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印尼,首都雅加達讓我很失望。
首先,環境很拉垮。
印尼和印度,一字之差,現實中的印尼,就是我想象中的印度。首都雅加達,缺乏綠化,交通混亂,空氣污濁。雅加達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貧富差距。
雅加達的CBD和富人區,現代化程度甚至比肩京滬穗。雖然,寧波的經濟水平遠超雅加達,但是,寧波的高樓大廈,遠不及雅加達,寧波的購物中心的排場,也遠不及雅加達。進入MOI,就好像到了新加坡。
雅加達貧民窟
行走在雅加達街頭,所見所聞,讓我想起了遠在天邊的墨西哥。雅加達也是一個極端分裂的社會,善惡、貧富、美丑、安危,任何對立面的轉化,都只在一念之間。一河之隔,一邊是歡聲笑語的繁華盛世,另一邊卻是暴力肆虐的人間煉獄。一街之隔,一邊是豪華整潔的五星酒店,另一邊卻是垃圾遍地的貧民窟。
站在雅加達網紅景點AXA tower的觀景平臺上,強烈的反差,如同一幅畫展現在你的眼前,遠處是Kuningan(庫寧崗)高聳的大廈,近處則是烏壓壓一片的民宅,低矮的樓房之間,幾乎沒有間隙。
行走在雅加達街頭,為了保護自己,你不得不揣摩每一個路人的意圖,評估四周的潛在風險,一切都讓你提心吊膽。換個角度說,這也是一種行走在危險邊緣的快感,只有身處其中,才能體會。
其次,食物太難吃。
經常出國的人,應該有這樣的印象,亞洲美食的存在感非常高。
第一梯隊,日本、韓國。他們價格賣得高,日本是最早在海外走高端路線的亞洲國家,韓國借著韓流的東風,這幾年后來居上。
第二梯隊,中國、印度。中餐館的數量龐大,良莠不齊,這幾年也慢慢高端化。印度是被國內污名化的一個菜系,但在歐美很受歡迎,尤其是英國,香料烤雞咖喱(Chicken Tikka Masala),號稱是英國的三大名菜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炸魚薯條和中國炒面。
第三梯隊,泰國、越南。越南主打米粉,也是紅遍全世界。泰國菜這幾年也越來越受歡迎。
唯獨東南亞海島系國家的美食,存在感極低。我在其他國家,從來沒有見過所謂的馬來菜,或者印尼菜。這一次,到了印尼,才算真正領略了美食洼地的內涵。
雅加達的印尼菜最大的問題有兩個。
首先,烹飪方式不健康。油炸、燒烤太多,太咸、太甜、太油膩,幾乎集成了所有垃圾食品的要素。
其次,衛生條件太差。這方面,越南和泰國簡直就是楷模,雖然國家不算富裕,但小餐廳的衛生條件比中國都好,這一點,讓我非常意外。而印尼,雖然號稱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雅加達的衛生卻一塌糊涂。加上當地天氣炎熱,很容易滋生病菌。
當然,我說的是街頭小店,而不是高級餐廳。我在雅加達的幾天,幾乎天天吃中餐,對印尼菜避而遠之。
印尼是一個以盛產香料聞名的國家。當年,歐洲殖民者看上印尼,主要原因也就是香料。此外,印尼有山,有海,食材眾多,可謂山珍海味,一應俱全。印尼的美食沒有形成體系,挺可惜的。如果換成中國人,絕對可以搞出一個加強版的粵菜。
城市太危險
第一天到印尼,我落地首都雅加達,坐上網約車,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新鮮。我打開車窗,拿出手機拍路上嘈雜的摩托車隊。
司機馬上制止,并對我說,這非常危險,手機可能會被飛車黨搶走。
他還說,晚上盡量不要一個人出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燈光灰暗的地方,總是潛伏著危險。
被他這么一說,我還真的怕了。
在雅加達待了4天后,我坐高鐵去萬隆,沒想到,我對印尼的印象,從此逆轉!
