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世林
日前,筆者在一位朋友的辦公室里,被厚厚的一沓彩色銅版報紙所吸引,拿起來細細翻閱后才得知,這是山西農民報自2016年6月啟動“住村采訪活動”至今9年以來,編采人員堅持每年都要走進農村一線,通過單獨住村、分小組住村和集體住村等多種形式,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并先后走訪了59個縣(區)的101個村莊,累計行程超過8萬余公里,共發表各類新聞稿件136篇的成果匯編。
對此,作為一名曾擔任過報紙的總編輯,始終都熱愛著新聞工作,與媒體人有著不解之緣,并兼任國家級媒體記者的我,更是喜出望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特別是對這些資料進行仔細瀏覽后,從一張張生動多彩的新聞圖片、一篇篇聲情并茂的文字報道中,看到了山西農民報記者在一線辛勤奔波的身影,由衷為他們感到驕傲與自豪。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九年來,山西農民報的記者在深入開展“走轉改”、積極踐行“四力”,以及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都能夠一如既往、風雨無阻地深入基層一線,開展住村采訪。他們與農民一起勞動,拜農民群眾為師,向農民兄弟學習,并用細膩的觀察、飽滿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寫出了一篇篇接地氣的新聞采訪稿件,走出了一條條踐行“四力”的新聞團隊路子。這些都為我們呈現了一份繽紛多彩的脫貧奇跡,以及住村采訪的新聞大餐,全面展現了新時代廣大農村脫貧攻堅、實現小康的嶄新面貌。
通過認真了解山西農民報編輯記者九年來的住村采訪,我認為至少體現出三方面特點:
一是領導身先士卒,全員團結奮戰。住村采訪期間,山西農民報從社長、總編輯,到所有的編輯記者們,都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專題攻堅克難。展開了一個全員下鄉住村采訪的工作大戰場。而且在采訪的漫長九年中,僅住在村里的時間就達到了130多天,行程超過6萬多公里,完成了《一條富民路托起了一個貧困村》《第一書記的權威從何而來》等報道,推出了以“走近貧困村”“向第一書記致敬”“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等為主題的“住村采訪”系列成果。
二是提升隊伍本領,培養為民情懷。一方面是提升了新聞隊伍講好脫貧故事的本領。報社每年確定一個主題,相繼推出了“走進貧困村”(兩期)“第一書記的故事”“易地移民搬遷”“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個策劃,多角度、立體式報道,呈現了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山西農村一線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發揮了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是培養了新聞隊伍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連續九年的住村采訪,讓記者們每人都有一個“農民朋友圈”,全國人大代表賀星龍、“明星第一書記”郭若橋、全國脫貧攻堅勞動模范劉桂珍等眾多基層黨員干部,還親切地把《山西農民報》稱為“咱的報”。同時,也讓隊伍轉變了作風,改變了文風。通過住村,記者們把基層當課堂,把群眾當老師,把寬廣的大地作為新聞的源頭活水,把廣闊的農村作為自己鍛煉成長的地方,采寫出了一批真正反映民情民意的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
三是打造優勢特色,形成品牌風格。2004年7月9日至10日,山西農民報全體采編人員一行20余人走進長治市屯留區小南村等8個村莊,住農家小院,到田間地頭,入農戶,進大棚,聽民聲,訪民情,扎扎實實開展了為期兩天的住村采訪活動,這是九年來住村采訪活動的一個精彩片段。此此活動受到了屯留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屯留區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鄭丹,屯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瀟光與山西農民報社社長米厚民,副總編輯劉桂梅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自2016年啟動“住村采訪”活動以來,山西農民報連續九年堅持住村采訪,如今,該活動已成為他們的一個優勢特色和新聞品牌,也是他們雷打不動的規定動作,一以貫之的工作風格。與此同時,作為踐行“四力”的媒體典型,貴報的住村經驗還先后被《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青年報》《農民日報》《三項學習教育通訊》《中國記者》等多家中央級主流媒體分別給予報道。
上述九年來的住村采訪活動成果,都是山西農民報編輯記者用腳力丈量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壯麗征程,用眼力捕捉鄉土社會與時俱進的不息律動,用腦力洞察農業農村蓬勃發展的關鍵密碼,用筆力呈現感人肺腑振奮人心的鄉村故事。都是他們在平凡中見證不平凡的感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不尋常的細節。更是他們用真心記錄時代,將真情述諸筆端。所有這些浸潤著泥土芬芳、充滿人文關懷的動情文字,既是對新時代新聞工作者工作作風的錘煉,也是對“三農”媒體人家國情懷的升華。
在此,我衷心祝愿山西農民報社,快馬加鞭再攀登,錦上添花更輝煌!
(作者范世林,系太原鐵路運輸法院原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政治部主任、黨支部書記、高級政工師、正處級調研員,曾任臨汾鐵道報社總編輯、榮獲全國鐵路百佳新聞工作者、兼任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企業文化雜志記者、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北京詩歌網、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