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猴子作惡,峨眉山與黔靈山的猴群似乎總難逃公眾輿論的焦點,它們年復一年地占據著新聞熱榜的一席之地。
近日,峨眉山景區再次發生一起猴子傷人的事件:一名小男孩在游覽過程中不幸遭遇猴群搶食,激烈的爭搶中,一只更為兇猛猴子竟將他從觀景臺上推落,墜入四五米深的溝壑之中,所幸溝底土壤松軟,不是水泥或石頭等堅硬地板,這為男孩提供了一定的保護,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
這并非峨眉山猴群首次因搶奪游客食物而引發安全事故。據歷史數據統計,峨眉山每年都會發生數百起猴子傷人事件,其中絕大多數與食物爭奪有關。每當游客手持食物,便可能成為猴群攻擊的目標。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猴子如今愈發膽大妄為,不僅限于搶奪食物,連游客的相機、背包等隨身物品也成了它們覬覦的對象。
面對猴患問題,峨眉山景區管理部門已采取多項積極措施。他們加大了對游客的宣傳教育力度,強調切勿隨意喂食獼猴;同時,增派巡邏人員,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應對突發事件。此外,景區還精心設置了多個喂食點,集中投放食物,旨在引導獼猴遠離游客密集區域,減少沖突的發生。
那么,這些原本生活在山林間的猴群,為何會演變成今日的“潑猴”呢?這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首先,猴子作為高智商動物,長期生活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與人類頻繁接觸使它們逐漸失去了對人類的恐懼感,甚至學會了利用人類的弱點,總是和人類接觸,甚至知道人不敢惹它們,讓它們變得兇猛起來,人驅趕猴子時,反而也會遭到猴子撕咬。
其次,旅游區的投喂行為讓猴子輕易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來源,這種“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助長了它們的貪婪與狂妄,因為獼猴生活在旅游區,吸引很多游客的前來旅游觀光,越來越多人的投喂,讓這里的猴子覺得食物來得太容易,比上樹摘果,捕食小動物更容易,這讓猴子的行為也就越來越狂妄。
對于游客的食物、手機,包包等,都會被猴子搜刮一番,猴子也表現出“強盜的行為”,甚至有些猴子看見小孩老人等力量比較弱的人,敢撕衣服,抓傷人咬人等惡劣行為,因此峨眉山和黔靈山的獼猴,被貼上了“惡猴”、“耍流氓”、“沒素質”的標簽。
為了預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游客在游覽這些區域時務必提高警惕:將背包、手提包等物品緊閉收好,避免暴露易被抓取的食物或物品;盡量結伴而行,并攜帶自衛工具如棍棒等;同時,嚴格遵守景區工作人員的指示和建議,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在關鍵時刻提供寶貴的幫助。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大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