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臺回復書名一鍵免費閱讀 : 明朝那些事兒 | 我與地壇 | 滄浪之水 | 長安的荔枝 | 生死疲勞 | 三體全集 | ……
突然,他停了拖拉機,慢慢爬下車來,不承想兩只腳插進了新耕不久的泥土,于是開口咒罵他那雙僵硬的老腿。稍事休息,他便大步流星,雙眼緊盯前方。我正納悶他看到了什么,只見他彎腰一刨,撿了些東西放進鴨舌帽。一會兒他上車坐好,把帽子放在我的膝蓋上。我低頭一看,是些鳥蛋,拿起一枚放在手里。蛋熱乎乎的,點綴著花斑,活似海邊出售的仿卵石硬糖。祖父說,這是麻鷸蛋,麻鷸會在這里的地上筑巢。我們接著發動機子突突前行。等轉完一圈,他端著帽子下了拖拉機,又把鳥蛋放回原處,并在地上用手指關節重新拱出一個狀似鳥窩的小坑。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或許早已忘記,自己的血脈深處,流淌著農耕文化的基因。那些與土地緊密相連的日子,雖然遙遠,卻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而《英倫牧歌》這本書,則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我們重新回憶起與土地的深厚情感,同時也是一聲警鐘,提醒我們正視現代農業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倫牧歌》是英國農民詹姆斯·雷班克斯的新作,榮獲2021年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并獲評《星期日泰晤士報》2020年度最佳自然書籍,以及《每日電訊報》《金融時報》《新政治家》《獨立報》《每日電訊報》《觀察家報》《每日郵報》2020年最佳年度圖書。這本書日前已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引進至國內出版,引起了讀者的廣泛共鳴。
詹姆斯·雷班克斯的家族世代耕種于英國北部湖區達六百年之久,他本人的經歷也頗多“傳奇”色彩。他從小跟隨祖父學習種地,也是一個辛勤勞作的農民,卻從未放棄學習。二十幾歲考入牛津大學研修歷史,畢業之后并未像老師們期望的那樣“遠離黃土,遠走高飛”,而是毅然回到家鄉,在農場安身立命。如今,他已成為擁有世界影響的農民、赫德維克羊育種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專家和優秀的作家。從 2015 年開始,他先后出版《牧羊人生》《赫德維克羊牧養圖解》和《牧人眼中的古老原野》,作品譯為十幾種文字,行銷全球。
英格蘭北部古老農耕最后時光的詩意重現
雷班克斯以詩意的語言,喚醒了我們心中久違的田園夢。他筆下的刺猬,仿佛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裙子在地頭奔跑;喂雞的喧鬧,就像狐貍闖入了雞舍;而那只臥在牛圈里的斑貓,正用狡黠的目光瞄準梁間的燕子。這些細節,不僅展現了農耕生活的趣味,更傳達了作者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在《英倫牧歌》中,每一寸土地都被賦予了生命,每一塊石頭都有其故事,每一縷風都承載著記憶。
谷底微似太古時代,牛群和野鹿常常在霧海中吃草,蒼鷺展翅,往復掠飛,時而落上棲木,時而捕捉魚兒和青蛙。
微風拂過,毛地黃搖曳生姿。嬌俏的衣蛾跟蝴蝶或是棕色,或是橘色,或是白色,在花簇間往復穿梭。
若論成長環境,這方山谷堪稱天賜樂土。孩子們可以在不失野趣的地上閑逛穿梭,可以在林間溪畔嬉戲游玩。
在這片被時光溫柔以待的土地上,英格蘭北部的湖區如同一幅流淌著歲月痕跡的油畫,靜靜地訴說著古老農耕的最后時光。書中,作者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了那些男男女女還在田野上辛勤耕耘的日子,回到了石頭谷倉還矗立在大地上的年代,回到了天空中有鳥兒歌唱的季節。
對于中國的農N代來說,《英倫牧歌》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可以看到自己先輩們的生活足跡,可以感受到那份對土地的深深眷戀。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段描述,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讓我們想起那些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親人,想起那些簡單卻充實的日子。這本書,就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連接著異國與故鄉,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絲歸屬感,感受到來自土地的溫暖與力量。
