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絕情,其實不是斷聯。
而是放下那些不甘和遺憾,不再打聽,不再想念,也不再懷抱任何幻想。
既然過多的留念,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那就做好拒絕。
不亂于心,不困于情,然后期待未來。
電視劇《夢華錄》里,歐陽旭曾許諾趙盼兒:“等我此番高中狀元,定用三書六禮將你娶進門”。
于是,盼兒為此付出一片真心,助他實現人生抱負。
然而,盼兒一片丹心換來的卻是杯盤狼藉,三年的真情付諸東流。
但對于睚眥必報的趙盼兒來說,當兩人情誼不再,當一片真心被辜負。
要做的,不是一別兩寬,各自歡喜。
逃到沒有歐陽旭的地方,而是拒絕幻想與期待,與他堂堂正正地對質與清算。
人們常說,當我們在受過傷害之后,內心會建立起一套自我防御機制。
來屏蔽掉“同源”的傷害。
于是切斷聯系,選擇用更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自己。
以自以為的“冷靜自持”來面對這場感情的無疾而終,這就是所謂的“戒斷反應”。
然而,最終會發現,斷聯切斷的只是時間,而不是感情。
愛情扎根于心里,似乎擁有對抗時間的魔力。
真正的絕情,其實不是斷聯,而是心底由內而外地拒絕。
拒絕期待與幻想,也拒絕封閉自我的內心,讓愛意隨風起,風止意難平。
真正的絕情,是拒絕再關心對方的生活。
大家都說,一個優秀的前任,應該是不再去打擾對方的生活,徹底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
不去關心他過得好與壞,也不去關心下雨天是否有人為他撐傘。
就像楊絳先生說的:對于有些人來說,最高級的懲罰就是沉默,最矜持的報復就是無視。
不再為不值得的人,留有掛念與牽掛。
身邊很多人,在分手之后,雖然切斷了聯系,但仍舊忍不住通過身邊的共友來打聽對方的情況。
對方過得不好,也許你會慶幸“原來他也會為我們的愛情難過”。
對方過得順風順水,也許你會黯然神傷“原來我對他是那么微不足道”。
于是,在分手之后,那些不甘與遺憾讓自己陷入了難受的惡性循環。
但事實上,想要放下一個人,靠不僅僅是切斷聯系。
而是從心底里,拒絕再關心對方的生活,告別過去,開始新的生活與做新的自己。
真正的絕情,是拒絕塵封自己的內心,向前走,繼續愛。
如果愛,請深愛,如若分開,那就利落放手,未來一定還有更好的人。
還記得張愛玲當年,寫給胡蘭成的分手信上說: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也是早已經不喜歡我了的,既然這樣,那就就此別過,都不回頭。
張愛玲曾愛的熱烈,為愛低微到塵埃里開出花來,也能在分開時徹底斬斷彼此的情分,決絕的離開。
人們都說,治愈曾經的最好方式,便是開啟一段嶄新的生活,張愛玲也是如此。
她沒有沉溺于胡蘭成的傷害而封心鎖愛,而是向前走,不被困在原地。
于是,在有限的歲月里,她和賴雅相遇了,也相愛了,張愛玲把此當作上天最好的安排。
愛情里沒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道理。
感情里,真正的放手與絕情,也不是斷聯,而是,不沉溺于過往的傷痛。
也不因糟糕的過往而塵封自己的內心,依舊相信愛情,坦然面對未來。
真正的絕情,是拒絕沉溺于曾經的美好。
生活總要繼續,人不可能永遠沉溺于回憶里。
如果說,斷聯是與過去的記憶一刀兩斷,分開后,暫時的孤獨,也會讓人無所適從。
但正如宮崎駿說的:不要害怕,這個世界上肯定有一個人,正在努力走向你。
所以,就向前看吧,不為已經過去的美好嘆息,也不論過去的歲月有多難以割舍。
一輩子那么長,過去的美好總會如煙云散去。
不如早些斷舍離,去遇見更好的人,更好的風景。
真正的絕情,不是靠斷聯來強迫自己清醒;
也不是武斷的隔絕,與對方有關的一切,將自己封閉于真空的世界。
而是做到這三個拒絕,從內心決斷,讓彼此好聚好散,江湖不再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