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安徽一出手就搞了個金標大眾,這款純電轎跑SUV中文名是ID.與眾,指導價20.99-24.99萬元,許是最近一段時間大眾ID.系列銷量持續增長給了大眾勇氣,竟然給ID.與眾定了這么一個價格。
網上流傳的一段李斌在大眾新車發布會上開懷大笑的視頻片段,被很多人解讀為李斌看到大眾ID.與眾價格后認為自家的樂道L60穩了,但樂道L60的預售價格是21.99萬,明明比大眾ID.與眾更高,為什么大家會有如此解讀。
ID.與眾的外觀設計無疑是其一大亮點。與之前ID.系列的圓潤風格不同,改為犀利的流線型車身設計,畢竟這是出自鬼臉小怪獸的西雅特之手,肌肉感十足的前機蓋搭配犀利的三角形LED大燈組,溜背式的轎跑式車身更賦予了車輛一種蓄勢待發的動感。而車尾部分,貫穿式尾燈的設計不僅拉寬了視覺寬度,更在夜晚點亮時展現出迷人的光影效果。
不過有一說一,ID.與眾的設計雖然較之前的ID車型更加時尚前衛,在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樣的設計元素并不鮮見,甚至與飛凡R7(參數丨圖片)等競品車型存在較高的相似度。
內飾最吸引人的就是15英寸的中控屏,其搭載的ID.S 5.0車機系統,擁有全新的交互界面,豐富的娛樂功能,此外,新增的AI伙伴也為駕駛者提供了一定的互動樂趣。然而,它雖然能夠與駕駛者進行簡單對話,但在車輛控制方面卻表現平平。
在智能駕駛方面,ID.與眾全系標配了Travel Assist 3.0全旅程駕駛輔助系統和Emergency Assist 3.0緊急輔助系統,能夠實現L2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包括前部防碰撞輔助、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和變道輔助等功能等。但全系不具備高速NOA(高速領航輔助)和城市NOA(城市領航輔助)等高階智駕功能。
整體智能表現與之前的ID.4系列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但別說面對國內新能源競品,新款的途觀L Pro和邁騰都用上了大疆的智駕系統,都已經能實現高速領航功能了。可以說,ID.與眾不僅沒能展現出太多超越競品的優勢,連自家油車都沒能超越。
為了能讓動力表現與運動的車身相匹配,ID.與眾沒有用ID.4的動力系列,起步就裝上了170kW的后驅電機,四驅版搭載的綜合最大功率250kW前后雙電機,不過這零百加速7.7s起步,四驅版也不過是5.6s,這在加速“不要錢”的電動車上確實也不算啥突出成績,何況在大眾的優化下,加速像油車一樣循序漸進,而不是電車常見的直接生猛。
畢竟是大眾出品,又有了DCC自適應底盤的加持,幾乎完美繼承了過去大眾燃油車型的那種駕駛感和底盤扎實感,甚至擁有了4.7m的最小轉彎半徑。
續航表現還算中規中矩,82.4kWh的三元鋰電電池包,使得后驅版車型在CLTC工況下能夠實現621km續航,四驅版車型續航也有565km,雖然不算突出,但也沒有拖后腿。但ID.與眾的快充最大功率為100kW,這一點多少有些遺憾,畢竟20萬價位的車型中幾乎沒有比這更低的了。
盡管在大眾安徽看來,ID.與眾在產品力上相對于ID.4實現了全面升級,20.99萬至24.99萬的價格區間,加上價值六萬元的購車權益,看似誠意十足,但面對中國新能源品牌的競品,以ID.與眾的產品力而言,這個價格似乎顯得有些偏高。
回到文章開頭,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李斌開懷大笑是因為ID.與眾的定價,畢竟一個緊湊型SUV,一個中型SUV,都不是競爭對手。但與級別、性能、配置水平都高出一個level的樂道L60定價差不多,ID.與眾的價格也確實太自信了。
更不用說ID系列目前的銷量那都是用大幅降價換來的,今年年初,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紛紛對旗下ID.4車型進行大降價,降幅都在5萬元左右,起售價直接來到14萬左右,從而帶動銷量回升。
ID.與眾作為大眾集團的“親兒子”的大眾安徽的首款車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然也不會掛了金標。確實這個金標大眾有著比ID.4更豐富的配置,更強的性能和續航,而且ID.UNYX此前在歐洲賣的也還不錯,但中國的消費者是吃慣了“細糠”的,20多萬有很多不錯的選擇,那選擇ID.與眾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它是掛著金標的大眾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