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早培八少素初試復試中,可以想見,一大批小學生家長們是何等的斗志昂揚又心花怒放。
現在回想娃的小高時光,依然能感受到那種一切都蒸蒸日上、盡在掌握的痛快。
那時候的暑假一半時間在學習,一半時間在瞎玩,即便是五升六感覺最緊張的那個暑假,見縫插針出去玩幾趟也絲毫沒有心理負擔。
小學的時候,各種大型考試也顯示,孩子并不是在學習上很出色的娃,但那時候就是有底氣,未來還遠,可以活在當下,一切煩惱都可放心拋之腦后。
到了初中之后,感覺完全變了,每個長假都像在渡劫。
不僅任務量幾何數疊加,小孩兒在青春發育期更可怕,每隔幾天就會給你送個驚喜,今天不想學習,明天上課emo,后天突然冒出幾句臟話,大后天玩游戲玩到崩……沒有一天安靜的時候。
假期和小孩兒共處一室,你看著沒什么大事要做,時間卻全被切成碎片。早上起床現在很容易了,但是上午的學習總讓人提心吊膽,生怕傻小孩兒不懂珍惜初中最后窗口期的寶貴時間,哪怕坐著發呆,都要把它浪費掉。
中午漫長的午餐和午睡,讓綿延夏日顯得每天都很短,下午幾乎干不成什么,有時候打個球吃個下午茶時間就“嗖”地一下飛走了。
然后是晚間作業時間,每項作業都不會按時完成,總是磕磕絆絆疙里疙瘩。即便如此缺乏成效,但小孩兒卻感覺自己很辛苦,經常需要擺擺委屈,需要給他描繪一下送回老家的美妙前景才能鎮得住。
小孩兒真實的痛苦在于,他要在這段可以自己掌控節奏的時間里完成耐力、毅力的訓練,這違反了他的本性。
小學時的學習,讓你感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世界盡在掌握,你只需努力一點。中學的學習就像一個爛泥潭,腳伸進去,踉踉蹌蹌,走的費勁,想拔又拔不出來。
話說最近那個家長新造詞匯“爛尾娃”貼切的嘞~~
孩子的能力和天花板在哪里,我相信只要用心觀察,家長不可能看不出來。但是我們不能沮喪,更不能放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個結果出來。
前幾天看有個家長回憶她家老大的培養過程,初中是最痛苦的階段,到了初三她只能把注意力轉到工作上麻痹自己,對孩子的不理想狀態視而不見,然而上了高中,孩子自己突然就變了,開始知道努力了。現在她帶著老二在重復當年的過程。
我現在特別喜歡類似的故事,這些家長的親身經歷在鼓舞著我,再讓人煩躁的過程,總會有結束的那一天,你忍就行了,和小孩兒一起鍛煉忍耐和堅毅吧!
要命的是,我發現小孩兒也在用這個“心法”對付假期,他比我更掌握了精髓,有時候你不需要和大人爭論,拖就好了,反正假期終將過去,哈~~
在這種一點一滴的消耗和對峙里,我發現我越來越信命了,不是迷信,是信“基因”,覺得有些東西最大的BOSS是基因,對抗不了,后天的努力可起的作用只有百千分之一。
就為這百千分之一,讓多少媽媽忙到了青絲變白發?值與不值,嗚呼哀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