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火拔歸仁是最短命的叛唐將領,是因為他投降安祿山后,命最短,一天沒活夠,直接被砍。
相比安祿山平民出身,火拔歸仁是個金足秤夠的貴族。
大唐前期有個不得不面對的敵人——突厥,武后、唐中宗和唐睿宗三朝是安史之亂前大唐軍事最虛弱時候,卻迎來了突厥軍事巔峰期,還有個弓馬嫻熟陰險狡詐打你沒商量的突厥可汗——默啜。
默啜也不負突厥人民之望,雖然戰爭艱苦,可帶來了搶錢搶糧搶人把能搶的全搶一遍的快樂,并把大唐名將打了個遍。
公元714年,看到新皇李隆基剛上位,莫啜開始他的慣性操作——騎馬睡覺打大唐,決定給這個新皇帝點兒顏色看看,讓他知道想不看大草原的顏色就得把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的五顏六色以及大唐細皮嫩肉公主們的美色貢獻給自己。
不過此時默啜也年老體衰,小打不想動長途不愿跑,就派倆兒子移涅可汗、同俄特勤和妹妹的丈夫火拔部首領石失畢率領精兵攻打北庭都護府。
不幸的是,這次突厥碰到了硬釘子。鎮守北庭的是名將郭虔瓘,突厥鐵騎不但被打得血肉模糊,默啜的兒子同俄特勤還戰死了。
打敗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丟兒子,何況老年默啜精神分裂極度殘暴。
長輩領著晚輩出來打仗,晚輩戰死,肯定是長輩的責任。再說親妹妹肯定沒有親兒子親。
石失畢夫妻倆思來想去,最后還是決定選擇去——離開突厥,投奔大唐。
面對突厥這么個沾有親戚關系的大部落投奔,唐玄宗李隆基很高興,結果是大加封賞。
封石失畢為燕山郡王,左衛大將軍,老婆是金山公主。
石失畢和金山公主就是火拔歸仁的父母。
也就是說,火拔歸仁是突厥貴族和大唐郡王之后的雙重貴中之貴的身份。
石失畢去世后,火拔歸仁順理成章世襲了燕山郡王的爵位,封為火拔州都督,率領本部落兵馬跟隨一代名將哥舒翰參與大唐封疆拓土的戰斗。
公元754年,由于在和吐蕃的戰斗中表現優異,大哥哥舒翰被封太子太保同時,火拔歸仁水漲船高,也被封為驃騎大將軍。
人生無常,盛世易亂。
公元755年二月,冷風嗖嗖,醉后熱浴已經被酒色掏空的哥舒翰受不了冰火兩重天的刺激,腦出血,全身能歪半身不遂,只得回到長安臥床,過上了吃飯靠喂上街靠背的生活。
這樣下去,哥舒翰在長安度晚年,火拔歸仁繼續在邊境砍人,這對好兄弟也是千里路途,相看不厭。
可安祿山在范陽刀鋒一亮,寒氣嚇跪了半個大唐。從東北到西北,范陽鐵騎群馬平趟,直接取了洛陽,眨眼工夫,東北的馬隊就跑到潼關。
于是火拔歸仁等一大批駐守西北的精兵悍將全部跑到長安來勤王。
本來無論砍吐蕃還是砍叛軍都是立功的機會,除了刀鋒的方向不同,血都是紅的頭都是圓的。
可老邁昏庸昏聵等等可以用一切貶義詞形容的李隆基,殺了高仙芝封常清,這兩刀下去,嚇壞了火拔歸仁。
他終于明白當年父母為何拋棄親舅舅默啜來投奔大唐,犯錯皇帝是要砍人的,雖然已經不年幼,可火拔歸仁內心還是蒙上了陰影。
當哥舒翰靈寶戰敗后,火拔歸仁已經下定決心,步父母的后塵,投奔安祿山。
盛世變亂世,生存最關鍵。
在驛站見到哥舒翰后,作為多年跟隨的小弟,火拔歸仁表現出了多年戰友特有的關心:“大哥,您在努努力,咱們再往西邊多走點兒,到了安全地方再商議怎么抵擋叛軍”。
哥舒翰尋思也行,自己這么半身不遂,萬一叛軍打過來,誰都比自己跑得快。
而哥舒翰剛出驛站,火拔歸仁就帶領兄弟們提出投奔安祿山,不能像高仙芝封常清那樣被殺。
哥舒翰當然拒絕,火拔歸仁就把哥舒翰綁在馬上往東走,正好碰到叛將田乾真,火拔歸仁的投降大計完成。
可他沒想到,這才是他悲劇的開始。
當哥舒翰火拔歸仁一行人被送到洛陽后,安祿山對火拔歸仁他們都沒興趣,只對自己的老對手哥舒翰有感覺。
本想羞辱羞辱哥舒翰,可沒想到哥舒翰大丈夫能屈能伸,不但低頭稱皇帝,還表示愿意招降郭子儀李光弼來瑱這幫人。
私仇放下,利益第一。
看到哥舒翰這么個重量級人物如此效勞,安祿山喜笑顏開,所有恩怨一筆勾銷,不但怨氣勾銷,為了籠絡哥舒翰,還決定幫哥舒翰報仇——誰綁的哥舒翰就砍誰的腦袋。
倒霉催的火拔歸仁就成了安祿山籠絡哥舒翰的工具,剛歸降,就被安祿山殺掉,來安慰哥舒翰的內心,哥舒翰也算為自己報了仇。
可哥舒翰的招降作用不是不大,而是完全沒效果,還成了反面教材。不但沒讓郭子儀李光弼投降,還招來一頓嘲諷,安祿山看留著哥舒翰也只是浪費糧食,沒啥作用,也順手把哥舒翰殺了。
而火拔歸仁則是投降安祿山最倒霉的人,不要說封官加爵,連命都保不住,還成了被殺最快的降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