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無數人都在尋求所謂的“長生之道”,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們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既有尋仙問道的,也有煉丹求藥的,還有通過將尸體做成木乃伊乞求有一天能重返人間的,但無一例外,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或許會覺得古人的這些做法有些“幼稚”,甚至是“可笑”,但古人為尋求永生而做出的這一系列努力,卻也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好奇與探索本就是人類之天性,很多原本以為不切實際的東西,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最終也都變成了現實。
近代以來,克隆技術的出現,為人們尋求“永生之道”提供了新的思路,但這一技術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基因上的問題外,還有道德倫理上的問題,所以其并非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好方法。
克隆技術行不通,人們緊接著又想到了一個全新的方法——人體冷凍術。這看似只有科幻小說里才有的場景,卻在現實生活中被人們所實際運用著。
比如美國一位名叫“貝德福德”的教授就曾用過這種方法。
貝德福德是美國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的一名教授,他患有嚴重的腎癌,隨著年齡的增長,癌細胞漸漸擴散到了肺部,終于,在1967年1月12日這天,時年74歲的貝德福德去世了。
貝德福德教授生前就十分熱衷于“人體冷凍”技術,尤其是當他得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后,更是當即做出決定,死后將自己的尸體冷凍保存起來。
為此,他還將10萬美元捐給人體冷凍相關研究機構。據說,這筆捐款在當時還引發了一場官司,貝德福德的妻子和兒子都想得到這筆錢,但由于貝德福德留有遺言,所以最后還是成功捐了出去。很快,遺體冷凍就開始了:
工作人員先用干冰讓貝德福德的身體降低至零度,然后再對其心肺驚醒氧氣支持,并注入血液抗凝藥物。接下來通過頸動脈將血液抽干,替換如二甲基亞砜作為冷凍保護劑防止形成冰晶破壞身體組織,最后緩慢冷卻……
不得不說,冷凍團隊確實專業,他們所做的這些工作看似天衣無縫,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貝德福德去世得十分突然,以至于用于保存遺體的液氮低溫膠囊還沒有完成。
而這也就是說,冷凍團隊對貝德福德的遺體冷凍和保存是失敗的,至于其使用到的冷凍保護劑也是相對比較原始的,從而導致貝德福德的大腦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
但不管怎樣,貝德福德的確是當今世界第一個被實施“人體冷凍技術”的人,因此很多人還一度相信這種技術的真實性。
1969年,貝德福德的遺體被送到加利福尼亞州,幾年后又送到了當地的另一家機構。1982年后,貝德福德的遺體又被運到了阿爾科生命延長基金會,一直保存至今。
事實上,根據當時專家們的籌劃,預計解凍時間在50年后,也就是2017年。因為到了這個時候,世界的醫療水平將發展到可以解凍貝德福德遺體的水平,但遺憾的是,這種技術至今沒有出現。
事實上,在此期間,也有研究人員對貝德福德的遺體保存情況進行評估,認為他不再有復活的可能性。
然而盡管如此,世人并沒有就此放棄,反而繼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希望探尋出真正的——“人體冷凍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也有這樣的例子。
出生于中國重慶的“杜虹”,年過五旬的她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在治療期間,他看到了劉慈欣的《三體》,于是便決定效仿書中的人物將自己冷凍起來,等到未來醫學發展到可以治療這一疾病時再進行解凍。
盡管她的這一想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反對,但她還是堅持要這樣做。于是,在她強烈的意愿下,其女兒和女婿便為她聯系到了美國一家專門從事人體冷凍研究的科研機構。
經過多次探討研究后,杜虹付出15萬美元的代價,由該研究機構負責將其遺體冷凍保存50年。
2015年,杜虹正式接受人體冷凍手術,她的大腦連帶著頭部被完整摘除保存在低溫環境中,保持著生命的活性。而她的身體則被注射了抑菌劑,完好的保存在了電子冰棺中。但至于她到底會不會“蘇醒”,那就不得而知了。
事實上,所謂的“永生”,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但向來熱愛探索的人類,卻一直在為打破這一規律而不斷探索著。更何況,這未來的事情,又有誰說得準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