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還是退選了。當然,這次退選有些反常。雖然事先大家都認為拜登大概率會退選,但從退選的過程以及各種跡象來看,拜登的退選似乎并非其自愿,而很大程度上是被強迫——這種強迫不單單指受到壓力后被迫主動放棄;而是指,很可能拜登遭遇了一場宮廷政變,在自己并沒有正式決定放棄的情況下,被他人越俎代庖了。
當然,不管是純被迫還是半被迫,拜登退選都已經成為事實。但這一次退選,其實內涵并不僅僅是拜登已不勝任,必須換人這么簡單。其背后內涵可能更加血腥,此舉很可能意味著:民主黨,乃至背后的猶太資本,這次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跟懂王干到底!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拜登退選的時機不對。如果擱在月初,也就是拜登與特朗普電視辯論后退選,那其實還可以按照常規邏輯來解讀。畢竟那次電視辯論對拜登來說就是一次災難,將他的顢頇昏聵徹底暴露在全美民眾面前。這種情況下,換一個有競爭力的人上來,其實是符合正常邏輯的。
但現在不同了。懂王遇刺,直接改變了整個選情。如果在懂王遇刺前換人,雖然換的人也未必是懂王對手,但還是多少有勝選希望的。
但懂王遇刺后,選情就已經明朗,不管民主黨換誰上來,基本上都是撲街的命——甚至盤外小動作也很難改變。
既然誰來都是輸,那換人反而意義不大了。有實力的人,此時也更加不愿意頂上去——這擺明了就是背鍋消耗政治資源嘛。所以按照正常邏輯,既然拜登自己也不愿意退選,那就索性讓他繼續選得了。大家養精蓄銳,四年后再扳回來。
但民主黨卻沒有這么做,而是依然換人——而且是在拜登多次明確表示拒絕退選的情況下,強行逼他退選。這就表明,民主黨,或者說背后的猶太資本,他們不想放棄2024——哪怕在明知勝選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況下,也不想放棄。
當然,如果僅就于此,那也不是完全說不過去。既然非要爭,那就選一個牛逼的人上來,然后全黨上下團結一心,把資源全部調動起來,再像四年前那樣搞點盤外小動作,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但實際上呢?一團亂麻!
民主黨推的接替者是誰?拜登在X上發的退選通告里說的是副總統哈里斯。但哈里斯這人,首先明顯就是各種不靠譜,當初當副總統就是被強扶上來的,四年任期內表現也是一塌糊涂,給外界的印象就只有“哈哈哈”。這樣的人對陣特朗普,稍微有點腦子就知道是以卵擊石。
最關鍵的是,就連哈里斯這個拜登“欽點”的接替者,在黨內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拜登宣布后,作為黨內元老的前總統奧巴馬卻拒絕支持,而是表示相信民主黨“將能組織一個產生一位杰出候選人的過程”。
都到這份上了,民主黨還要圍繞接替者內訌,這能擊敗特朗普?很明顯不能!
那問題就來了,既一定要換人,內部又連個靠譜接替者都整不出來,甚至還鬧起了內訌(當然,拜登退選本身就很有可能是一場內訌),那民主黨鬧來鬧去,究竟圖個啥呢?
只能說,民主黨圖的,就是堅決不能讓特朗普復辟。這個新的接班人——不管是哈里斯還是米歇爾還是其他,民主黨之所以要爭這個位置,某種程度上,并不是指望新上來的能在正常選舉中擊敗特朗普(這事兒換誰都做不到);而只是要在干掉特朗普后,由這位新候選人來收拾殘局,并主持新一輪利益分配!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么大家在明知無望的情況下還非要換拜登,然后又鬧哄哄的去爭這個看上去沒啥意義的民主黨候選人位置。如果真的是指望接替者去正常競選,那這種注定陪跑的位置不僅不用爭,反而應該是個燙手山芋,各山頭避之唯恐不及才對。
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民主黨的決心——這個總統,決不能讓特朗普當。正規手段解決不了的話,那就非正規手段解決!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美國政治玩到現在,雙方都已經沒有退路了。從個人來說,特朗普這幾年被整的這么慘,上來后肯定是要報復的。尤其是這一次還來了個刺殺未遂,那上臺后會怎么做,就更不用說了。當大家都已經徹底撕破了臉,連槍擊爆頭都安排上了,那還能有什么緩和余地?
