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放在郝建秀身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郝建秀,山東青島人,1935年11月出生。由于家境貧寒,郝建秀從小就沒有上過什么學,不僅如此,為了貼補家用,她甚至不得不從小就出去撿煤渣、趕海。
然而,即便她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生活依舊毫無起色,直到1949年6月青島解放后,她的生活才迎來了新的改變。
這年9月,年僅14歲的郝建秀進入青島國棉六廠工作,成為了一名細沙擋車工。
但萬事開頭難,剛進入國棉六廠的時候,郝建秀由于身材瘦小,加之對工作又不熟悉,難免經常出錯,工作效率也很低,經常受到班組領導的批評。
但郝建秀并未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沉下心來總結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學習,加以改進。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郝建秀憑借著一股子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不斷摸索、學習,最后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一位操作熟練的“老工人”,在1950年廠里舉行的生產競賽中,她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據記載,郝建秀當時每天出的白花最多為6兩,最少為2兩,連續7個月的平均皮輥花率僅為0.25%,而當時全國的平均水平是1.5%,比她的記錄高出了6倍。對此,廠領導們萬萬沒有想到,這樣一個久難攻克的技術難題,竟然被一個進廠沒多久的小姑娘給解決了,于是,廠里決定對她進行培養,并大力推廣她的工作方法。
很快,以郝建秀名字命名的——“郝建秀工作法”便傳遍了全國的各個紡織廠。
根據1951年8月份的統計,“郝建秀工作法”推廣后,全國每年至少增產近5萬件紗。
可能很多人對于這個數字的認識比較模糊,舉個例子,假如每人每年用布3丈的話,那么就足夠800多萬人一年的布料,每年為國家創造的財富數以億計。可以說,“郝建秀工作法”的出現,極大促成了全國紡織工業的生產改革。
正因如此,1951年的時候,年僅16歲的郝建秀獲得了“全國工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還被邀請北京參加國慶觀禮。
在國慶宴會上,郝建秀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并代表紡織工人向毛主席敬酒。期間,主席還鼓勵年輕的郝建秀:“好好學習”。
在毛主席的鼓勵下,郝建秀更加堅定了“努力工作、報效祖國”的決心。
而后,郝建秀又作為列席代表,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會議期間,郝建秀又一次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他們還給郝建秀簽了名,鼓勵她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從北京回來后,郝建秀始終沒有忘記主席語重心長的囑托,于是,她經常和她帶動成立的“郝建秀小組”給毛主席寫信,報告工作成績和日后的打算。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郝建秀雖然是勞模,但再怎么說也是一個“小人物”,毛主席每天日理萬機,怎么會有時間去關注這些事情呢?但事實卻恰好相反,對于郝建秀和她的小組寫來的工作匯報信件,主席基本都看過,并且親自指示中辦的秘書回信,鼓勵她們要繼續努力、虛心學習,為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再立新功。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郝建秀作為山東省77名代表之一,也參加了此次會議,那年,她才19歲,是參會的一千余名代表中年齡最小的代表之一。
盡管郝建秀年紀輕輕就獲得了這一系列殊榮,但她始終沒有忘記毛主席、周總理等領導的囑托,堅持學習,努力奮進,從1954年開始,她就進入中國人民大學速成中學學習,畢業后又進入華東紡織工業學院紡織工程系棉織專業學習,不斷精進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紡織技術。
經過系統學習,郝建秀對紡織工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回到廠里后,她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改善生產條件,增加產量。
而她的努力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1965年,年僅30歲的郝建秀被任命為國棉八廠副廠長。在這之后的12年間,她的職務一路攀升,先后做到了青島市市委副書記、山東省省委常委、紡織工業部副部長等職。
1981年后,郝建秀去副轉正,正式擔任紡織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次年9月,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郝建秀還被選為了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1985年9月,在十二屆五中全會上正式增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而此時她,時年50歲。
當時與她一同被增選的,還有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
此時的郝建秀,已然迎來了個人仕途生涯的巔峰。1987年后,她擔任國家計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從“副國級”降到了“正部級”。直到2003年后,她被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又回到了“副國級”的崗位上來。
郝建秀,這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勞動模范,以一位共產黨員的赤誠,把面對艱難險阻時的一股精神力量傳給了她的后來人。
盡管如今科技進步,但她所倡導的這種精神,對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規范操作等,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