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7月24日,比亞迪在成都舉辦了第五代DM技術解析會,來自汽車新技術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全面剖析了第五代DM技術的創新亮點。在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的今天,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發布無疑將加速汽車市場從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型進程。這項技術實現了量產發動機熱效率46.06%、百公里虧電油耗2.9L(NEDC)以及綜合續航2100公里(NEDC)的卓越表現,再次改寫了全球汽車油耗史,開創了油耗2時代的新篇章。
那么,比亞迪是如何實現如此驕人的數據呢?這主要得益于其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以及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這三大核心技術創新。
首先,第五代DM技術依然堅持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插混專用高效發動機實現了全球量產最高的46.06%熱效率。EHS電混系統通過極致的結構設計,功率密度提升了70.28%,并大幅減少了能量流動路徑的損耗,綜合工況效率達到了驚人的92%。同時,插混專用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提升了15.9%,為車輛提供了更持久的動力保障。
其次,第五代DM技術的熱管理架構也上升到了與動力架構相同的重要等級。這一架構由前機艙熱管理、電池熱管理、座艙熱管理三大部分組成,它們協同作戰,確保車輛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實現能耗最低。這一創新讓車輛在高溫環境下的能耗最高節省了10%,在低溫環境下最高節省了8%,真正實現了節能與舒適的雙重體驗。
在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第五代DM技術更是集成了行業首個插混動力域控七合一,實現了功能復用和功率密度的顯著提升。同時,行業首創的芯片集成技術也應用于此,實現了VCU(電壓控制單元)和雙MCU(電機控制單元)的三腦合一,芯片算力大幅提升146%,充分提升了整車的集成度和性能。
發布即量產,第五代DM技術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據乘聯會6月數據顯示,搭載這項技術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在6月的終端銷量分別達到了20100輛和14000輛。此外,這項技術還將應用于即將全新上市的宋L DM-i、宋PLUS DM-i以及比亞迪旗下的更多產品序列中。
本人也有幸參加了比亞迪在成都舉辦的第五代DM技術測試活動,我親身體驗了一把秦L DM-I的魅力。在滿油虧電的狀態下,全程油箱和電箱都被封條密封,行駛了111公里后,實際消耗的汽油僅為2.66升!折算動能回收部分后,實際能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25升/百公里。原本我以為自己的駕駛技術已經很出色了,但沒想到冠軍的能耗更是低至2.1升/百公里,即使是最差的一組也能達到2.64升/百公里。不得不說,比亞迪宣傳的2.9升/百公里油耗還是太保守了,實際表現遠遠超出了預期!
這次實測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強大實力。從省油、技術、設計、空間、駕乘、智能、安全等各個維度來看,這項技術都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潮流,開創了油耗2時代的新紀元!我相信,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上,比亞迪將繼續以其卓越的技術和創新的產品引領潮流,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