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個西部小城的毛書記和李書記的愛情“事故”成了廣大吃瓜群眾茶余飯后的談資,吃瓜群眾的我們好像發現了官場上的最新下線一樣樂此不彼的或諷刺挖苦或義正嚴辭。
圖文無關,莫對號入座
其實從一個“混跡”體制內的“躺平”人來看,這只是一場權力的對撞引發的小插曲而已,這種事在任何一個官場不敢說比比皆是吧,起碼也是或多或少或存在過或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因為有權力的男人遇到有姿色又有求于權力的女人,這是順其自然的事,甚至不用順其都會有女人飛蛾撲火般的沖上去,只不過這次兩個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對方的脾氣。
其實一個不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過關于“毛李事件”爆發的原因其實很合理。
據朋友說,毛書記其實家中并無多大背景,他的背景是他以前的“老板”,老板現在已經調離那個西部省份,且官至副Bu級,而毛書記從進入體制內因為文字功底深厚所以被老板看中,成了老板的秘書,跟著老板鞍前馬后若干年,老板高升了,自然不能忘記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秘書,所以毛書記的仕途隨著老板的高升也一路綠燈,直到老板到了副部,當初的毛秘書也一步一步成了縣委書記。
官場做秘書出身的都有一個通病,眼中只有上級甚至只有自己老板,所以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養成只認老板不給任何人面子的毛病,而做秘書出身還有一個致命問題——長期脫離群眾,導致自己的所謂能力只體現在文字材料上,根本不懂基層疾苦,更別說自己轄區內一方百姓是否水深火熱了。
所以,當自己一直仰仗和信賴的老板真的到了一個遠到對自己鞭長莫及的城市,那么肯定會出現問題:如果這時候毛書記能夠認清現狀,及時擺正自己位置,或許還能夠在正縣的職位上平安著陸,很大幾率在退休之前還可以去上一級人大或政協干個有職無權副職解決自己的副廳級待遇。
可是長期跟隨大老板鞍前馬后的他隨著大老板的步步高升,自己的步步高升,讓他一步一步迷失了自己,總認為老板不倒自己就會跟著老板的步伐一路高歌猛進,而只對上不對下的工作作風無疑也會讓群眾們、同僚們、甚至其他他的上級領導多有不滿,老板在時沒人敢說三道四,更沒人敢使絆子,一把手的他有老板在背后穩坐,他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確實可以給他想“推薦”的人解決副縣級問題,更可以為所欲為的任命自己想認命的副科級、正科級干部,當然這里面肯定會有一些不干不凈的問題,比如金錢、美色等等。
那為什么這次毛書記“翻車”了呢?
其實實際原因就是自己承諾了自己認為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實際上自己卻沒有做到的事情,也就是李書記的推薦問題。
要知道雖然縣委書記在一個縣可以算是權勢滔天,但那僅僅局限在正科級以下的職位,副縣級職位的解決自己則只有推薦權而沒有決定權了。當然如果自己有老板在后面,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時候的推薦權就基本上等同于決定權,如果老板不在了,自己與上面組織部門或其他領導也混得風生水起,那么推薦權的含金量也是相當高的,但是就怕遇到毛書記這種,老板不在了,自己又混得很一般甚至上級組織部門對他的所謂推薦都不買賬時就難堪了。
我再來說說李書記的問題,從現有公開信息來看,李書記的仕途確實起點還算可以,只不過到了正科以后基本上就停滯不前了。
李書記是2001面參加工作,2003年入黨,2014年年僅31歲的她已經在一個小縣城成功躋身正科級干部——某鎮鎮長,而2014年到2024年,十年期間李書記雖然職位偶有調整但是職務卻一直在正科級停滯不前。
