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電影《讓子彈飛》里有一座鵝城,那里的社會生態可謂復雜至極,但在主角張麻子的運籌帷幄之下,鵝城土霸王黃四郎的勢力終于坍塌了。這部電影是在廣東拍的,巧的是,廣東還真有個“鵝城”,那就是得名于飛鵝嶺的惠州。
惠州是個好地方,羅浮山下四時春,但這兩年惠州卻并不太平。
7月20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原黨組副書記、廳長陳奕威被查。人們發現,他此前在惠州工作了七年,先后擔任市長、市委書記。后來人們又發現,加上陳奕威,惠州市已經有連續三任前市長落馬。后來人們還發現,2016年當選的十名惠州市委常委,至此已經有七人落馬。到了這一步,說惠州出現了“塌方式腐敗”已經毫不為過了。
落馬的這七名原常委,以本地籍貫為主,但陳奕威等三名前市長其實卻都不是惠州本土干部。陳奕威是潮州潮安人,說起來他和另一位“知名”官員萬慶良還有些淵源。萬慶良任揭陽市委書記時,當時的市長是他的老搭檔陳弘平,萬慶良調任副省長后,陳弘平接棒市委書記,而接任市長一職的正是陳奕威。
陳弘平是揭陽人,與陳奕威都屬于“潮汕籍官員”,陳弘平早已于2017年被判處死緩。有這樣一個細節,2011年正值廣東省換屆,陳弘平為了能按自己的意愿對揭陽市領導班子人員進行調整,給廣東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林存德送了一百萬港幣。事后證實,那年調整的干部很多都上了“林氏榜單”,而陳奕威就是那年從揭陽轉任惠州市長的。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被葜葸@個地方讓這么多官員“難以自拔”,說到底還是因為長期以來政治生態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惡化,一方面腐敗官員加劇了風氣變壞,同時污濁的生態又裹挾更多的官員卷入腐敗。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是原惠州市長李汝求,調任惠州前,他曾長期在東莞任職,官至東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但檢查機關對他的指控表明,他此前在東莞并沒有違法犯罪,所有的腐敗行為都發生在到任惠州以后。
惠州的反腐的確引人注目,但說實話,惠州仍然只是廣東全省反腐大背景下的一個典型。這些年廣東反腐穩扎穩打,不乏一些部門連續幾任一把手落馬,或者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塌方”的例子。比如從去年至今,廣東省衛健委連續三任一把手被查,梅州市委班子此前也曾出現過塌方式腐敗。而惠州此番被盯上,說明廣東在清除地方勢力集團、深度整治地方政治生態上又進了一步。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種新的反腐動向,最近多省都出現了摁著一個地市一查到底、當地官員成批落馬的情況。比較典型的還有我們分析過的云南曲靖,就在《常務副省長落馬,背后“曲靖”通幽》這篇文章推出后不久,7月9日包括曲靖副市長陳志在內的五名曲靖官員同日落馬,7月25日曲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開榮落馬。同日同地多名官員齊刷刷被“官宣”,這對當地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曲靖反腐的深入,人們從落馬名單中隱約發現,當地一個本來樹大根深的“陳氏家族”正在遭遇風雨洗禮。
與此類似的還有湖南的郴州和懷化。幾年來,郴州已有4任原市委書記落馬,僅本月,就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黎明、市政協原副主席雷純勇落馬。而懷化尤甚,十八大以來當地先后有四任書記四任市長落馬。自今年初原市委書記彭國甫落馬后,當地震蕩至今。
打“老虎”對于反腐當然非常重要,但“老虎”們也是從基層一步步爬上去的,每一個“老虎”在下面都有一連串的追隨者。因此扎扎實實整頓基層政治生態,清理產生“老虎”的土壤,同樣重要。而地級市處于我國政治體系的“腰部”位置,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把這一層級的反腐工作做深做透,能夠“切入”上面省級、下面縣級,帶動反腐工作全盤推進。同時也應看到,與打“老虎”不同,地市一級干部眾多,情況各異,各種線索千頭萬緒,這帶來巨大的工作量,需要持之以恒進行下去。
這些年來,反腐局勢出現過各種新變化。比如主動投案的越來越多,落馬后再被查和退休多年后被查的越來越多,而反腐力量不斷“下沉”,這也是反腐敗日益走向深入的表現。局勢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像惠州和曲靖這樣的地方,不會僅是個案。
(文/于永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