萬隆很優雅。
去了四十幾個國家后,我本以為,中國就是全世界城市綠化的天花板。但去了萬隆之后,我才發現,天外有天。如果城市綠化以寧波為標準,為10分。那么,萬隆也是10分。只能說各有千秋,水平都很高。
區別在于,寧波的綠化,整齊劃一,吹毛求疵地說,就是有點呆板。萬隆的綠化,非常活潑,市區里,隨處可見百年大樹,造型千變萬化,熱帶特色的氣生根,看起來生命力頑強。
換個角度看,這說明,萬隆發展得比較早,而寧波城市建設就是最近三四十年,突飛猛進的結果,這也是新錢和老錢的區別。
更奇妙的是。從GPD數據上看,萬隆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可當地人,卻有一種發達國家的松弛感。
街頭有很多四人對坐的鐵椅子,可以閑坐聊天。這在寧波幾乎不可能,哪有閑工夫扯淡,搞錢、雞娃還來不及呢。
萬隆不大,市區高樓不多,街道也不寬,很多店鋪都是敞開式的,連門都有。夜幕降臨之后,很多人都坐在街邊小店,城市的氛圍很好。
很多不起眼的小店,設計感都非常強,而消費水平卻不高,一杯咖啡才10元人民幣。
雖然都是東南亞的煙火氣,但萬隆的感覺與越南還不盡相同,越南直接坐在馬路上,雖然煙火氣旺盛,卻顯得有些簡陋。
萬隆是半開放式的,既能感受旺盛的煙火氣,又能坐在一片屋檐之下,環境優雅,更加體面。
江浙滬一帶的城市,雖然干凈整潔,但最缺乏的就是這種松弛感。我的外國朋友來寧波,除了幾個熱門景點,我都想不出來晚上帶他們去哪里閑坐。
缺乏讓人消磨時間的場景,這是很多中國城市的短板。我們的城市,要么馬路太寬,直接割裂了彼此的聯系,要么在馬路上設置隔離帶,人為制造割裂。
這就是魚和熊掌的兩難取舍,相比萬隆,我們的城市當然更有秩序,效率更高。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效率和氣氛之間的取舍,也應該與時俱進。
萬隆很安全
在萬隆,我第一次在印尼,天黑之后,長距離獨自行走,整整走了2個小時。
作為一個去過四十幾個國家的旅行者,其實,我對城市的安全性,有自己的判斷標準。說起來很簡單,如果天黑之后,街上有獨自行走的婦女,這個地方基本上是安全的。
來印尼之前,我看了很多華人在東南亞被綁票的新聞,萬萬沒想到我居然在天黑之后,行走在萬隆冷清的小巷,絲毫沒有任何擔心。
如果說,中國城市的安全指數為10。
那么印尼城市的安全指數分別為:雅加達6、萬隆9、日惹8。
雅加達對于印尼,就像巴黎對于法國,是這個國家最亂、最臟,也是最繁華、最發達的一部分,這里孕育著機遇和財富,也潛伏著罪惡與危險。雅加達的安全感,只能說勉強及格。我強烈建議,女生不要獨自在雅加達旅行。
萬隆有美食。
因為城市有安全感,所以,我就出門覓食,于是就發現一些驚喜。到了萬隆,我才逐漸發現,印尼菜的某些單品,還是不錯的。根據我個人經驗,但凡有湯湯水水的印尼菜,味道都很好。
印尼菜的精髓就是香料,香料堆疊產生的口感,比味精更自然,香料值得回味,味精的刺激太過直接,吃多了會口干舌燥。
我在印尼吃的第一頓美味,就是萬隆的燉牛排,重量大約有一斤,我一個足夠吃飽。這道菜叫 Sop Konro,是一道牛排骨湯,起源于南蘇拉威西島的望加錫。價格也不貴,8.7萬,折合人民幣39元。
從那以后,我才逐漸進入印尼菜模式。
我最喜歡的就是Iga Bakar,牛肋排,先烤后燉,略帶一點甜辣,香料入味。貴的一份4萬,折合人民幣18元,便宜的一份3萬,折合人民幣13.5元。就這一點錢,居然可以牛排吃飽,真是太殘暴了。根據我的經驗,每份含牛排至少半斤,怎么可能便宜到這種程度?!不可思議。
除此之外,萬隆還有3個優點
首先,游客不多。
雅加達是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人潮洶涌。日惹有“婆羅浮屠”和“普蘭巴南”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泗水有Bromo火山,伊真火山。巴厘島就不用說了,世界級的度假勝地。而萬隆,除了一個亞非會議舊址,啥都沒有。
所以,相比其他城市,萬隆又多了一份寧靜,街上的外國游客數量不多,中國游客尤其少。
其次,氣候完美。
我以前很好奇,當年周總理參加的亞非會議,顯然很重要,為什么會選擇在不起眼的萬隆召開?來到萬隆我才知道,這真是一個風水寶地。
先說海拔,715米,剛剛好,太低就起不到降溫的作用,也不太高,太高就會產生高反。
雖然接近赤道,但因為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年平均氣溫為23℃。而且每個月的溫度都非常均衡,最高溫30℃左右,最低溫20℃左右,簡直就是四季如春。
我在萬隆那幾天,江浙滬40℃以上,但萬隆的最高溫卻只有26℃。天黑之后走在街上,清風拂面,體感微涼,需要穿上一件薄夾克。
另外,萬隆沒有蚊子,熱帶地區,居然沒有蚊子!?你敢相信嗎?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我絕對不信。當地人說,首先是因為海拔高,其次,現在不是雨季。
最后,城市干凈。
如果寧波公共場合的整體干凈指數是10分,那么萬隆就是9分。
但在某些細節上,比如說,衛生間,如果萬隆是10分,那么寧波大概7分。
在萬隆火車站,候車區開放式,院子里養著錦鯉,衛生間極其干凈,完全沒有氣味。另外,印尼的列車也很干凈,月臺上沒人抽煙,道砟上沒有煙頭。很多餐廳的衛生間,都貼著紙條:如果抽水馬桶臟了,請告訴我們,立刻派人清理。
整個東南亞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臟的地方很臟,干凈的地方很干凈,衛生條件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寫在最后
萬隆,可能是印尼城市管理水平的天花板。我去過很多地方,大部分對我來說,可以體驗,但不想常住。而萬隆就是少數我想常住的地方,也是有生之年,還想再來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