窄、氣道內腫瘤切除、縱膈淋巴結腫大、肺小結節、肺癌等病變的診治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BB
特色二:重癥監護室(RICU)常規開展呼吸末CO2監測、呼吸力學監測、血流動力學監測(PICCO)、床旁重癥超聲等監測技術,同時開展無創/有創呼吸支持、經鼻高流量氧療、床邊血液凈化(CRRT)等重要臟器支持技術,為危重癥患者提供全方位呼吸、循環等重要臟器功能監測與支持。對復雜肺部感染、肺部特殊病原微生物感染、膿毒癥性休克、肺部及氣道內腫瘤、重度大氣道狹窄、支氣管胸膜瘺、大量胸腔積液、重度肺動脈高壓、大面積肺栓塞、危重肺泡蛋白沉積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慢性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疑難危重癥具有較強的診治能力。
特色三:作為海南省唯一具有肺移植資質的診療機構,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慢阻肺、矽肺、肺纖維化、結核毀損肺等終末期肺病患者30余例,進行了肺移植圍手術期管理,包括3例緊急肺移植、1例心肺聯合移植、1例三個實體器官移植患者。海南肺移植患者無需出島治療,移植成功率高、費用低,深受島內、外患者一致好評。
呼吸內科醫護人員始終堅持以“精醫重道、務實創新”的專業精神,創造具有海南省一流學科實力、創新能力和較高國內、國際影響力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教學中心,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精準的醫療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