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血親用外人,不是因為大公無私,那是腦子沒病,心里有鬼。
一個個失眠的夜晚,魏文帝曹丕輾轉反側,想想一個個懷才不忿的弟弟們,內心不安眉頭皺紋鬢角白發,在月光下更顯凄涼,沒人可憐自己只能自己可憐自己,可憐自己的人哪還有工夫去可憐兄弟們。
曹丕,魏文帝,還是很有文化的。
翻看過去的歷史,周朝玩兒分封,諸侯有地有兵有錢,最后諸侯們比天子還囂張,周天子卻王不王侯不侯,窮得吃頓肉都算算有幾個銅錢。
秦朝搞郡縣制,官員們都沒點兒報答之心,吃朝廷喝朝廷,心不向著朝廷,地方上刁民罵娘造反無所謂,秦朝玩兒兩代就沒了。
西漢繼續搞分封,給親人土地兵馬,可利益比親人親,到漢景帝終于來了七國之亂。東漢于是就郡縣分封并行走,只不過諸侯權力小點兒。
曹魏既然承接東漢,最好還是繼續沿襲,何況這個皇位是漢獻帝“主動禪讓”的,沿襲舊制更能體現正統性。
所以對親人們繼續搞分封,只不過得加個狀語——拿捏的分封。
所謂拿捏,拿著你,照死里捏。
既然照死里捏,那么做法也簡單粗暴——沒錢沒人沒地沒自由。諸侯沒有的依然沒有,諸侯該有的也都沒有。
第一吃不飽,讓諸侯們衣食有憂。
對于造反,分兩種人,一種是吃飽的諸侯,另一種是吃不飽的百姓。
沒有人會跟隨吃不飽飯的諸侯造反,也不會有吃飽了撐得沒事兒干的百姓湊一起造反。
和曹丕關系最差的曹植就抱怨:連遇瘠土,衣食不繼。
所以曹魏的諸侯們,雖有稱號,卻沒有領導百姓和征收賦稅的權力,典型的虛名之下,其實沒有。
第二俗話說衣食住行,首先斷了諸侯們衣食之后,就從住的方面下手,讓諸侯們居無定所,說白點兒就是沒家。
曹丕不停地折騰諸侯搬家,俗話說搬家窮三年,讓諸侯們不停地搬家不僅是防止諸侯們常駐一個地方形成地方勢力,還讓本來就衣食不繼的諸侯們通過搬家消耗財富,沒人會跟一個窮光蛋諸侯混。
這里最倒霉的依然是曹植,黃初和太和年間,幾乎一年一挪臥,愣生生把個才子折騰成怨婦。
第三限制士兵數量。漢朝的諸侯往往會有一定數量的士兵,而曹丕則對諸侯們士兵數量和質量嚴格控制。
諸侯手上的士兵往往只有一二百人,并且還都是老弱病殘。本來宗室有兵可以拱衛皇室,曹丕這么搞了之后,宗室根本沒力量支持皇室。這也是后來曹髦的政變鬧劇,只有身邊百十個太監嗷嗷幾嗓子,曹氏宗族根本沒有力量支持他。
曹丕這么做是給自己挖了墳墓,可也間接給自己曹家報了仇,后來司馬家反其道,讓宗族有領兵權,有兵就有亂,這才有了亂了晉國的八王之亂。
第四沒自由。曹丕對諸侯們自由卡得死死的,諸侯封地相距千里,諸侯之間不用來往,也不需要來長安朝貢,在自己的一畝三分自吃自喝就行。
諸侯們唯一的娛樂——打獵,所跑距離不能超過三十里,還派有官員見識,騎馬射箭撒鷹放狗烤肉喝酒撒尿吐痰都有人看著,不要說自有,連最起碼的隱私都沒有。
曹魏的諸侯們是當諸侯沒福利,當百姓沒權力,進退兩難。
而國家運行的關鍵還是人,既然不能重用兄弟,只能重用士大夫,烈火澆油,澆誰誰燃,最終士大夫的司馬家來了出“馬窩槽”,也徹底證明了曹丕諸侯政策的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