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四款車,分別做了場景模擬,小鵬X9、理想mega、蔚來ET5t、小鵬MONA。
劃時代的產品,就像頂級的食材,不需要過多的烹飪,就是最好的結局。
但是,我們的世界,每天迎來送往的,大多是平凡的產品,平凡的產品如何獲取不平凡的銷量?這個時候,營銷閃亮登場,我們的價值出現了。
我講一個我最近買車的故事,對,我喜歡講故事。
我是一個初創公司的小老板,我們要買一輛電車,預算不多,這輛車,要能接送客戶,團建時要能多裝人,所以MPV是首選了,但是我們又沒錢雇傭沒有司機,我作為老板就要充當這個角色。
也就是說,小老板們的窮困潦倒,導致了他們一輛車要兼顧家庭和公司,而且必須自己開,甚至有時候還要拉貨。
便宜、空間大、有面子、好開的電動MPV,已經沒得選了,只剩下小鵬的X9。
但是,這里面的問題出現了,是我自己發現的,而不是小鵬告訴我的,為什么小鵬在X9的發布會現場,不用一個小老板的困境,來開始講述這款車的價值呢?
小鵬X9是中國的“創業者之車”。
中國有接近5000萬的小微企業,有我這樣類似困境的用戶,起碼有500萬,這里面有20萬人被打動了,這款車,就爆了,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款平平無奇的MPV介紹,很容易淹沒在茫茫的車型之中。
對,它沒有標簽,沒有精準擊中一小部分特定人群的內心。
前段時間,我跟好幾個新勢力的老板密集性溝通過這個問題,為什么你們發布一款產品的時候,更愿意既要還要,去追求更大用戶的群體,而不是精準切中。
他們的答案驚人的一致,一款車輸不起,我們肯定要追求更多的交易機會。
也許是我外行了,我始終認為,少即是多。
我認為,一款成功的產品,跟寫一篇好的文章,沒有區別,都是產品。一篇有流量的文章,開始寫之前,就必須想好,這是寫給誰看的,如何跟他們共鳴,不可能所有人都認為你這篇文章好,流量文章,一定是有觀點對抗的,有人認可,有人反駁。
所以,目標人群一定要非常清晰,我總跟同事們說,寫稿不要東拉西扯,要做減法,無所不能的產品,等于無能。
初代大眾甲殼蟲,奇丑無比,沒人認為它可以賣好,結果精準的用戶定位,成就了一代傳奇。
我們現在市面上流行的發布方式,都是喬布斯發布初代iPhone的抄襲版本,呈現方式一模一樣,但是初代iPhone是顛覆性產品,你的產品是嗎?中國現在每個季度幾十款車上市,大部分都是大同小異,我們要首先承認自己的平庸。
用故事,用使用場景告訴用戶,你的車是為他造的,這群目標用戶就會有共情,共情在當下很可怕,董宇輝的成功是與丈母娘們共情,理想汽車的成功是與奶爸們共情,羅永浩的成功是與憤青共情,雷軍的成功是與米粉們的共情。
有了基石用戶,哪怕只有100個,也會形成口碑,就會形成不花錢的自來水流量,他們會在各種社交渠道,替你免費的傳播和澄清,形成輿論的保護機制和擴散可能性。
不要懷疑這套理論,你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哪怕你創立了一個最不靠譜的宗教,也會有15個人愿意跟隨你。
華為是這樣成功的,比亞迪也是這樣成功的,蘋果是這樣成功的,特斯拉也是這樣成功的,馬斯克滿足了無數自認為自己是極客的理工男的產品心理。
中國市場如此之大,任何一個特定群體,數量都足以支撐一款車的生存。
如何講好故事?我們就回到了方法論的另一面,我們去看看故事大師,馬云。他永遠都會把宏大的道理和愿景,帶入到一個小場景中,讓你身臨其境,這就是場景的價值,不用把故事想的非常虛頭巴腦,我們只需要場景,產品使用的最精準的場景。
很多公司都在研究如何超越小米?我可以斷言,你用小米發布會的模式,你永遠無法超越,他們是喬布斯的流派,在故事層面上,在場景上,用馬云的方法,會有新的機會出現。
把所有的數據,丟進場景里講解,不要再孤零零的跟友商對比,友商的那些數據用戶感知不到,你跟他對比,還是感知不到。車長5.2米,是什么概念?創業者中午可以躺著睡一覺,公司破產了,可以拉家具。
這里面,故事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官方發布會講述的故事,還有一種是利用第三方媒體的嘴說出來的故事,畢竟很多更加切近生活的接地氣的說法,沒辦法在發布會上表述。
我們接地氣一點,用場景的方法論,用發布會和第三方兩種模式,去看三款產品。
