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九橘
7月9日,愛奇藝與微博雙端聯合上線了首批AI角色號。在微博端,用戶可以在劇集評論區@桃豆_角色名 ,就可以與喜歡的角色互動;在愛奇藝平臺端,可以通過點擊底部“發現”欄目,進入“桃豆”后,即可在列表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開始聊天。
此次AI+角色號的配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真人運營角色號容易OCC(OUT OF CHARACTER的縮寫,指脫離人物原來性格)的弊端。在軟化劇宣目的性的同時,又把角色延伸進觀眾的真實生活,使觀眾有一種打破次元壁的錯覺,為熱愛追劇追綜的觀眾營造了更強的沉浸感和互動感。
句句有回應,誰能有ta情緒價值給的足
劇綜bot是為熱門劇綜定制的專屬機器人,可以模擬角色的性格和口吻,結合IP所在世界觀背景和用戶進行交談,所以劇綜bot賬號創建的初衷可能就是為了帶給觀眾陪伴感與沉浸感。
目前,在微博平臺上線的角色號包括出自熱門劇集《云之羽》的@宮尚角bot分角、@桃豆_宮遠徵以及熱播綜藝《新說唱2024》《萌探2024》中頗受歡迎的@新說唱R總bot、@萌探放肆鴨。當你在微博發博或評論時,只要@自己關注的AI角色號,該AI角色(以下簡稱AI NPC)就會在收到召喚后趕到評論區開啟互動。
在社交平臺,已經有人開始嘗鮮。
當有網友感慨“宮尚角真是美強慘的一個人啊!又當爹,又當媽。”
他會回“(眼神冷冽,嘴角勾起一絲苦笑)是啊,我就是這么個可憐蟲。不過呢,我倒是寧愿自己是個普通人,這樣也不會失去那么多重要的人。”
自帶表情,沉浸式討論,絕對不會出戲。
在劇情之外,日常向的互動也可以收到角色的認真回復,這種更加生活化、自由度更高的角色bot也更能激發觀眾的互動熱情。
有的網友會和@桃豆-宮遠徵討論午餐吃什么。
他會說想吃點甜的,甚至還要你推薦好吃的甜點。
還有網友會和@桃豆 宮遠徵抱怨一下今天的天氣,順便再“遞杯西瓜汁給元徵弟弟”。
而遠徵弟弟不但會喝光西瓜汁,還會夸網友的西瓜汁好喝,給足情緒價值。
除了討論劇情和分享日常外,偶爾調戲一下也是可以的。
在@桃豆_宮遠徵 的賬號下,網友一句簡單“娶我”,配上一個黃豆人表情,就能收獲一連串回復。
病嬌弟弟表示“我還要考慮一下哦!”并且特意強調“雖然我還小,但我可是徵宮的宮主哦!”這種傲嬌又帶點可愛的性格也比較還原人設了。
當然也有已讀亂回的時候,網友喊他“遠徵弟弟”,他喊網友“三叔”。
番外小劇場,你的追劇烏托邦
除了微博端,愛奇藝APP在平臺端上線了更多的AI NPC,用戶既可以在劇集評論區@桃豆_角色名 ,與其互動,也可以打開愛奇藝APP點擊底部“發現”欄目,進入“桃豆”后,在列表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開始聊天,實現了“公域+私域”地多重玩法。
這樣的形式,很像是韓國的偶像聊天軟件泡泡,AI角色擁有一對多的能力,對于粉絲來說又有聊天的私密性。
小娛嘗試和目前互動熱度第一的《蓮花樓》中的角色“李蓮花”,以及正在熱播的劇集《顏心記》中的江心白進行了互動。
小娛首先嘗試讓“李蓮花”想一個專屬昵稱。
他的答案是——“小娛魚”、“小魚兒”。
起昵稱這方面,“李蓮花”不太擅長,非常有想法,但是不保證好聽。
之后小娛又去嘗試和江心白打造一個專屬的番外小劇場。
小娛簡單地描述了對江心白“始亂終棄”后,又在酒館偶遇他的劇情,收獲了一只借酒消愁、瘋狂吃醋還要埋頸窩的大狗狗。
當然,劇情推進不下去了,也不用太尷尬,在聊天窗口的下方有一個“點擊幫我推進劇情”的選項,可以讓AI幫忙續寫故事。
在這里,觀眾可以選擇聊聊八卦,復刻一下劇中的名場面,當然也可以在劇情之外打造專屬于角色的番外小劇場。在劇集之外又延伸了角色的生命,提高了粉絲的粘性。
角色互動,AI社交,愛奇藝在試水一種很新的售后方式
其實在劇綜bot出現之前,在微博開通角色號是熱門劇集普遍會選擇的劇宣方式。但不同的是角色號是有真人運營的,稍有不慎就會被觀眾指責occ(OUT OF CHARACTER的縮寫,指脫離人物原來性格),例如《長相思》(第一季)播出時,涂山璟的角色號在與網友互動時說“如果以后我讓她(女主角小夭)傷心,你們就殺了我吧”,被許多網友指責太過喪氣,被認為與劇中性格不符。
劇綜bot更像是角色號的升級,被數據訓練的AI NPC永遠不會出現與劇中人物性格不符的行為。從戲里到戲外,追劇的人會出戲,但劇綜bot永遠不出戲。
一方面劇綜bot可以用于“前置預熱”,配合劇綜前期的宣傳與營業功能。綜藝《十天之后回到現實》還在預約階段時,愛奇藝就已經在桃豆欄目上線了AI NPC 小十,在你與ta聊天的過程中會“盡職盡責”的給你介紹這個綜藝是什么。
另一方面,劇綜bot也是愛奇藝試水的一種新的售后方式,好的角色bot的出現就像在為劇綜“保鮮”,可以無限期延長劇集的生命周期,形成長尾效應。大熱劇集《周生如故》、《蒼蘭訣》已經過了劇宣周期,但這次愛奇藝還是同步上線了這兩部劇的角色bot,小娛在與劇中角色聊天或者復刻劇中名場面的時候,真的很難不回憶起追劇的時光。
當下,觀眾可選擇的看劇平臺越來越多,平臺如何留住觀眾,是愛奇藝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劇綜bot的上線為宣發帶來了新的社交玩法,鏈接了熒幕與觀眾的生活,使看劇觀影的平臺有了社交屬性,也就更容易留住觀眾。
但是,平臺也必須明白,有趣的劇宣方式也不過是內容之外的錦上添花。要想在影視寒冬收獲雪中送碳的效果,還是需要更加精品化的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