而拋開個人,從大環境來說,美國政治也走到了要洗牌的地步。畢竟社會對立已經激化到了這個份上,而且這一次金融收割失敗在即——這意味著猶太金融資本,以及他們一手支持的民主黨,乃至于忽悠出的白左這一套意識形態體系,都將面臨清算。
之前我們認為,不排除猶太資本和民主黨見挽回敗局無望,索性將這個爛攤子甩給特朗普,讓金融風暴在他任期引爆,斷了MAGA派四年后連任的可能,這樣民主黨就可以在2028王者歸來、收拾殘局。
但從現在情況來看,我們之前想的還是簡單了。畢竟這種路徑,是建立在體制能承受得起沖擊,正常政治秩序還能夠維系下去的情況下——也就是1929經濟危機后的那種狀態。
可如果現在的美國,沒有當年的厚實家底,社會矛盾也遠比90多年前激化,那就會存在一種情況,經濟危機爆發后,當代美國的走向,就不是1930年代的美國,而是那次經濟危機后的魏瑪德國。
如果是這樣,那麻煩就大了。一旦體制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承受不起金融戰失敗和經濟危機爆發的巨大沖擊,而像魏瑪德國一樣,直接在這個過程中崩盤。那接下來特朗普就會趁機效法希特勒,完成對體制的洗牌和重組;而民主黨和猶太資本,則極有可能像當年的魏瑪政客和德國猶太奸商一樣,淪為極右民粹崛起的犧牲品。
如果是基于這種考量,那還真不能讓特朗普上臺。他不上臺影響力就已經這么大了,一旦上了臺,掌握了政權,那聲量和能調動的資源,和現在比就指數級上升。到時候你想把經濟危機的鍋甩給他,他肯定會就把鍋扣回來。
民粹本來就信特朗普,經濟危機發酵后又鐵定更多的人淪為民粹,他們也會更加極端,更加痛恨猶太資本。當特朗普以總統身份挑起輿論,到時候你覺得高度右傾化的民眾是會聽他的,還是聽猶太資本控制的那幾家主流媒體的——甚至于,那些媒體到時候,猶太資本還控制得住嗎?
把這一節捋順,那不僅為什么民主黨和猶太資本要堅決特朗普上臺有了解釋,就連之前為什么要暗殺特朗普,也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如果接下來的亂子在體制承受范圍內,民主黨和猶太可能會選擇暫時放手,然后準備在危機爆發后甩鍋特朗普,然后再在游戲規則內,合理合法的把權力接過來;但如果預期中的崩潰,其力度有可能顛覆體制,那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可就不能繼續常規套路了。這時候的國家權力,絕不能交到特朗普手中!甚至特朗普這個民粹掌門人和精神領袖,都不能繼續存在!
總而言之,隨著內外大環境的變化,美國政治秩序已經走到了變盤乃至崩盤的歷史關鍵節點。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民主黨以及背后的猶太金融資本,才如此喪心病狂、歇斯底里。
最后再多說幾句:很多分析者說刺殺特朗普,以及強行逼宮拜登這些動作,都是壞了規矩,會惡化政治生態,加速秩序解體。這話確實沒錯。但問題是,規矩是為維護秩序而生的。如果當下的秩序已經注定維持不下去了,誰TMD還顧得上什么規矩?在崩盤正式降臨前,如果破壞規矩能增加自己活下去的概率,能為自己在崩潰之后的混戰和秩序重構中占得先機,那即便這種破壞規矩會讓秩序解體加速,會讓崩盤力度加重,那也依然絕不乏聰明人來搶這個跑!
而這個聰明人,自然非猶太莫屬。雖然從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視角來看,猶太自詡的聰明其實都是些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所以過去兩千年一直走哪兒都人憎狗嫌,只是最近50年才短暫翻身。但這種船漏水時拆了船板當木筏先跑的玩法,不正是這種小聰明的體現嗎?
這,很猶太!
分析完了民主黨和猶太資本,那接下來自然就輪到特朗普。既然對家已經圖窮匕見,那特朗普接下來該怎么辦?加強護衛力量自不必說,但最主要的,還是要在政治層面 ,怎樣應對來自民主黨和猶太資本的進攻,乃至于對他們反殺。畢竟,美國現在已經是坐在了火山口,如果操作不好,內戰爆發也不是不可能。
本文為云石海外風云系列2466節。喜歡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云石,持續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風云系列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