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中國隊在射擊比賽中大放異彩,斬獲了首枚金牌。精確度簡直是可怕,而同時我們也想起軍隊里面的王牌狙擊手們,他們可以在數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之下精確的射擊目標,那都是精確射擊,氣步槍選手和王牌狙擊手相比,哪個更強呢?這個話題很有意思,特別是還曾經出現過一位王牌狙擊手參加奧運會奪冠的高人。
氣步槍中國奪得首金
北京時間7月27日下午,在巴黎奧運會射擊混合團體10米氣步槍決賽中,中國年輕組合黃雨婷和盛李豪以16:12的成績戰勝了韓國組合,贏得了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
其中黃雨婷只有17歲,盛李豪19歲,這兩位“00后”小將的表現可謂是讓人驚艷。在之前的杭州亞運會上,黃雨婷已經展示了她的實力,拿下了三枚金牌并打破亞洲紀錄?,而盛李豪則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的亞軍。
黃雨婷
奧運會的10米氣步槍比賽是一個極其考驗選手精度和穩定性的項目。選手們需要在非常穩定和可控的環境下進行射擊,比賽中使用的電子靶直徑為110毫米,最大的一環只有45.5毫米,而靶心的直徑僅為0.5毫米。從10米遠的地方看去,靶心的視覺大小相當于一枚一元硬幣。雖然氣步槍配有瞄準鏡,但它并沒有放大功能,只能用于精確瞄準,因此選手完全依靠自身的射擊技術來命中目標。
盛李豪
在這種高精度的條件下,任何微小的失誤都會導致脫靶。選手需要在射擊時保持絕對的靜止,甚至連呼吸都要控制得非常精細。通常,他們會在呼氣末端進行射擊,因為此時身體最為穩定。每一發子彈的發射都需要經過精確的瞄準和穩定的扣扳機動作,任何細微的抖動都可能影響射擊結果。
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這在10米氣步槍比賽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賽過程中,選手需要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和專注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許多射擊運動員會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確保在比賽中發揮出最佳水平。所以我們看到這次奧運會決賽的時候,中間的時候兩位教練都走了過去,和選手進行了一對一的交談,甚至逗笑選手,就是為了調整心理。
所以說,10米氣步槍比賽不僅考驗選手的射擊技術,還需要他們具備極高的心理素質和身體控制能力。每一發子彈的發射都需要經過精確的計算和穩定的操作,任何細微的失誤都會導致脫靶。這也是為什么這個項目如此具有挑戰性和觀賞性的原因。
既然這兩位選手這么強,那么他們和真正的王牌狙擊手相比,誰的水平更高呢?
王牌狙擊手
軍隊的王牌狙擊手到底有多強,這部分我想通過幾個例子為大家介紹下,狙擊手中的傳說級人物們的超神操作。
首先是張桃芳,這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傳奇狙擊手,在上甘嶺戰役中創造了驚人的戰績。他在短短32天內,用442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成為朝鮮戰場上中國志愿軍的最高紀錄保持者。而且張桃芳使用的是蘇制莫辛-納甘M1944型步騎槍,這種步槍雖然精準,但后坐力大,子彈出膛時如有絲毫偏差,射出200米以外就會偏出很大距離。但就在這種條件下,他依然創造了奇跡。
另外補充下,1954年,張桃芳報名參加飛行員培訓,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殲擊機飛行員。在其后的飛行生涯中,他駕駛過雅克-18教練機、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戰斗機,為中國空軍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07年,他在山東濰坊市第一軍休所逝世,享年76歲。
第二個是芬蘭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他在1939年至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用一把老式的莫辛納甘步槍,在極寒的雪地中擊斃了505名蘇軍士兵。海耶沒有使用現代的激光瞄準器或高科技裝備,他依靠的是自己的感官和經驗。在零下20到40攝氏度的環境中,他身穿全白迷彩服,完美地融入雪地,成為敵人難以察覺的幽靈。蘇聯軍隊多次派出小隊和反狙擊手來獵殺他,但都被他一一擊退。即使在被子彈擊中面部后,他依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并在戰爭結束前恢復了知覺。
第三個是精準度方面的奇跡:加拿大狙擊手羅布·弗隆。在2002年,他使用麥克米蘭TAC-50狙擊步槍,在2430米的距離上擊斃了一名戰士。這個距離相當于超過24個足球場的長度,這一射擊不僅展示了弗隆的精準度,還展示了他對風速、彈道和目標移動的精確計算能力;另一個例子是英國狙擊手克雷格·哈里森。他在2475米的距離擊斃了兩名機槍手。都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奧運冠軍和王牌狙擊手誰更強
那么我們的奧運冠軍和王牌狙擊手相比,到底誰更強呢?我可以直接說結論,如果是比槍法,那么肯定是奧運冠軍勝利,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奧運冠軍,這代表的是人類第一,而王牌狙擊手并不少,所以只談槍法,到賽場上,肯定是奧運冠軍勝。
但實際情況并不是一樣的,因為奧運氣步槍是在絕對理想的環境下進行的,沒有風,沒有聲音,溫度濕度全部恒定,槍和人都在最好的狀態上,然后去比賽,而狙擊手是在外面,有風有雨,必須隱藏自己,只有一次機會出手,還要防備被人發現自己,極度的緊張,所以如果放到室外環境,奧運冠軍們距離王牌狙擊手就差得太遠了。
不過也有一個例外,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朝鮮派出了一名狙擊手李浩準參加男子50米步槍臥射比賽,并且成功奪得金牌。這在奧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罕見的例子。他1972年,被選入朝鮮奧運代表團,參加在聯邦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第20屆夏季奧運會。在男子50米步槍臥射比賽中,李浩準表現出色,以599環的成績戰勝了美國選手維克多·奧爾(598環)和羅馬尼亞選手尼古拉·羅塔魯(598環),贏得了金牌。他的成績包括連續五次打出100環的滿分,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成績。
雖然都是射擊,但其實差距很大,一個是理想情況下追求人類極限,另一個是在一切都無法預料的環境中,創造奇跡,都是高人。#巴黎奧運會##奧運首金10米氣步槍有多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