我們先看第三方丟故事的方法。
所有人,都認為理想的mega是一款被板上釘釘的失敗產品了,還有救嗎?經典的電影《大話西游》在上映后的很多年中,都是一部爛片,票房很差,直到一群北大的學生,二次發現了它。
之前,理想mega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可回避的棺材事件,這阻礙了很多人的購買意愿,那么這款車如何才能變成幸運之車,成功之車?畢竟這款車的潛在用戶,是曾經的豐田埃爾法用戶,是成功人士,彩頭很重要。
所以,如何通過私域流量運營模式來悄然無息的創造熱點?據我所知,仰望U8等高端車型,現在都在搶奪成功企業家座駕資源,甚至很多時候王傳福都要親自去交車。李廠長應該親自出馬,讓更多成功的企業家和知名人士,成為理想mega的車主。
人們的從眾心理是很嚴重的,李嘉誠坐什么車,直接會影響那個時代其他商人的選擇,曾經的奔馳S系列,寶馬7系,都是這個邏輯,大家不會因為坐的車一樣,不好意思,反而會因為不一樣,覺得尷尬。
理想mega一開始就不該從中端用戶入手,想要上來就走量,而是應該自上而下去打,稀缺性和高端性最好,再向下兼容。
明星群體和企業家群體,重新定義為,成功者之車,頂流之車。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種第三方和官方發布會相結合的場景方法。
明天,小鵬要發布MONA,這款車的定位,很顯然,就是年輕人的第一輛電動轎跑,但是這個說法太土了,太沒創意了,已經被小米玩爛了,不能再用了。
怎么辦?
這款車,在北上廣,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努力工作36個月,大概率可以有能力全款買下,功能齊全,該有的都有,品牌友好,可以滿足年輕人談戀愛的需求,也不會讓領導尷尬,誰不怕下屬開個保時捷?
職場萌新最安全的選擇,如果你工作兩三年了,正在選擇一輛車,MONA就是首選。
MONA保你在辦公室繼續人畜無害。
這是官方的說辭,但是傳播團隊,到了第三方視角,就可以玩梗了,直接刺激一點,“牛馬座駕”,太可以叫響了,牛馬群體的共鳴,可以讓何小鵬半夜笑醒。
最后,我們再看一款車,這款車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款車。
很多年前,我開沃爾沃V60,所以我對旅行車一直情有獨鐘,新勢力很少出這種車型,中國人一直不太喜歡,但是旅行車在歐洲很受歡迎。
我一眼就看中了蔚來ET5t,但是這款車在國內的傳播,也是偏向大眾,沒有給出精準的用戶畫像。
但是,我知道,中國的用戶,成家之前,更愿意買轎跑,結婚之后,更愿意買SUV,沒人愿意買瓦罐。
但是,巧了,現在很多中國人,不成家了,他們老了,也不開轎跑了。
我這種年近四十歲還沒結婚的人,在當下的中國越來越多,不婚或者離婚后不婚,人口基數龐大,旅行車和這些人的需求和氣質,再契合不過。
一輛好開的車,看起來不大,很秀氣,卻又很能裝,露營裝備,一條狗,可以滿足說走就走的旅行,加上蔚來的換電,解決了能源焦慮,詩與遠方。
蔚來ET5t,孤獨者之車。
這是這款車,在我的認知中,最好的定義,桀驁不馴。中國人,在無窮無盡的內卷中,太多的人,有放空自己的需求,蔚來ET5t,就是最佳選擇。
好了,一口氣胡說八道了四款車,滿足了我自己做產品經理的愿望。
我相信,未來,不會有任何一家車企,像我說的這樣發布產品,CEO思維和營銷人的思維,不會同頻,但是也許會有啟發。
我們在人生的路上,都一直追求完美,但是人世間哪里有完美,我們有的只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的產品,能夠幫助一部分人更好地解決問題,就是萬幸。
一個好的產品,一個善良的產品,一個有社會責任的產品,不需要我這樣的人去包裝一個花里胡哨的故事,我們需要的只有真誠,產品經理創造它的初心是什么?
那就是最感人的故事。
你知道,我為什么更愿意傾向于買小鵬X9嗎?因為我的母親是殘疾人,她出門需要攜帶輪椅,巨大的后備箱,對于我來說,非常重要。
如今的我們,都很難,很脆弱,我們需要無處不在的情緒價值。
所以,故事在當下的傳播體系中,如此重要。我很慶幸,我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