對資本、技術、政策糾合發威耗竭土壤的切膚之痛
然而,《英倫牧歌》并不僅僅是懷舊的抒情。雷班克斯還以一個農民的身份,發出了一場關于土地現狀的深刻反思。他目睹了資本的貪婪、技術的盲目和政策的短視如何一步步侵蝕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在他看來,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雖然帶來了短暫的豐收,但卻以犧牲自然生態為代價,導致了土壤的貧瘠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在我年輕的時候,到處都是報春花和仙翁花,瀑布旁巖石峭壁上的百里香上有蝴蝶。溪流中滿是小魚,池塘因為它們的存在而變得生機勃勃,船夫也泛舟其上……可是你們卻再也看不到這些美好了。
拋棄了混作經營和輪作休耕,最終耗竭了土壤肥力,只能像嗜毒成癮那般以化學肥料維系殘局。萬物賴以存活的土壤遭到破壞,規模更大、范圍更廣的連鎖反應便接踵而至。
農場的野生動物日趨減少,最終消失,與此相關的負面新聞和科學研究成了電視和電臺的播報常態。雨林被毀,江河污染,土壤退化,無數的田野肥力耗竭,了無生趣。新聞報道的字里行間盡是怒火。
書中,雷班克斯犀利地指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業模式,使得農民不得不陷入追逐更高產量的惡性循環,最終損害了自身和后代的利益。廉價食品的背后,是生態環境的崩潰和鄉村景觀的破壞?!队惸粮琛肥菍@種現狀的憤怒控訴,也是對未來出路的深刻思考。
以親歷者的視角,探源環保窘境與食品安全困局
《英倫牧歌》中更有對當代農業轉型過程中所遭遇的嚴峻問題的深刻洞察。在書中,雷班克斯通過對化肥過度使用導致土地營養失衡,農藥濫用造成生態鏈斷裂,以及大規模養殖業對水資源的污染等具體案例的分析,讓我們看到了現代農業背后的陰影。
更重要的是,雷班克斯深入探討了這些環境問題如何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他揭露了工業化生產模式下,食品質量的下降,以及消費者對食品來源透明度的缺失。這些問題不僅關乎消費者的健康,更牽涉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抗生素原本用以救治患病的個別牲畜,可是,現在居然成了針對畜群的防疫手段,尤為可怕的是用來促進禽畜生長。
當年,我們的祖母會前往市場,從本地屠家或農戶手中買只小雞,而且會讓對方明確說明養殖方式,可現在,我們買的雞肉已經切塊去骨,在塑料袋中封存完好,當然無從得知出于何人之手。這只小雞如何養殖,如何宰殺,一概密不相示,像對待孩童那般瞞著我們。
《英倫牧歌》通過對生產細節的描繪,揭示了當今世界面臨的環保窘境與食品安全困局的根源。雷班克斯告訴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依靠技術的進步或政策的調整,更重要的是要找回與土地的聯系,重新認識和尊重自然的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子孫后代還能享受到這片土地的饋贈。
《英倫牧歌》是一聲關于土地的怒吼,它呼喚著我們對自然的敬畏,對農業的重新審視。同時,它也是一曲挽歌,悼念著那些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消失的古老農耕方式和自然風光。雷班克斯的故事,不僅是英格蘭北部的,也是全世界的,它觸動了每一位讀者的心弦。
正如美國作家菲利普?古雷維奇所說“這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書:生動、激昂、緊迫……雷班克斯一針見血地指出,如何耕種是關系到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艱難生存的問題。每一個種糧食的人,以及每一個吃糧食的人都應該讀一讀他的書。”
談談為何你想閱讀這本書?
在評論區留言
編輯大大將選出2位最走心的留言
贈送《英倫牧歌》書籍1本
包郵寄送。
留言截止時間:8月1日中午12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