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含虛構內容,請理性閱讀
“我們兒子那么老實聽話,怎么會自己想不開?一定是有人害了他!”
2022年,江西省上饒市一名15歲的高中男生胡鑫宇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學校之外,其家人發現孩子不見,很快報了警。
警察經過持續一段時間的大范圍搜找,距離胡鑫宇失蹤過去一百多天,也遲遲沒有找到胡鑫宇的蹤跡。
就在其去向被百般猜測之際,胡鑫宇的尸體竟然被人在距離學校不遠處一個糧庫院內發現。
然而,直到得知胡鑫宇的死狀,其父母也不愿相信兒子的生命是被他自己了斷,一口咬定害死兒子的另有其人。
但和胡鑫宇尸體一同被發現的,還有一支落滿灰塵的錄音筆。
錄音筆里幾段音頻,記錄了胡鑫宇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斷斷續續說出的話,是他對自己的剖白,對父母的無力地怨恨……
胡鑫宇出生在江西省上饒市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留在本地打工。
胡鑫宇不是家里唯一一個也不是頭一個孩子,因此父母對他的關注并不多。
見胡鑫宇的哥哥健康長大,已經參加工作,父母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沒出錯,對第二個孩子也就沒那么操心。
而胡鑫宇從小就沒有其他孩子活潑,性格內向,一直以來朋友不多,除了上學就待在家里。
胡鑫宇的媽媽付曉梅從沒覺得兒子有什么問題,甚至還曾和人炫耀過自家孩子的聽話懂事,好管教。
在付曉梅看來,這個兒子身上最讓她擔心也最值得擔心的就是學習成績。
從上小學起,胡鑫宇在學習上就表現平平,考試成績始終一般。雖然不至于將來沒學上,但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成績能名列前茅呢?
因此就算胡鑫宇在學校十分老實,并不貪玩,付曉梅也常常懷疑是胡鑫宇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才導致成績不理想。
她對胡鑫宇更多的關注是在考試成績上,然而收效甚微。
胡鑫宇的平凡一直持續到了高中,付曉梅無可奈何,只希望兒子能老老實實把書讀完。
升入高中之后,胡鑫宇更加沉默寡言,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沒有什么話可說。
他的成績也始終排在末位,甚至有不停退步的趨勢,讓父母心灰意冷,不再過多過問他學習上的事。
這樣學習落后又老實本分的孩子,在學校里很容易沒有存在感,常被老師和同學忽略。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一向安安分分的胡鑫宇卻在某一天消失在了學校,誰也不清楚他的去向。
等發現胡鑫宇不見了,其家人趕緊報了警。胡鑫宇會去什么地方?他們對這個孩子的了解太少,這個時候猜都猜不到。
“肯定是學校有人害了鑫宇,他那么老實一個孩子,能有什么離家出走的想法?”
胡鑫宇遲遲沒被找到,付曉梅擔心到情緒有些崩潰,但執意懷疑學校。
可學校里但凡和胡鑫宇有過接觸的人,都經過警方排查,排除了嫌疑。
最后在學校的某段監控視頻里,找到了胡鑫宇自己翻墻出學校的證據。
胡鑫宇失蹤的時間一長,消息傳到網上,就引發了大量關注。
不少人對胡鑫宇去向和失蹤的原因進行猜測,一時間眾說紛紜,疑云密布。
在胡鑫宇失蹤的一百多天后,警方接到了胡鑫宇就讀學校附近糧庫員工的報警:糧庫的院子里,有一具上吊自殺的尸體。
警察趕到現場,只見一具男性尸體被兩根系在一起的鞋帶吊在樹上,已經高度腐敗,面容難辨。
經過法醫檢驗和鑒定,這具尸體就是遲遲不見蹤跡的胡鑫宇。
而胡鑫宇的死因與尸體被發現時展現的情況一致,就是因為自縊而死,現場痕跡和尸檢結果都排除了他殺的可能性。
得知這個消息的胡鑫宇父母一時難以接受,不愿意相信胡鑫宇自己選擇了自殺。
與此同時,網絡上關于胡鑫宇死因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不少人嘗試分析胡鑫宇尸體被發現的現場情況,出現了大量真真假假的謠言。
有了網絡的造勢,胡鑫宇的父母更愿意相信兒子的死另有原因,就算真是自殺,也是受旁人所害。
“他是我們的親生兒子,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我怎么可能不了解他?他就是被人害了!”
付曉梅通紅著眼辯駁,然而,一樣東西的出現讓她的話顯得蒼白無力。
那是一支錄音筆,在胡鑫宇的尸體不遠處被發現,就像是被人刻意擺在那里一樣。
錄音筆里只有胡鑫宇的聲音,而幾段音頻的記錄時間就顯示在他失蹤當天。
音頻里,胡鑫宇的語氣從痛苦猶豫逐漸變得冷淡平靜,似乎反映的就是他一點點堅定結束生命的決定。
而胡鑫宇的父母聽了,卻難以維持冷靜,就算置身事外的眾人聽了,也久久不能平靜……
“我是否存在,已經沒有意義了。”
胡鑫宇在錄音筆中反復說出這樣的話,表露出強烈而清晰的自殺傾向。
他沒有一味埋怨自己的父母,但言語間掩不住的失落和絕望,幾乎字字泣血。
這些錄音讓胡鑫宇的父母雙雙崩潰,警察也才從他們那里得知:在胡鑫宇自殺之前幾個月,曾多次向父母表示心情難過,不愿上學。
“媽,我又考砸了,我覺得我這樣上學也很沒有意義,我不想去學校了。”
“你說什么胡話,你這么大的孩子不上學能干什么?學校的日子可比社會上好過多了!”
付曉梅對兒子的傾訴和抱怨不以為然,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是太脆弱了,遇到一點小事就堅持不下去,鬧著心里難受。
然而胡鑫宇的情況比她想象的要嚴重得多,早在剛進入高中的時候,胡鑫宇就覺得自己難以融入環境,與周圍格格不入。
在上課時,他難以集中注意力,在生活上,他吃不好睡不著,在交友上,他無能為力。
“吐了,新環境真的難適應,我這內向的性格真煩,也不能全怪性格吧,畢竟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人。”
“我試著銷聲匿跡,原來我真的無人問津。”
“我們壓力大,活著沒意思,是不是約著去跳樓。”
在胡鑫宇的日記本里,他這樣寫道。
父母的不以為然和周圍人的漠視,讓胡鑫宇長期孤身一人處于痛苦之中,無處宣泄,內心壓抑。
在事發前半個月,胡鑫宇翹過一節課,他用了整整一節課的時間,給母親打去了電話傾訴自己的痛苦。
付曉梅仍然沒放在心上,只在電話里隨口安慰了他幾句,還不忘囑咐他好好學習。
“媽,我真的不想讀書了,我想回家。”
“好了好了,你要是想家了,改天你哥回來,我跟你哥一塊到學校看看你。書還是要讀的,別成天胡思亂想了。”
沒人知道胡鑫宇聽了這些話,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心里會是什么滋味。
其中美國一定飽含了濃厚的絕望,才讓他在又一次與母親通話的四天后,選擇逃離學校,下定了結束自己生命的決心。
至于最后一次與胡鑫宇通話的內容,胡鑫宇的父母不愿意透露,旁人無從知曉。
胡鑫宇的悲慘的結局并非上天注定,如果父母早一些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孩子的痛苦,或者胡鑫宇能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事情或許會出現轉機。
一樁迷霧重重的案件就這樣塵埃落定,胡鑫宇的死因真相大白,但其中的教訓持續引人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