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電影拍的不怎么樣,但是有關電影的段子卻都很精彩。這一點,和中國足球有的一拼。
最近一個熱搜事件,就是導演陸川炮轟時下大熱電影《抓娃娃》。事件一波三折:
先是陸川在頭條號發了一個條短評:麻花的低質強堿性搞笑片雄霸中國電影市場,是文化的悲哀。
引起一陣騷動之后,陸川所在的公司趕緊出來滅火,聲稱陸川的賬號被盜,本人并未發布相關內容。陸川也表示,“與老沈是好哥們,每一部電影都值得尊重!”
這下今日頭條坐不住了,這么大的平臺,說盜號就盜號,網絡安全這么差嗎?于是直接打臉陸川一方:盜號一說,純屬扯淡。
整個事件在極短的時間內數度反轉,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毫無邏輯的鬧劇,最后只能是陸川本人吞下了口無遮攔的苦果。許多文章批評陸川,大概意思都差不多,這就是一個過氣的導演,拍的電影要質量沒質量,要票房沒票房,看到同行的電影大賣,眼紅心熱,于是寫下了這個充滿羨慕嫉妒恨的文字,以泄私憤。
這個事情也很快沒了熱度,迅速地消失了互聯網,無人再提起。
2、
一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但仔細回味了一下,總覺得哪里不對,最大的困惑就是:現在連電影都不能批評了嗎?發個牢騷都要被消音嗎?這還挺讓人悲哀的。
首先,我認為陸川的這段話,并沒有人身攻擊的成分,話雖然說的有些刻薄,但基本上還是就電影說電影,屬于文藝評論的范疇。作為一名電影導演,我覺得他還是有資格、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觀點的。
其次,沒有什么電影是不可以被批評的。我沒有看過《抓娃娃》,不便對電影本身發表什么看法,但是看了一些評論,有人說好,笑中帶淚,很深刻,有人說還是原來的套路,很無聊。
如果電影拍的不好,吐槽一下當然無可厚非。就算電影拍的很好很牛逼,但也決不是人人都覺得好,批評一下又有什么問題呢?
我們再退一步,就算陸川純粹是出于嫉妒出于酸,向電影打嘴炮,我覺得也沒什么不可以的。雖然上升到“文化悲哀”的高度,但這段評論其實對電影并沒有構成多大的殺傷力。喜歡沈騰的人依然喜歡,不喜歡的依然不喜歡,陸川還沒牛逼到決定電影市場的程度。
3、
但,即便如此,陸川的話還是不被允許的,必須堅決予以剿殺的。
回想陸川所在的電影公司的“盜號說”,他們不知道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公關策略很低級,甚至很幼稚嗎?他們當然知道,之所以冒著被打臉的風險還要強行回復,無非就是想向業界同行表明一個態度:這是一個意外,我們本無意冒犯,大家還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個謊言越拙劣越低級,更能顯出誠意。
陸川得罪的其實不是沈騰和電影制片方。沈騰作為中國票房最高男演員,我覺得他本人可能都不會太在意這件事。
陸川得罪的是誰?是所有電影圈的人,包括他自己所在的電影公司。中國每年生產大量的電影,有多少好片,多少爛片?大家心里都有數。陸川的話一出,所有人都感到如芒刺背如坐針氈。
真正的問題在于:陸川打破固有的利益平衡,以及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以前不管多爛的片,大家都是齊聲叫好,爛得理直氣壯,你現在重新搞出一個評價體系,以后大家都怎么混?
所以陸川這個破壞大好局的人必須服個軟,他的聲音必須被消滅。于是就出現了一個看似平常實則反常的現象:
在影視圈,公然撒謊不是問題,而發出異見,哪怕只是一句牢騷話,也是個很大很大的問題。
4、
視野放大,我們會發現,在許多領域許多行來,也有同樣的問題。
比如中國足球,從足協主席到國足主教練,從競賽委員會主任到體育公司董事長,從上到下一鍋端,可以說爛得深入骨髓。原因有很多,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在這個體系中,真正有話語權的人,都失去了基本的表達功能,成了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官僚機器,甚至連話術都高度統一。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悶聲發大財不香嗎?
這幾年,反腐力度是肉眼可見的凌厲,涉腐金額動輒幾個億、幾十億,級別都很高。老百姓當然是歡欣鼓舞振奮異常,但翻開他們的履歷,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些腐敗分子幾乎從坐上實權部門的領導崗位起,就開始了腐敗的征程。
如此喪心病狂的腐敗,我們的監督制度就算再滯后,也不至于毫無察覺吧?原因也只有一個,上級監督太遠,社會監督太軟,而最有效的內部的同行監督又偏偏失靈。大家都是好好先生,尊卑有序相敬如儐,誰也不會說一句得罪人的話。穩定高于一切。
巴黎奧運會被許多國人恥笑,什么玩意,又簡陋又寒酸,連空調都不裝,辦不起別辦……愛國人士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從人性角度說,我覺得巴黎市長也想辦得風風光光,最好是舉全市乃至全國之力,辦成史上最豪華的奧運會,這樣不僅自己的政治生涯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還有可能青史留史,反正不是自己掏腰包。
奈何條件不允許,納稅人的錢,豈是你是想花就花的?但凡超支一點,納稅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市長淹死。更不要說,還有競爭對手和政敵,搞不好奧運會沒結束,自己先下臺了。
5、
哪怕是單純的牢騷,有時候也是很可貴的。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發牢騷的精神。普通人叫高情商,官員叫講政治,人人都有大局意識,不僅自己不會發牢騷,別人發句牢騷都無法容忍。這很可怕。
我們以前總覺得“文人相輕”是貶義詞,文人清高體面,撕來撕去,成何體統?但現在我覺得這是個好詞,應該鼓勵。吵吵鬧鬧、罵罵咧咧,既是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也是一種文明。而你好我好大家好,聽到刺耳的聲音就想著壓制,才是一種可恥的沉默,它會掩蓋很多問題。
低質強堿喜劇雄霸中國電影市場,是不是文化悲哀,我不確定,但一名資深導演就一部電影發表看法被集體圍攻,這肯定是文化悲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