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職場中,跳槽已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不論是由于個人原因、環境因素,還是因為心情不佳,換一份工作也許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
兩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跳槽的現象同樣頻繁,尤以劉備和呂布最為顯著。劉備的跳槽次數達到了七次,而呂布也有六次。后人幽默地總結道,要論三國時期的跳槽頻率,劉備若稱第二,那便無人敢稱第一。
劉備和呂布為了生計頻繁更換主公,但為何呂布最終被稱為“三姓家奴”,而劉備雖然更換主公的頻率甚至還要高,卻始終保持良好的聲譽呢?
難道是由于劉備最終登上皇位,而呂布始終徘徊在中層的緣故嗎?其實,事情并非如此簡單,若是細細分析,還真有些奧妙在其中。
兩人出生不同
歷史上的呂布確有其人,他出身于并州五原郡九原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幼喜歡舞刀弄槍,特別擅長弓箭,這一點在后來“轅門射戟”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呂布雖在早年間以勇猛善戰聞名,但他真正嶄露頭角是在公元189年。值得一提的是,呂布于公元199年去世,因此,他的輝煌時光并沒有持續很久。
呂布早年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擔任騎都尉,可以說這是他投奔的第一位主人。盡管丁原對他十分器重,但他的職位并未顯著提升。由于他善于騎射、力大無窮,因此得到了“飛將”的稱號,從而在社會上贏得了一些聲譽。
作為草根出身的呂布,若想贏得士族的青睞,必須憑借卓越的功績。然而,由于他出身卑微,呂布為了能夠出人頭地,最終不得不采取了弒殺主人的極端手段。
再看劉備,他一登場便開始強調自己的血統關系,這在正史《三國志》中也有所記載。劉備自稱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哇,這可是正宗的皇室血脈??!論輩分,劉備還是當時皇帝漢獻帝的叔叔呢,因此被稱為“劉皇叔”。
盡管劉備的家境逐漸衰退,他也不得不以販賣席子和織造鞋履為生,但劉備是“根紅苗正”的劉氏后人這一事實,依然不容忽視。
我們知道,從周朝開始,血統關系一直受到極為重視。盡管到了三國時期,由于“禮崩樂壞”等各種原因,諸侯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人們對門第出生的看法依然十分濃厚。這一點從電視劇中便可以看出。
劉備一登場,不論是熟悉他的人還是陌生人,無不紛紛起立,恭敬地喊他一聲“皇叔”。這充分說明,劉備家族的聲望依然存在,其漢朝宗室子弟的身份地位,遠非呂布這樣的草根人物所能相比。
此外,在東漢末年局勢動蕩的情況下,劉備依然敢于鮮明地提出“匡扶漢室”的口號。對于一無所有的劉備而言,這難道不是一種白日夢嗎?
事實上,這也間接表明劉備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同時,他的家族背景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用現代的話來說,劉備在起跑線上就已經占據了優勢。
兩人目的不同
由于出生背景的不同,呂布和劉備在未來的工作策略和目標設定上各有千秋。呂布在董卓入京后受到其蠱惑,刺殺了他的首任雇主丁原,并借機吞并丁原的軍隊來增強自身的勢力。
這就好比在現代社會,你不僅僅是跳槽,還帶走了原雇主的客戶、資源和機密文件,更是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令雇主元氣大傷,甚至可能破產。試問,誰還敢雇用這樣的員工?
呂布的確非常強悍。在當時混亂的局勢下,有了能打仗的呂布,就意味著勝算大大增加。因此,董卓將呂布招攬到了麾下。
然而,呂布因受王允美人計的誘惑,再度背叛了自己的主人。這樣的人是否可以稱為“流氓打工仔”?呂布并無雄才大略,只不過是想在各個東家之間安穩度日罷了!
