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絕對是中國汽車市場中最耳熟能詳的品牌。
1984 年,「47 歲」的大眾集團與上汽簽訂了合作協議,「南大眾」上海大眾正式成立。7 年后,由一汽與大眾合資的「北大眾」一汽大眾也正式進入中國汽車市場。
上海大眾奠基儀式,圖片來源自網絡
除了北京吉普、廣州標致、一汽奧迪之外,「南北大眾」作為中國汽車市場最早的 5 家合資汽車品牌之二,它們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對外開放合作的開始,在 20 世紀(參數丨圖片) 80、90 年代也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汽大眾捷達試生產,圖片來源自網絡
2017 年,「80 歲」的大眾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他們最年輕的「三太子」江淮大眾。與「南北大眾」的成立有些不同,這是大眾在中國第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品牌。
2020 年,大眾決定增持合資股份,江淮大眾也正式更名「大眾安徽」。
就在上周,大眾安徽的首款車型,售價 20.99-24.99 萬元的 ID.與眾也終于迎來了面市。
那么,ID.與眾到底有著怎樣的產品力?它的出現對大眾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大眾深耕中國汽車市場的進程又到底到了哪一步?
大眾開箱「金色傳說」?
如果說大眾以往的車型設計是素雅大方、簡單樸素,那 ID.與眾的設計絕對是最不大眾的那一臺大眾了。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段 GeekCar 小伙伴的靜態體驗視頻:
能看出來,除了大眾的 LOGO 之外,在 ID.與眾的身上幾乎沒有一點大眾 ID 家族的設計語言。
但從外觀上不難看出,它與大眾子公司西雅特旗下高性能品牌 CUPRA 推出的 Tavascan 十分相似。
CUPRA Tavascan(左),ID.與眾(右)
而 ID.與眾其實正是以 CUPRA Tavascan 為原型打造的,采用了 Coupe SUV 的定位與設計。
ID.與眾的車身尺寸為:長 4663mm、寬 1860mm、高 1610mm,軸距為 2766mm。全車采用了大量的金色細節元素,就比如:輪轂、前后燈碗、格柵氣簾線以及內飾細節。
也正因此,ID.與眾也被我們稱為「金標大眾」。
這次,ID.與眾的 SKU 也非常簡單,推出了 3 個車型版本,包括兩款單電機后驅和一款頂配雙電機四驅的車型。
ID.與眾后驅版車型的電機最大功率為 170kW、峰值扭矩 310N·m,四驅版車型的系統綜合功率達到 250kW,峰值扭矩 472N·m。
其中,四驅版車型的零百加速性能為 5.6s,這也是大眾目前動力最強勁的純電車型之一了。
除此之外,ID.與眾全系搭載了由寧德時代提供的 82.4kWh 三元鋰電池,在 CLTC 工況下后驅版車型的續航里程為 621km、四驅版車型的續航里程為 565km。
雖然在如今的汽車市場中,這樣的續航表現并沒有那么搶眼,但滿足日常通勤和中短途的旅行需求還是足夠的。
如果按照大眾 ID 家族以往的真實續航達成率 80-85%來推算的話,ID.與眾后驅版車型的真實續航預估為 500km 左右、四驅版車型則為 450-480km 左右。
在這次 ID.與眾上市之前,GeekCar 也提前試駕了這臺「金色傳說」:
ID.與眾采用了前麥弗遜式和后五連桿式懸架設計,并且配備了底盤調節系統以及 MEB 雙級柔性隔振系統。這套系統展現出了極佳的操控性能,特別是對于細碎路面的振動過濾效果非常出色。
同時,4.7m 的轉彎半徑也使得 ID.與眾在城市道路中行駛時顯得更加靈活,要知道高爾夫的轉彎半徑都要達到 5.4m。
除了駕駛部分之外,智能化以往一直是大眾的「弱項」。
而這次,ID.與眾搭載了 15 英寸 2K 中控屏以及來自三星的智艙芯片,實現了 UNYX.OS 的上車并采用了全新的 HMI 交互設計。
同時,UNYX.OS 搭載了支持用戶個性化形象定制的 AI 智能伙伴,以及與科大訊飛合作的 LLM 認知智能大語言模型。
在互聯與生態上,UNYX.OS 支持 CarPlay、CarLife、HiCar 三種手機生態,并內置了包括愛奇藝、B 站、喜馬拉雅在內的生態應用。
相比以往的大眾車型產品,ID.與眾的智艙確實能夠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蛘哒f,ID.與眾開始有了些「新勢力」的樣子。
而在智駕上,ID.與眾也全系標配與大疆車載合作的 IQ.Drive 全旅程智駕系統采用慣導雙目攝像頭方案。
包括 Travel Assist3.0 全旅程駕駛輔助系統、Front Assist 前部防碰撞系統以及 ACC 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系統,能夠提供智能跟車、車道保持、智能變道等智駕功能。
在泊車的細分場景中,全場景無憂泊車系統也提供了智能泊車、遙控泊車、記憶泊車以及手機尋車等功能。
最「不大眾」的大眾
ID.與眾面市的 Slogan 是「智臻至美,與眾不同」。而這里的「與眾不同」除了字面意思外,背后其實也在預示著它與「南北大眾」之間的差異。
ID.與眾與比以往的 ID 家族產品有著更強的產品力,比如更運動個性的車型定位與設計、更強勁的動力、更靈活的駕控體驗、更符合主流的智艙智駕功能等等。
不得不說,深耕中國多年的大眾也從新勢力的身上中學到了不少。
