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報
近日,在2024年長沙市望城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雷鋒家鄉黨員說”微黨課賽課暨“就認這個理·聲聲在望”基層理論微宣講比賽中,我院干警作品《懷揣“五心"來辦案 繪就望城好“楓”景》,榮獲十佳優秀微黨課。
據悉,“雷鋒家鄉黨員說”微黨課賽課暨“就認這個理·聲聲在望”基層理論微宣講活動由望城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主辦。活動旨在通過以賽促學、以講促學、以學促行、以行踐學,進一步豐富黨員教育形式,進一步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參賽選手立足黨的創新理論、黨的優良傳統、黨務基本知識、望城紅色故事、身邊榜樣事跡、基層創新經驗,以“小切口”解析“大主題”,“小故事”闡述“大道理”,“小人物”烘托“大情懷”,同時靈活運用故事、朗誦、情景劇、文藝展演等多種形式,傳遞“望城聲音”,帶來一節節精彩宣講,全面展現了望城黨員干部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精神風貌。
作品展示
懷揣“五心”來辦案 繪就望城好“楓”景
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為此,1963年毛澤東同志就曾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楓橋經驗”由此成為全國政法戰線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
望城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法官懷揣“五心”認真辦理每一宗案件,接待當事人熱心、傾聽陳述耐心、調查案件細心、處理案件公心、善后工作關心,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雷鋒故鄉望城遍地開花。
雷鋒人民法庭是全國唯一一所以“雷鋒”命名的派出法庭,而雷鋒精神正是這所法庭賡續不斷的紅色基因。多年來,雷鋒人民法庭干警始終堅持像雷鋒那樣工作,懷揣“五心”法則,深入推進訴源治理,把司法觸角延伸到社區、到農村、到基層,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司法實踐。
“法官,我們遇到了一樁棘手的糾紛……”2024年4月,雷鋒人民法庭接到了轄區金山橋街道谷豐社區書記的求助電話。
這是一起因衛生間下水管道反水引發的業主李先生與物業公司之間的侵權糾紛,社區組織雙方多次勸調失敗后,迅速聯系雷鋒人民法庭咨詢。聯點的法官詳細闡釋法理,并引用類似案件的判決結果指導調解。最終,根據實際情況,李先生、物業公司、樓上業主三方當事人達成協議,按比例承擔責任。當天,樓上業主和物業公司便將賠付款支付給李先生,并對社區及法庭的高效調解豎起了大拇指。
為深入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法庭與基層黨組織構建“資源共享、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今年3月以來,雷鋒法庭黨支部與轄區多個人口密度大、案件頻發的重點社區進行黨建結對共建,以定期到共建社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列席社區物業工作例會進行法律指導等形式,探索建立法庭社區共同化解矛盾常態化機制,延伸審判職能,前移矛盾糾紛化解關口,參與并指導社區調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和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化解,化解在老百姓的家門口,為轄區社會綜合治理和矛盾糾紛化解貢獻了法庭力量。
“楓橋經驗”是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典范,是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這一寶貴經驗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與“五心”辦案法則的同頻共振下,繪就了望城法治環境的大好“楓”景。
來源:掌上長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