雖然說在一個小縣城能夠躋身手握實權的鎮長、書記,已經算是一名超過95%的體制內人的成功人士,而且還是女同志,第一學歷好像只是中專,但是人都有個毛病,都喜歡往高處走,科員的夢想可能就是副科,那就要打敗自己單位百分之90的人了,可是等到了副科就會再把眼光放到正科了,所以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向各種能夠解決自己正科級的人靠攏靠近甚至是貼身而上、投懷送抱,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窮盡一切手段投其所好,饞身子就給身子,饞金錢就送金錢,反正只要能夠達到目標,一切都可以犧牲。
已經十年正科的李書記之前應該也想過很多辦法,也用各種“努力”、“奉獻”積極要求過進步,可是不管哪里出了差錯吧,總之就是愿望沒有達成,而這次遇到一向說一不二背后有大樹的毛書記,當然李書記也不會放過這次可能解決副縣的機會,于是兩人可能就順其自然或半推半就的各取所需了。
其實如果毛書記背后的大樹沒有挪的太遠的話,這次李書記的問題應該也解決了,畢竟毛書記答應了李書記,李書記也為此付拿出了或許以前自己在升職問題上屢試不爽的手段。
可是單單這次出意外了,毛書記后面的大樹挪走了,而以前上面那些言聽計從的人又不聽話了,所以這次雖然毛書記在推薦李書記的事情上拿出了比和李書記“探討人性”更大的勁,可是絲毫不起任何作用,人家就是不買賬,所以這次徹底傷透了李書記的心。
兔子不吃窩邊草,可是毛書記偏偏只吃窩邊草而且還養成了強吃窩邊草的毛病。
都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人家和珅都知道事辦不成禮退回才是“誠信為官”、“地道做人”,可是毛書記卻因為吃窩邊草吃順了嘴,明明自己已經干不了瓷器活了,可是卻非要性子一上來就對李書記這塊瓷器亂敲亂折騰,大家想想人家李書記能不煩嗎?吃的時候興致勃勃,吃完了,提上褲子卻事辦砸了,而且還吃順嘴了,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
于是在李書記多次委婉拒絕下,毛書記還是不解風情自認為自己功力深厚,李書記焉能不煩?所以人家李書記就以自己身體有恙為由委婉的表達:毛書記,別想再吃免費的午餐了。
可是毛書記不這樣想:畢竟自己是書記,而且又不是第一次了,對自己那方面的能力也足夠自信,于是一次一次對李書記發起猛烈攻擊。但是要知道人家李書記可不是饞他毛書記的身子,人家只是以為毛書記手中權力可以讓自己更進一步,眼看毛書記事情辦不了還沒完沒了了,所以李書記就從委婉拒絕直接義正嚴辭的警告了:去省紀檢部門告你去!
一個鎮書記敢威脅縣書記?反了天了?!毛書記何許人也?從書記下放以來別說一個小小的科級,就算某些他的上級看在背后大樹的面子上也要給他三分面子,于是,書記一怒,天崩地裂!第三天,李書記被縣里相關部門帶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幾十天,終于坐在家中等消息的老父親等不及了,一個退休教師能有什么顧慮?于是將李書記平時收集的比較確鑿的證據用李書記交代好的方式公之于眾了。
所以,此事其實非常簡單:毛書記饞人家身子,而且李書記正好也有求于毛書記,于是兩人一拍即合,辦公室里大談人生與理想。
誰知,因為不可抗因素,毛書記對李書記的推薦黃了,李書記就心生不滿了,因為自己付出的并不是事辦不成可以物歸原主的東西。
關鍵是,毛書記吃順嘴了,事沒辦成還想繼續保留這張免費的長期飯票,甚至不惜威脅李書記。
于是李書記惱羞成怒了,告訴了毛書記,自己手里有證據,大不了大家魚死網破!
可是毛書記又低估了李書記的心計更高估了自己的權力和能力,不想魚死網破,只想把李書記這條魚在泛起波瀾前把她抓了。
可是李書記也準備了萬全之策,在李書記被留置后,李書記的父親直接吧萬年官場的桌子給掀翻了!
概括起來就幾個字:一個對自己權力極度自信的毛書記遇到了一個破罐子破摔的李書記,再加一個退休后為了女兒可以赴湯蹈火的父親,這骯臟的官場不亂才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