與以往大眾品牌「1 個車型,至少 5 個車型版本」相比,ID.與眾提供了更為精簡的 SKU 車型版本劃分。車型版本的差異除了單電機與雙電機的區別外,主要體現在座椅、AR-HUD 以及音響等配置上。
同時,Pro、Ultra、Max 的命名方式也像極了消費電子和新勢力品牌。
除此之外,大眾安徽建立了 DTC 品牌直營的新零售體系,并且也構建直營加代理的混合銷售模式。
大眾安徽也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由 ID.與眾體驗中心、空間、用戶中心、交付中心、體驗站組成的多元化汽車新零售網絡。
根據計劃,大眾安徽首批在 20 個城市建設超過 40 家門店,隨后逐步在 2025 年底增加至 70 個城市。
ID.與眾還將注重用戶購車后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驗。例如:推出 ID.與眾俱樂部提供專屬品牌權益,以及構建包含家居裝飾、都市運動、精致露營等系列產品的精品商城。
這種新零售體系的建立以及與新勢力品牌們更注重用戶體驗和直連用戶的策略格外相似。
或者說,大眾安徽想要在中國市場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新品牌和新的產品序列,更想要實現的是「年近 90 歲的大眾,想要成為新勢力的夢」。
不妥協,其實是為了「圓夢」
ID.與眾與一汽大眾 ID.4 CROZZ 和上汽大眾 ID.4 X 雖然都同屬緊湊型 SUV,但 ID. 與眾的定位則是更個性的純電轎跑 SUV,也是大眾目前最運動的純電 SUV。
也正因此,ID.與眾的定價也明顯更高。
全新品牌的首款車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關鍵在于推出一款能吸引廣泛消費者的產品,并設定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價格。
然而,ID.與眾的售價區間為 20.99-24.99 萬元,在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環境下,似乎并未有意迎合市場。
要知道,緊湊型純電 SUV 市場是如今中國車市最「內卷」的細分市場之一。
在這個細分市場中,6 月份銷量前五分別是比亞迪元 PLUS、埃安 AION Y、比亞迪宋 PLUS、奇瑞 iCAR03、一汽大眾 ID.4 CROZZ,他們的起售價都在 20 萬元以內,甚至埃安 AION Y 的起售價下探到了 9.98 萬元。
而其中,銷量最好的車型是售價 11.98-16.68 萬元的比亞迪元 PLUS,6 月份銷量為將近 2.4 萬輛。
同樣基于大眾 MEB 平臺打造,起售價 19.58 萬元的上汽大眾 ID.4 X 和 19.39 萬元的一汽大眾 ID.4 CROZZ ,在剛剛過去的 6 月銷量僅為 2760 輛和 4094 輛。
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比亞迪元 PLUS、埃安 AION Y、比亞迪宋 PLUS、奇瑞 iCAR 03 在價格和配置上都明顯更具優勢。
但其實,大眾似乎并沒有將銷量的重望寄托在 ID.與眾上。ID.與眾只是大眾安徽打出的第一張牌,一張為了強調性能、設計、品牌定位和形象的牌。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 CEO、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集團銷售負責人孟俠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 CEO、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集團銷售負責人孟俠提到:
我們并不著急迅速拓展市占率,我們的計劃是不斷提升品牌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以此來穩步擴張。
而大眾之所以選擇增持江淮大眾,向大眾安徽實現轉型,其實是在為大眾今后深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所做出的準備。
大眾曾計劃圍繞中國市場研發 A、B 級車平臺,強化針對中國市場的研發,并計劃在 2026 年推出 100% 的本土平臺。
并與包括地平線、國軒高科在內的中國汽車科技公司,完善針對中國市場需求的高階駕駛輔助系統、信息娛樂系統以及電池系統等等。
同時,大眾與小鵬合作的 B 級車型也將在 2026 年后實現落地,大眾安徽將在 2026 年再增 4 款新車型。
所以,大眾安徽的轉型或者說與眾的出現,很可能就是承載了這一計劃目標的執行者。
甚至,正在不斷組建「換電聯盟」的蔚來李斌出席了 ID.與眾的上市發布會,也讓我們對大眾安徽今后可能會帶來的「驚喜」充滿了更多的想象。
最后
從品牌定位來看,ID.與眾絕對是要高于大眾 ID 家族過往的車型產品。再到產品力上來講,ID.與眾也絕對是目前大眾最前沿的智能電動車產品。
但從車型定位再到定價,ID.與眾確實顯得有些太過「小眾」了。它并沒有順著市場規律而變化,也沒有選擇迎合市場需求。
所以目前來看,與眾不同的「金標大眾」在銷量上也必然不會有多么出彩。
不過,至少我們看到了作為大眾深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執行者,大眾安徽被大眾給予了厚望。而距離與眾品牌真正迎來勝利,可能還有 2 年。
本文作者:小胖子
不要忘記關注「極客汽車」的微信視頻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