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芳
祭拜黃帝陵是我多年的夙愿,但因故遲遲未能如愿。我曾在西安一所軍校上學,一次在返校的列車上遇到專程來祭拜黃帝陵的海外華僑后裔,他想在祭拜前多了解一些黃帝的生平事跡,便問我黃帝為何稱為人文初祖?為何全世界的華人都以各種形式祭拜黃帝?對他的提問我卻答不上來,頓感一陣臉紅,為自己身為華夏子孫如此不了解老祖宗而汗顏。心想,像自己這樣對華僑后裔的提問答不上來的人怕是不少。于是暗下決心定要盡快填補對華夏文化了解甚少的盲點,不遺余力地宣揚黃帝的豐功偉績和精神文化。發愿要在短時間內去祭拜黃帝陵,以此慰藉自己的愧疚之心。
剛下火車,我就急忙跑進軍校的圖書館查閱記載黃帝的有關資料。隨著思想的野馬在歷史資料中奔馳,我從中感悟到黃帝的不朽功績數不勝數,但令世人稱其為人文初祖的偉大成就是黃帝為創建眾多文明的“第一人”。《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華夏各國的聯盟首領,他建立了古國體制,勾勒出中華民族的雛形。他發明了房屋,讓上古時代的部落先民第一次從漂泊無根的生活中解救出來,有了最早“家”的感覺,是先民們由荒野走向文明的重要標志。他發明了田畝制,制定了歷法,首次推廣了“五谷”種植等,奠定了中國數千年五谷種植傳統和文化。他鉆木取火,為上古時代的先民帶來炙熱跳動的溫暖火光,如同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一般帶領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寒冷走向燦爛、從混沌走向文明。他命手下發明了作數,并親自定下度量衡制度,是中國數學的開端。他編寫的《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為此黃帝被稱為中國的醫學始祖。他發明了樂器“鼓”,并令樂官伶倫制定了五音十二律,引導伶倫用竹管制作出中國古代最早的管弦樂器簫管,為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與大臣風后發明了戰車、八陣圖、弓矢等作戰方式,使其成為上古時代最早通過繪制并使用陣法打仗的軍事家等等。由黃帝主導及在他指導下的發明創造,幾乎囊括了上古時代政治、軍事、生產、醫學等方方面面,締造出燦爛文明中無數個“第一次”,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根基血脈,是華夏文明開始的象征和符號。黃帝是把中華民族從荒蕪混沌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鼻祖,他所做的一切大至安邦立國,小至衣食住行,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天下百姓的幸福。黃帝為民不僅體現在造福百姓的物質生活,更可貴的是他最早提出天下為公的思想,認為天下是每個部落、每位百姓的天下,讓老百姓共同擁有天下。他做出了天子和臣位傳賢不一定傳子的決定。史料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信者十四人。”因而黃帝的歷史功績和利民精神已成為聳立在中華兒女心中的豐碑。為此,人們才會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以各種形式祭拜黃帝。許多地方至今還沿襲清明節先祭人祖再祭老祖的習俗。
圖書館的門要關閉了,而我的思維大門卻已朝向了心馳神往的黃帝陵。蒼天不負誠心人,不久軍校組織學員去黃帝陵和延安實地接受優秀傳統文化及黨史教育,我終于踏上了祭拜黃帝陵的路程。
黃帝陵位于陜西黃陵縣的橋山,古稱“橋陵”,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中華第一陵”。我和同學們來到橋山,首先看到的是滿山的柏樹,是我國最大最古老的柏樹群。我們沿著小道來到了黃帝手植柏前,高20余米,經11米的柏樹蒼勁挺拔,冠蓋蔽空,仿佛是黃帝偉岸的身軀站在我們面前,為眾人遮風擋雨。相傳橋山原來柏樹甚少,百姓為紀念黃帝的功德,便在手植柏周圍向外延伸,年復一年地種下柏樹。此舉感動了玉皇大帝,從天撒下大量柏樹子造就了橋山的柏樹群。