因此,他每當在一個雇主那里待不下去時,就會選擇另尋出路。于是,在效力于王允之后,呂布又先后投奔了袁紹、劉備和曹操等人,直到最終被縊殺。
回頭看劉備,他在局勢混亂、自身力量尚不強大的情況下,便提出了“匡扶漢室”的響亮口號,在輿論上占據了有利位置。
由于時機尚未成熟,劉備先選擇了打工。然而,他在打工時表現得非常得體,首先盡職盡責地完成本職工作,然后在老板不太關注的時候,悄悄地拓展自己的人脈和勢力,為將來創業做準備。
事實上,不論在哪位主公的手下,劉備總是在默默積累自己的實力,為將來創業做準備。當曹操將他封為左將軍并給予特殊待遇時,劉備悄然占據了徐州。
劉備在劉表最后陷入困境時,并沒有立即接受荊州,那時只是出于權宜之計。然而,最終荊州還是被劉備占據了。為了獲得劉備的援助,劉璋將重要的涪關輕易讓渡給了劉備……正是這些點滴積累,逐漸讓劉備羽翼漸豐,開始謀劃自己的獨立行動了!
你瞧,呂布一心想著拼命工作,為了能夠更好地打工,他接連將兩位主人的性命交給了新主人。雖然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但名聲卻變得很臭。
劉備一邊打工,一邊巧妙地策劃自己的創業計劃,做得非常細致,幾乎沒有被老板們察覺到。這正體現了目標不同,結果也會有所不同的道理。
兩人性格不同
作為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呂布的武藝無可挑剔。關羽曾有“溫酒斬華雄”的壯舉,威名遠揚諸侯。張飛一聲怒吼震斷當陽橋,威名傳遍四方。
即使劉備(雖然他的武藝并不出色)參與其中,組成一個“三英戰呂布”的陣容,也難以對呂布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在三國時期,各方諸侯都渴望擁有像呂布這樣的猛將。然而,為什么呂布總是難以獲得應有的贊賞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后人對呂布的評價。陳壽在《三國志》中評論道:“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币簿褪钦f,盡管呂布像咆哮的猛虎一樣勇猛,但他性格反復無常,容易因為利益#深度好文計劃#而失去原則。
司馬光對呂布的批評則直言不諱,嚴厲指出其“暴虐而無謀,失敗自有證據”,言辭堅定而犀利。
即便是與呂布同一時代的曹操也憤怒地說道:“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边@表明,盡管曹操也欣賞呂布的才能,但最終還是決意讓呂布走上絕路。
從上述評價中可以看出,呂布性格見利忘義,無法抵御誘惑,在利益面前喪失原則,因此也難以贏得更高的世人評價。
劉備則表現得相對低調,然而即便在低調中,他也時刻不忘籠絡人心,為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積蓄人氣。
劉備在招募人才時,特別善于運用“仁”和“義”這兩個核心概念。例如,即使面臨曹軍的追擊,劉備也不愿拋棄新野的百姓,因此他的名聲迅速傳遍四方。
此外,劉備在眾人面前憤怒地摔下阿斗,這一舉動讓官軍大為震驚。還有,劉備對徐庶屢次勸慰和送行,最終打動了徐庶。盡管徐庶被迫進入了曹營,但曹操卻未從他那里獲得任何建議或意見。
有人將劉備的性格概括為“寬仁忠厚、禮賢下士、愛民如子、識人善用、堅韌不拔”,這也并非言過其實。
陳壽毫不隱藏他對劉備的喜愛,溢美之詞流傳后世:“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辈懿僮鳛樽R人無數的梟雄,也曾公開宣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p>
這足以證明,劉備的性格使他在處事待人方面非常有分寸,從而使他在當時和后世都享有良好的聲譽。
綜合來看,由于劉備出生背景較為顯赫,加之他獲得了一系列輿論上的支持,并且性格表現出謙和低調,因此他贏得了各方的尊敬,并且后人對他給予了高度評價。
盡管呂布也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選擇主人棲身,但由于出身限制,他的格局狹小,常常背信棄義、反復無常,最終為后世所唾棄。
在當今社會,我們時常因各種原因頻繁跳槽。如何在離職時為自己在原公司留下良好的口碑,并在新公司贏得好聲譽,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