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人駕駛板塊漲停板人氣龍頭:錦江在線(10天6板)、大眾交通(9天5板)、宇通重工(2天2板)、金龍汽車、飛力達、雷爾偉。
二、板塊邏輯解析:
多地競速“車路云一體化”!車路云一體化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產業化應用的關鍵所在。隨著車路云一體化快速步入示范應用的新階段,更多“聰明的車”將駛上“智慧的路”。近日,漳州市智能網聯“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示范項目獲福建省發改委備案批;同一天,入圍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的長春市宣布啟動“車路云一體化”建設,計劃未來三年投入127億元。
此前一天,同樣被列為首批應用試點城市的深圳市稱,今年將在坪山區完成“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基礎設施的主體建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為7295億元、258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8.8%。
海通證券認為,人駕駛車輛的商業化運營已成為事實。但是國內路況復雜,單車智能無法和其他車輛很好的交互,尤其涉及變道、上下匝道這樣路權分配的場景中,車路云是很好的解決方案,當前發展車路云的必要性也逐漸凸顯。而上海發放首批無駕駛人載客牌照許可也標志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在上海很快成為現實,智能駕駛和車路云協同發展恰逢其時。
此外,據報道,因研發投入巨大,華為車BU(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長期虧損。而今年上半年,華為車BU終于實現盈利,且消息稱上半年其收入近百億元,超過去兩年收入總和。有分析指出,多種因素致使傳統業務有所承壓,華為急需開辟全新增長曲線。智能汽車與智能手機發展路徑共性大。華為選擇智能汽車作為新的發力賽道,智能汽車賽道當前呈現出以下特點:全球汽車產業規模大,有上萬億產值,市場規模足夠大。汽車電動化處于快速提升時期,而智能化趨勢又進一步打開“藍海市場”;同時行業格局也在重塑,車企和科技公司有能夠發展智能汽車的優勢。智能汽車與智能手機相似度較高,且存在大量創新點,讓科技型企業能夠充分發揮。
機構稱激光雷達有望加速放量!雷達傳感器是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激光雷達在車載領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隨著自動駕駛等下游應用的持續發展,激光雷達行業迎來快速增長。華創證券表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22.6億美元;到2030年,這一數值有望達到69.4億美元。國信證券研報表示,當前汽車智能化技術底層突破、爆款產品出現、海內外共振,智能駕駛空間巨大,奇點時刻漸近,技術迭代和產品滲透率有望加速。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