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衛星互聯網板塊漲停板人氣龍頭:騰達科技(6天6板)、邵陽液壓(4天2板)、航天晨光(2天2板)、金明精機(2天2板)、洪都航空(2天2板)、神開股份(2天2板)、西菱動力、新研股份、神宇股份。
二、板塊邏輯解析:
消息面上,“千帆星座”首批組網衛星發射儀式將于8月5日在太原舉行,這意味著中國版“星鏈”即將閃耀星空。“千帆星座”計劃即“G60星鏈”計劃。根據規劃,一期將完成發射1296顆衛星,未來將打造1.4萬多顆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的組網。
臨近8月5日發射節點,商業航天板塊將持續存在較強的博弈情況。天風證券軍工團隊認為,伴隨著GW星座、G60星鏈日益成熟以及海南衛星超級工廠建設落地,火箭與衛星從設計到制造都緊密聯系,能有效地降低衛星制造及發射成本,我國商業衛星產業發展將進一步加速,火箭發射能力或將日漸提高。
衛星通信是現階段商業化程度最高的應用,其所需的高密度組網需要以降低衛星成本為前提。衛星通信和互聯網服務是目前最成熟的商業航天商業應用,星鏈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復盤星鏈的發展歷程,我們認為通過發射更多衛星組網從而以較低成本提供更好的網絡服務是未來衛星互聯網運營商主要發展方向。大量的衛星發射需要以降本為前提,目前國內單顆低軌通信衛星的總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而美國星鏈的成本僅為75萬美元左右,仍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持續推動降本以實現快速發射組網。
長城證券表示,我國星鏈發射在即,中國航天全年預計實施100次發射任務,衛星應用融入新興領域,支持重點區域發展。各廠商布局手機直連衛星業務,未來10年我國將完成超2萬顆衛星發射工作,擁有超過40%的近地軌道衛星。我們認為,政策大力扶持,為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低軌通信衛星星座加快部署,測控與測試裝備市場需求快速提升;衛星通信技術穩步前進,市場規模星辰大海,看好衛星組裝、衛星應用等相關產業鏈發展。
國泰君安研報稱,商業航天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正從導入期轉向成長期,政策支持有望推動其快速發展。參考SpaceX估值21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級。衛星通信是現階段最成熟的商業應用,海外的成功證明了通過發射更多衛星組網以降低成本是未來發展方向。當前國內低軌通信衛星成本約1000萬美元,需聚焦火箭發射和衛星制造環節降本。投資建議關注國資運營商和民資制造商。
國融證券研究所表示,近年來,各級政府頻繁出臺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政策。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彰顯了國家對這一領域的高度重視。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也相繼發布了促進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規劃。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3%。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