我們從黃帝陵陳列的有關資料中查閱到,從堯、舜、禹時代,直至春秋時期公祭黃帝的活動從未間斷。魏晉南北朝及隋朝祭典越來越隆重。唐宋時期黃帝陵公祭活動升為國家級祭典。明太祖朱元璋降旨撥款維修黃帝陵廟,并親自撰寫祭文,派大臣赴黃帝陵致祭。朱元璋撰寫的祭文至今還存放在軒轅廟碑廊里,是迄今所見最早的祭文。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委派要員組團專程祭拜黃帝陵,孫中山曾親手寫了一篇祭文。1937年清明節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分別派出代表共祭拜黃帝陵,毛澤東親筆起草了《祭黃帝陵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黃帝陵的公祭活動經常舉行,參祭人員有國家領導人、省區代表、港澳臺人士和海外華僑代表。祭拜黃帝陵要經過誠心亭,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寫道:“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后緩步進殿,頂禮膜拜。”一路上我時常思考,中華民族歷史上稱帝的有幾百人,僅僅陜西就有72位皇帝,為何僅有黃帝被稱為人文初祖?黃帝陵被稱為“天下第一陵”、“中華第一陵”?查閱歷史資料和實地參觀的親身感受,使我認識到歷史上雖出現了不少明君,但他們缺乏與黃帝相比的齊天功績和偉大精神,只有開創了華夏文明的黃帝才配擁有人文初祖和受萬世朝拜的殊榮,只有中華第一帝的黃帝的陵墓才能稱為“中華第一陵”。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黃帝陵祭祀區,正逢一批海外華僑在祭拜黃帝陵。只見一位看上去既像講解員又像修行者的老人走過來對我們說:“歡迎各位來祭拜黃帝。我要鄭重地告訴大家,祭拜黃帝除表達對黃帝的敬仰外,很多的人是來求黃帝保佑的。黃帝一生所為都是為民族復興和為百姓造福,如你們心有所求,首先要求黃帝佑我中華佑我百姓,只有民族興旺、百姓幸福了,作為百姓一員的個人生活水平也就會水漲船高,幸福自然就伴隨而來了。如果先求或者只求黃帝保佑個人得到什么,那么往往事與愿違,什么也得不到。試想一個人在普渡眾生的菩薩面前只求保佑得到自身利益,而不起一點為眾生做善事的心念,菩薩會保佑他嗎?”接著他又說到:“你們是人民子弟兵,時時刻刻在保衛中華民族和國家的安全,一心一意在踐行為天下百姓服務的宗旨,你們求不求都會得到黃帝在天之靈的保佑。”聽了老人的一番話,我們帶隊的首長趕忙說到:“大師過獎了,在中國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是黃帝的子孫,祭拜黃帝是我們的本份。我們是革命軍人,保衛國家安全、守護百姓安康是天職。”帶隊首長的話使本來面部表情嚴肅的老人為之動容,他激動地說:“你們有這樣的覺悟實屬難得,共產黨教育的好啊。”最后他說到:“真正一心為民族謀復興、為百姓謀利的圣人、賢人、偉人是不計個人名利、不圖后人朝拜的,但越不求圖報后人越發敬仰他們、由衷祭拜他們。我要去接待下一批客人了,祝大家祭拜順利,宏圖大展。”望著轉身而去的老人,我心頭不由一顫:他是在幫我們參悟只求為百姓謀利、不計個人得失名利這一黃帝精神的真諦啊。
沒過多久,我們來到了黃帝陵正殿,按照規定的儀式進行莊嚴的祭拜。在祭拜中,我靈光一閃頓悟到,祭拜黃帝最主要的是祭拜他澤被后世的功績和精神,最好的祭拜就是大力弘揚黃帝的偉大精神和燦爛文化。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帶領人民群眾推進的偉大事業,是對黃帝開創的偉大基業和精神文化最全面最富有成就的繼承和發揚光大,是任何歷史朝代和任何政黨無法比擬的。自己集華夏子孫、共產黨員、革命軍人于一身,理應更加自覺地弘揚黃帝精神和文化,按照黨的要求,畢生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
懷著無限崇敬之心來,帶著深深思索走。我想今后專程來祭拜黃帝陵的機會可能不多了,但每年清明節我都會面朝北方,神往橋山,用心去祭拜黃帝這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