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這部熱播劇,是人性貪欲的狂歡。尤其是顧己鳴和蘇真真這對“夫妻檔”,照射出人性扭曲而復(fù)雜的欲望。
顧己鳴初登場,謹(jǐn)慎卑微,不由讓人心生憐憫。但隨著劇情深入,他的形象讓人不寒而栗。
他拋棄道德底線,深知謊言如同滾雪球,卻仍執(zhí)迷不悟。只因為,在他的世界,“紅”是唯一目標(biāo)。高于一切,道德、情感皆是犧牲品。
而蘇真真,這位白富美,車禍后雙腿喪失行走能力,卻從未低下高傲的頭顱。對顧己鳴的目的,她心知肚明,選擇不戳穿,將計就計,啟動“造神計劃”。
對她而言,尋覓遙不可及的愛情;不如掌控一個可操控、可利用的伴侶。
他們二人的博弈,看似是棋手的較量。實則是人的貪欲在作祟。
正如柳宗元筆下的蝜蝂(fù bǎn),明知背上的東西越來越重,卻越爬越高,即使疲憊不堪,也不愿減負(fù)前行,至死不悟。
《蝜蝂之死》
唐?柳宗元
蝜蝂者,善負(fù)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fù)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fù)。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蝜蝂,是一種小蟲子。愛好獨特,喜歡“負(fù)重”。別的蟲子能恨不得裝上風(fēng)火輪,逃避天敵。它卻偏偏喜歡往自己背上攬活。
走在路上,遇到小石子、枯樹枝,統(tǒng)統(tǒng)愛不釋手,直接抓起來就背在背上。總覺得有用得上的一天。
時間一長,背上不亞于一座小山,就算累得氣喘吁吁,它也不肯丟掉負(fù)重。
說來也奇怪,蝜蝂的后背不像其他昆蟲那般平坦,反而凹凸不平。
這樣一來,蝜蝂背上那堆“寶貝”倒是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不容易掉下來。
可是,問題接踵而來,背得太多,就越來越重。終于有一天,它被壓得一動不動,再以爬不起來。
這時候,要是有好心人路過,看到它可憐,心疼它,幫它把背上的重?fù)?dān)卸下來,本以為能讓它輕松點,可結(jié)果呢?
只要蝜蝂還能動彈,它就會立刻起身,繼續(xù)“負(fù)重前行”。
這執(zhí)著勁,讓人既心疼又好笑。
更絕的是,蝜蝂還有一個愛好——登高。
不管路有多陡,樹有多高,它都是一門心思往上爬。哪怕累得四腳發(fā)軟,絕不輕言放棄。
結(jié)果呢,力氣終有用盡時,又或者一不留神,就四腳朝天,甚至丟掉小命。
觀及此景,多數(shù)人或輕描淡寫,不過蟲子而已。
然而,深思后,蝜蝂之態(tài),皆是你我生活側(cè)面。只因你我深陷其中,未曾察覺罷了。
這一段明寫蟲子蝜蝂,而下一段寫現(xiàn)實。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唐中期,柳宗元不幸卷入“二王八司馬”事件,長期被貶謫的生活,不但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雕琢了他的心靈,親眼見證民間疾苦后,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刻、透徹的理解。
這段雖非是嘲諷貪婪成性的官吏。卻間接戳痛當(dāng)下人的痛點。
世上總有這么一類人,眼里閃著對金錢的狂熱,心里只盤算怎么撈好處。不管家里有金山銀山,還是一窮二白。
只要看到錢,見到利益,就猶如餓狼撲食,先咬上一口,才甘心。
他們家中財寶堆積越多,銀行卡數(shù)字不斷攀升,可內(nèi)心卻越不安。他們擔(dān)心財富如同泡沫破滅,擔(dān)心地位還不夠高,名聲還不夠響亮,壓根沒有意識到這些身外之物,已悄然變成了沉重枷鎖。
然而,世事無常。正如“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泡沫有破滅的時候,高臺也會垮塌,人也有跌倒,嘗盡人間冷暖,吃盡苦頭的時候。
但令人遺憾的是,即使跌倒,他們也不會痛定思痛。反而像打不死的小強,瘋狂尋找一切可以翻身的機會,變本加厲,削尖腦袋,繼續(xù)想辦法往上爬,撈銀子。
貪欲之溝壑,深不見底,永遠(yuǎn)填不滿,永遠(yuǎn)都有空隙。
最終,歷史的劇本再次重演,他們再次摔個更大的跟頭。而且比上次還慘,比慘不忍睹還慘。
這不禁讓人感嘆,怎么就不長記性?撞得頭破血流,也不肯罷休。
看這群人的模樣,外表光鮮亮麗,人模人樣。可內(nèi)心深處,跟那小蟲蝜蝂無異。
他們只知一味索取,卻忘記衡量自身承載能力,不會珍惜擁有的一切,不懂得放下,更不會知足常樂。
這不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哀,也是對社會的一個警鐘。
先秦時,有位智者,一語道破天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話糙,理卻不糙,直指人心最深處動機——“利”。
然而,老子卻給出不同的警世名言:“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字字千鈞,貪欲是禍患的根源,想要滿足就必須先知足。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穿插同樣的智慧,“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望沒有限度,最終難以填平;得到卻不知足,最終會失去原有的一切。
可惜,這些震耳發(fā)聵的警告,就像夏日午后的雷聲,轟隆隆響過。人們或許會被短暫的驚醒。但一轉(zhuǎn)眼,又投身到無止境的欲望之中。
歷史之鏡,不勝枚舉,因欲生貪的悲劇不斷重演。前有打虎拍蠅紛紛落馬的袞袞諸公,后有人為追逐名牌,紛紛超前消費,透支未來。
讓生活過得更滋潤,無可厚非。
但問題就在,心中“貪欲”作祟,潘多拉盒子一打開,就會“不知為己累”,不想后果,最后“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所以,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前人的智慧,量力而行,知足常樂。有多大能力,就端多大一碗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