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M'S
DAILY
走出卡地亞TRINITY 100主題展覽的第一件事是打開note,因有太多太多的愛和美需要馬上記下。接著的兩天我整理相冊,還時不時無意識回味,這才反應過來,TRINITY在我心里,實打實地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感關聯……又或者說,早就建立了一種冥冥之中注定的聯結?
總之呢,擁有TRINITY的人都知道,它從來不只一件珠寶而已,而是真摯情感的具象化,是具體的愛。
01
豐沛創意,埋下“三”生萬物的暗線
這次我想聊聊的故事,要從100年前說起:
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在當時盛行的裝飾主義風格珠寶中另辟蹊徑,發揮大膽創想,以三種貴金屬打造三枚戒圈,并似雕塑家創作般巧妙地將三枚環圈繾綣交織,最終呈現出簡潔又極富造型感的“初代”TRINITY。
簡約的線條,和諧勻稱的比例,以及彼此聯結又活動自如的戒圈,打破了上世紀20年代固有的珠寶設計理念,引領了前衛現代的珠寶潮流,也順勢開創嶄新的美學風格。
1925年,TRINITY登上美國版《Vogue》
有人說,路易·卡地亞是受好友先鋒藝術家、詩人讓·考克多(Jean Cocteau)的啟發設計了這枚TRINITY戒指,但這也只是傳言。
千絲萬縷的傳說中,唯一可以確信的是,路易·卡地亞確實用TRINITY實現了他最初的夢想:即讓卡地亞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格。
風格這件事,就是現在流行說的“流動永存的生命力”吧。
每每凝視這枚三環交織的TRINITY時,總令我不禁想到之前聊過的(Louis Cartier、Pierre Cartier和Jacques Cartier),以及位于巴黎、倫敦和紐約的三座卡地亞“圣殿”。
或許卡地亞與數字“三”也有著奇妙的不解之緣。
卡地亞三兄弟及父親阿爾弗雷德·卡地亞 (Alfred Cartier)
中國人的思路,會自然聯想到三生萬物……不過,路易·卡地亞在構思三環設計時,可能并沒有想過“三”可以生出萬物啦,但就像直到1997年,所有采用三環交織與三色金設計的珠寶才被正式命名為“TRINITY” 一樣,時間總可以給出更真誠的回答。
1982年,TRINITY系列手鐲、耳環、戒指、打火機
回首百年前TRINITY的誕生,也會想是否從故事的開頭,已經悄悄埋藏了一條因真摯情感生出緊密聯結的暗線呢?
或許是家族手足之間的親情羈絆,是對夢想不懈追求,渴望與世界產生更多元的聯結。
正是這樣的TRINITY,才成為卡地亞首款雋永風格之源。
02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TRINITY聯結
而在這百年間,每一位選擇TRINITY的佩戴者,也賦予了TRINITY多元的情感含義,這也成為卡地亞最為珍視的價值與情感的象征。
無論是一種風格或一件珠寶,能風靡全球,那勢必是其設計可以詮釋出更豐富、非凡的寓意同時,還具有普世精神的寓意啦,顯然TRINITY具備這樣的天資。
三種不同的金質,三枚交織的環圈,彼此獨立又始終相連,讓不同身份、性別、年齡的人都能將多元的情感賦予給自己的TRINITY,表達他們自己的敘事,表達更多樣的愛,包括那些無法被定義的情感,并無限延伸至我們的日常生活。
從王公貴族到文藝界大佬,再到普通如我這般的人,TRINITY屬于我們每個人,卻又代表著我們心中不同形式的愛,以及由此愛而生的緊密聯結。
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部分:
30年代末最轟動的愛情故事主角,必然是為愛放棄身份的愛德華八世(Duke of Windsor)和沃利斯·辛普森(Wallis Simpson)啦。
都知道愛德華八世送過不少卡地亞定制珠寶給妻子,但或許很少人才注意到他在身份和愛人之間做出抉擇后,已默默在左手小指疊戴了兩枚TRINITY戒指,之前這里是屬于那枚象征著身份的尾戒。
佩戴象征身份尾戒的愛德華八世(左)
佩戴兩枚TRINITY的愛德華八世(右)
而這兩枚TRINITY自此伴隨了他的一生,直到他離開后人們才發現戒圈內鐫刻著夫人的生日和名字……
愛的羈絆,無需多言。
到了50年代末,當年的“地球球草”阿蘭·德龍(Alain Delon)和“茜茜公主”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因戲生情,兩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彼時都是當紅偶像,事業如日中天,但卻大方承認熒幕CP是真情侶。
