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無意識地形成一些限制自己的信念。比如一遇到害怕的事就想逃避,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習慣性地否定一切等等。
以前,我從未意識到錯誤的信念是會阻礙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的。
帶著對這個世界錯誤的理解,人總是會被別人灌輸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至深,從而也影響了自己所經歷的一切。
后來,我才意識到,審視這些錯誤的信念很重要,因為這很可能會改善自己的狀態,改寫自己的命運,甚至改變自己的人生。
1、習慣性地否定他人
習慣性地否定他人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在缺乏安全感與自我認同。需要通過否定他人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并以此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與自我認同的需求。
但是,否定他人的同時,也會讓自己失去了一個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實際上,自己的視角越是單一,情緒就越是糟糕。
2、自滿心理
有時候,人會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甚至以逃避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不足。
但是,這樣的態度只會讓自己滿足現狀,停滯不前,失去了更多成長的空間。
人生往往是一個充滿起伏和不斷變化的過程,自滿心理只會讓自己不能適應一直變化的世界。
即使一個人曾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應該停滯不前。人總是需要不斷追尋,才會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
3、遇到問題就會害怕逃避
在面對責任、壓力以及自己不想面對的問題時,有的人會選擇逃避。
但是,逃避終究是一種無能為力的表現,這反映了一個人無法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內心隱藏的不過是一種恐懼。
實際上,能夠打敗一個人的往往是自己的想象出來的痛苦和恐懼。看見自己的恐懼并破除它,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力量。
4、過于相信“宿命論”
當一個人遇到消極的事情時,往往會相信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而這一切都是由自己無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
但是,人的大多數經歷都與自己的選擇相關,而自己所做的選擇往往藏在自己的潛意識中。
除了不可控的因素以外,人生有很多選擇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
自己改變了,命運也就隨之改寫了。
5、自我認知低
一個看不清楚自己的人,總是會從外界去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這不僅會讓自己內耗,還會讓自己受限于自己的認知中。
其實人生的很多問題,都來自于自己的無知。
看清自己,才能重塑自我的認知。從而讓自己不再受外界的裹挾,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6、封閉自己的內心
當一個人經歷了一些痛苦的事情后,就會隔離自己的情感,避免再讓自己重復類似的經歷,去承受重復的痛苦。
封閉自己的內心是可以讓自己隔離痛苦,但也隔離了整個世界。
實際上,人是難以完全脫離情感需求而存在的,隱藏或偽裝自己的情緒,只會失去最真實的自我。
7、總是被恐懼籠罩
人往往會害怕未知的事物,但是有很多恐懼往往是自己想象出來的。
實際上,很多自己想象出來的事情并不會發生。不僅如此,恐懼反而會限制自己的決策,并讓自己失去了更多的機會。
有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了才能真正屬于自己,這也是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8、過度依賴外界的反饋
一個人過度依賴外界的反饋時,就會深受他人的影響,讓自己失去自我的認同感。
然而,過于關注外界的影響,就會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
成為真實的自己,需要擺脫外界所帶來的認知偏差,通過內心的感受去照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需求。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并成為自己。
9、用極端的方式處理問題
世上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包括人性也有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灰色地帶。
而極端方式的受害者永遠都是自己,這會讓自己的思維變得狹隘。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先不要過于極端地做出決定,而是讓自己跳出問題的本身,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觀察事物的演變,以找到最合適的應對之策。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