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降下去,商貸利率都快低過公積金了。
0 1
再次降息
重磅會議剛開完,國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新政。
政策風向已經再明顯不過。
昨天,央行重磅連發數條消息,再次拉開了新一輪貨幣政策的帷幕!
第一,央行把7天逆回購的利率,從1.80%,下調整到1.70%,下降了10個基點(即0.1%)。
第二,1年期LPR、5年期LRP,同樣下調了10個基點。
怎么理解這兩件事呢?
一句話總結:央行降息了。
央行宣布降息以后,股市高開低走,立馬跳水。早盤,上證指數大跌0.83%,深證成指下跌0.59%,創業板指下跌0.36%。
隨后,三大指數震蕩走弱,滬指一度跌逾1%,尾盤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盤,滬指跌0.61%,深證成指跌0.38%,創業板指跌0.09%。
看來市場對于降息的反應還是很大的。
過去兩年有四次全面降息,分別是10、10、10、15個基點,并且今年年初5年期LPR還單獨降了25個基點。
所以下調10個基點不算大,不過仍然是超預期的,之前大多數觀點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可能要等到9月美聯儲降息再釋放。
主要是因為美國處在加息周期,中國利率從高于美國80到90個基點(10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掛到了低于美國200個基點。
中美利率倒掛,會讓資金外流加劇,不利于維護匯率穩定。
不過同時,央行也明確表示了,這次降息是“為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考慮到二季度GDP增速是4.7%,而全年要維持5%左右的增速,確實需要貨幣政策的支持。
因此,這次全面降息盡管幅度不大,但是給了信號,就是貨幣政策可能又重啟了,穩住下半年的經濟預期。
0 2
樓市利好?
為什么降息是最重要的貨幣政策之一呢?
因為這關系到利率的高低,而利率又直接反映經濟運行中一個重要的指標——
資金的使用成本。
利率越高,錢就越貴;利率越低,錢就越便宜。
這樣解釋雖然有些粗糙,但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降息的消息一傳出來,股市雖然在當天偃旗息鼓了,但樓市卻集體沸騰了。
畢竟降息相當于樓市的救市措施再度加碼。前段時間的“517新政”,房地產“一攬子”政策落地,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二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將房貸利率下限調控權給予地方。
之前央行對樓市主要是定向降息,5年期LPR降息不多,通過打破首套、二套房貸的利率下限,給樓市定向降息,也就是降低“加點”。
隨后多數城市取消首套、二套房貸利率下限,當前各地房貸利率均處在較低水平,部分城市部分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已降至3.0%以下。
可以說中國房貸利率正式進入“2字頭”時代!
比如,云南玉溪有銀行房貸利率,降至2.95%,且沒有什么嚴格要求,只要客戶征信、收入正常,首套和二套房都可貸款。
南京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3.05%起,已經無限逼近3%!
早年的樓市“網紅城市”——杭州,降至3.15%。
蘇州房貸利率進入3.1時代,也有個別銀行優質客戶能做到3.05%;二套暫還是3.75%。
無錫商貸首套利率執行3.25%,二套利率執行3.75%。
而大灣區的兩個產業重地東莞和佛山也在最近降低了房貸利率,分別降至3%、3.15%......
不僅是二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也將馬上出現2字頭的房貸利率。上周,廣州首套房利率已經降低了。
廣州四大行首套房貸利率為3.2%,也就是LPR(3.95%)-75bp。
然而廣州的貸款業務非常卷,很多銀行為了搶生意,已經把房貸利率降到了3%-3.1%附近,所以廣州房貸最低利率:已經是3.05%了。
按照新的LPR3.85%來看,已經執行3.05%房貸利率的銀行,如果繼續跟進,那么廣州房貸利率將有望達到歷史性的2字頭。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看,北京地區的房貸利率是3.5%、深圳3.4%、上海3.5%,只有廣州率先降至3.0%到3.2%區間,為四個一線城市最低。
但這一波降息之后,其他一線城市肯定會陸續跟上,只有反應慢,沒有原地踏。
如此看來,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
未來,還有可能更低!