只可惜那時候可沒有什么CP粉為他們的愛情喝彩,反對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不過這二位也都是愛得轟轟烈烈的主,于是第二年便高調宣布訂婚。
隨后兩人更是佩戴著定情信物TRINITY戒指,在戛納電影節上出雙入對,是勇敢又直白的愛的宣言啊。
即便后來世事無常,但TRINITY記錄的真情摯愛,足以讓人相信誓言之美在于那一瞬即是永恒。
但其實比這對金童玉女更早佩戴TRINITY出現在戛納的是另一位大美人,格蕾絲·凱利(Grace Kelly),是手握奧斯卡最佳女主和金球最佳女配的大女主。
1955年戛納期間,她將一枚TRINITY戒指戴在無名指上,從知性襯衫路透美照到晚宴華服造型,這枚戒指都不曾取下,甚至到婚后她也不時將這枚戒指與鉆戒疊戴。順便說,她的鉆戒也是卡地亞。
還有同樣極具個人魅力,擁有閃耀個人事業和婚姻的郭晶晶,平日總是低調得不能再低調,久違登上時尚雜志封面,以及出席“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頒獎典禮。
我發現,她選擇隨身佩戴的珠寶也是TRINITY。
在我看來,這一切都在傳達一個信息:
TRINITY是獨立的,無畏的,自我的,世界的。
它是一種聯結的具象,鼓勵人類勇敢愛,勇敢夢,大膽做自己。
就像我朋友圈最有個性的女友,與愛人相戀十余載,是伴侶更是知己。當她選擇辭職出國深造時,對方并未以愛之名束縛她,反而在臨行前送上一對TRINITY。她說在異國無數個沮喪無助的時刻,只要轉動這枚戒圈似乎就能給她力量。而這對戒指在多年后,成為他們的結婚對戒。
所以即便同是TRINITY,有人把它當作與所愛之人一生的情感紐帶,有人把它視為自我與世界之間的橋,有人則用它紀念一切無法被單一歸類的珍貴情感。
03
屬于我的TRINITY……
對我來說,TRINITY也總是和愛、多面自我、追夢的初心密切關聯。
我的第一件TRINITY是一枚簡約的戒指,纖細靈巧,似那時候的愛一樣,不敢過分張揚,總是小心翼翼。
但成長總是伴隨著別離,后來也越發明白,由愛產生的聯結不在長與短,有的人只出現在那一刻,但那一刻我們創造的屬于我們的聯結卻成為相伴一生的美好回憶。
后來閨蜜送給我TRINITY項鏈,說把那枚簡約的TRINITY戒指作為吊墜吧,看似斷掉的情感聯結又引出了新的篇章,正如尼采所說,“心中充滿愛的時候,剎那即永恒。”
也就此讓我有了TRINITY情愫,當我想要犒賞自己的時候,總想送自己TRINITY珠寶,更耀目的鑲鉆戒指、大號手鐲都是我的幸運符。
喜歡三環纏繞又不會完全重疊的設計,每一環似乎就是一個我,玫瑰金是獨處時分的感性的我,白金是職場上冷靜利落的我,黃金則是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最e的那個我。
看似矛盾,實則三環活動自如,構成現在這個無比自洽、真實且獨一無二的我。
大概對TRINITY的愛過于明目張膽,以至于身邊朋友常開玩笑說我這輩子是繞不出TRINITY這三個圈兒了。
沒錯,回頭看自己的生活和職業軌跡,就像是TRINITY的三環,始終相互連結,代表著我不變的初心和熱愛,是我不斷嘗試與你們、與世界產生更多不同聯結的新語言和新途徑。
04
新的TRINITY,新的創造,新的聯結
正如TRINITY系列所揭示的奧義那樣,在經典雋永的三環設計中,亦存在著無限創新潛能。
今年是TRINITY誕生的100年,也是TRINITY首次突破原有造型,以全新枕形設計出現。
而在七夕來臨之際,卡地亞也全新推出TRINITY枕形鋪鑲鉆戒指,依舊是三色金的環繞,但白金圈鋪鑲鉆帶來的璀璨,就像在說“愛的本質是被看見”。
無論這份愛是對自己的,還是對愛的人。
所以會覺得,如果把它作為七夕禮物送給愛的人,就像是愛的熱烈表達。
送給自己,這份璀璨就是自我外化的自信光芒。把它戴在手上的時候,都莫名覺得自己多了一份勇氣。愛的勇氣,追夢的勇氣,自由的勇氣。
而經典圓形三環設計蛻變出的枕形造型,更契合當下年輕人的風格,也更契合年輕人所向往的愛、情感聯結,包括自我的追求。
有一些極具個性的棱角,但并不咄咄逼人,始終自由,始終和而不同。
簡約純粹的線條既可以融入日常造型,也能在任何正式場合大放異彩,毫不費力地展現佩戴者的多元身份和喜好。
在即將到來的七夕,我也悄悄鎖定TRINITY系列作為愛禮,不管是送給自己,還是所愛之人,都不需要太多理由。
因為關于情感的一切,已盡在TRINITY中。
它只贊頌所有真摯情感。
也代表著人與人、與自我、與世界的萬千聯結,在當代文化時尚中,給足空間,讓不同的人去創造屬于自己的三重奏,TRINITY就是如此珍貴的存在。
去卡地亞官方小程序,開始你的故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