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題目提出的問題前先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么脫離情緒需要理由?舉兩個例子。
走在馬路上突然察覺到有個人距離自己非常近,我們的第一反應或者情緒是什么?可能是疑惑,緊張等。但如果是我們站在地鐵門口遇到類似的事情呢?可能就沒什么感覺,我們會覺得對方要下車。
路邊看到有個人拎著一把大砍刀,這個人要干嘛?我們可能會感到緊張,焦慮等。但如果ta旁邊有個堆滿西瓜的車子呢?可能就沒什么感覺了,對方要切西瓜對吧。
情緒的產生本身是一種快速的自我保護反應。看到拎著砍刀的人,大腦管理本能的那一部分察覺到可能的危險性,立刻分泌相關激素觸發相關情緒,調動身體。就像是呼吸是我們無需主動控制的一樣,如果是需要主動控制萬一忘了怎么辦?同理,情緒也是一樣的。
情緒產生的出發點是自我保護,可能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威脅,可能是大腦希望我們記住痛苦的感受以后別再犯,總之是大腦認為這個情緒的產生對我們有利。
那么情緒消解的方法也就是讓大腦意識到已經不需要自我保護了,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理由來影響自己的大腦或者說是本能,告訴它:威脅已經消除了或者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已經做得足夠多了,借此來脫離情緒。
比如剛才拿著砍刀的人旁邊有西瓜我們就不會緊張,就是我們大腦認為威脅可能性不高導致的,而大腦這樣認為的理由就是“ta是切西瓜的”。
那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不能等待情緒自然而然的消解呢?為什么一定要去尋找一個理由去脫離它呢?情緒是一種自我保護不是嗎?
第一,因為非自主控制的情緒固然帶來了諸多好處,但是同時因為其非自主控制性,有時我們也會陷入情緒中痛苦掙扎,明明已經感覺精神上承受不住了,卻依然得不到解脫。比如后悔,難過,遺憾等情緒。所以我們要主動去尋找一個理由,理由不代表是刻意的或者說虛假的,而是不讓自身這個天然的機制在我們認為情緒本身已經足夠了,達到目的了卻依然還存在在我們身上。了解這個機制可能作用“過頭”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脫離情緒的理由。
第二,獲得長遠價值。情緒的作用有其即時性,我們可能會被當下的情緒所完全控制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長遠價值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些理由去幫助我們脫離當下情緒,比如:不要和狗一般見識,退一步海闊天空。
因為被狗咬了一口憤怒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讓狗咬自己第二口或者讓其他狗明白咬自己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去招惹狗也可能帶來的是被咬兩口三口四口,受傷,浪費了時間。所以我們需要“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的理由,讓自己從當下的情緒中脫離出來。
找一個脫離情緒的理由不僅可以針對自己也可以針對別人。
當別人產生情緒的時候,為了彌補也好,道歉也好,安慰也好,替對方找到一個可以讓其脫離情緒的理由,讓對方感覺到確實有道理,對方的情緒問題自然解決。
比如對方買了一個房子第二年降價了,感到痛苦,后悔等。我想安慰對方就可以說:你也提前享受了房子不是么。通過讓對方意識到這一客觀存在的現實理由,達到脫離情緒的目的。因為大腦的自我保護可能是通過自我的痛苦后悔來讓自己以后消費的時候更加謹慎,因為現在這樣消費虧了錢。但是通過這個理由讓大腦意識到原來不僅僅虧了錢還享受了房子,好像這不能算作一個“教訓”,而是一個交易,從而不需要進行自我保護,情緒由此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