也就是從各大城市的房貸利率陸續降到“2字頭”以后,樓市會不會再來一波行情不好說,但必然會開啟新一輪的出清周期。
0 3
更重磅政策,正在路上
我們之所以關注5年期LPR,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多數人的利益。
LPR的全稱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目前幾乎所有銀行貸款的定價都是參照LPR,分為1年期和5年期。
由于房貸是少有的長期限貸款,所以5年期LPR幾乎可以視為“房貸基準利率”。
疫情之前,主要經濟體房貸利率情況,中國是最“特立獨行”那一個。
中國大陸:4.9%-6.37%
中國香港:2.02%
中國臺灣:1.92%
美國:3.69%
日本:1.41%
瑞土:1.61%
法國:1.53%
德國:1.88%
比利時:1.87%
意大利:1.79%
這時,我們的房貸利率一騎絕塵,遠高于其他國家/地區。
這幾年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為了刺激消費者買房,央媽已經連續幾次降低了基準利率。
之前房貸利率最高點能去到7%,現在房貸利率最低跌到了2.9%,一上一下,兩者相差達到了驚人的4.1%!
所以這兩年買房絕對比前幾年要舒服不少。
一方面,樓市普遍跌了20%以上,部分城市、部分樓盤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4%左右的利差,換算成每年可以減輕三四萬的利息負擔。
這一來一回,說現在買房壓力比早幾年減輕30%-40%絕對是沒毛病的。
不過現如今的政策,還不是樓市刺激政策的終點。更為重磅的大招,還在后面。
目前能看到的就有兩個大招,一個是降低存量房貸,另一個是國家力量收儲商品房。
雖然我們天天說降息,其實是新貸款降得多,存量貸款沒降多少。
現在存量房貸的利率普遍在4%以上,深圳4.3%,上海4.55%,而北京高達4.75%。
新舊房貸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擴大,大家就會想辦法打破這個平衡,比如“提前還貸”。
5月房貸數據顯示,房貸新增量只有514億元,對比2020年同期的4662億元,暴跌了89%。
雖然,6月新增3202億元,相比于5月份的514億元,增幅非常明顯,但是相比于去年同期,居民的中長期貸款卻少增1428億元。
“新增房貸”是增加的房貸減去還掉的房貸,新增這么少很明顯大家都在提前還貸。
而提前還貸就是買房人不想繼續承受息差,如果提前還貸的人足夠多,對金融系統的打擊就很大,畢竟房貸是銀行最優質的資產之一。要避免就一條路——
降低息差。
并且,縮小新舊房貸的利差,對于提振內需的作用也很大。
按照一篇媒體報道中的例子給大家做一個估算。一個人買房貸款200萬,30年,在最近房貸利率連續下調之后,按照買房時的利率算和按照當前的利率算,每個月能差出4000多塊錢!
我相信絕大多數家庭都沒富裕到不把這每月多出來的4000塊錢當回事,而解放這部分負擔,就會讓普通老百姓更有底氣,也更有能力去消費。
當然,要托住房地產市場不至于讓下行周期拖累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光靠降息促進剛需們買房作用不大。
今年一季度宏觀杠桿率上升6.8個百分點,從2023年末的288.0%上升至294.8%。其中,居民部門杠桿率上升了0.5個百分點,從2023年末的63.5%升至64.0%。
居民部門增速遠遠低于總體水平,說明剛需們加杠桿已經加不動了。
這時候,能托底樓市的就不能依靠剛需的三瓜倆棗,需要國家力量出手。
比如517新政提到的政府發債來收儲房子。
既可以集中去化掉一部分難以售賣的新房庫存。同時還能趁著房價降低,低價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解決一部分住房難,買房難的問題,實現社會公平。
所以,樓市的政策空間不少,前幾日剛開完重磅會議,央行立馬就拿出具體措施,看來下半年會頻繁發布政策,大招還在后頭。
| 金投研好文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