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粵西南湛江市的官湖村,是當地的“省級貧困村”,可是在2013年,這個村子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一天,村長召集了全村171戶村民進行了戶口摸底,然后告訴全體村民,億萬富豪要送村子里每戶一棟別墅。
村長告訴他們,富豪打算把老房子拆了,然后蓋成別墅送給每家每戶,村民們一開始都非常高興,對此都沒有異議。
這個富豪難道是“活菩薩”?要給每家每戶送別墅。
富豪當然不是“活菩薩”,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當初他考上北大,卻沒錢上學,是鄉親們資助了他,他現在發達了,要回報家鄉。
這本是一件好事,蓋別墅村民都沒有意見,可是等蓋好之后問題卻層出不窮,這到底是為什么?
富豪甚至因為這件事,連家都不敢回,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山溝里的“高材生”
這個億萬富豪就是陳生,出身低微的他發奮圖強考上了北大,畢業之后去了去了政府部門,隨后毅然決然辭掉了很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后來陳生開始創業,在短短3年的時間掙了11個億,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陳生出生在官湖村,村子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村民靠種地為生,他的家庭也很不幸,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意外去世。
撫養五個孩子的重任落到了母親一個人頭上,可即便家里的條件再艱苦,母親依舊讓陳生繼續上學,母親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她知道讓孩子多讀點書肯定沒錯。
后來陳生不負眾望考上了北京大學,可是家里條件實在是太困難了,根本沒有多余的錢交學費,后來村民知道了,就挨家挨戶湊錢供他上大學。
陳生在心里暗下決定,自己將來有出息了一定要報答鄉親們,可是殊不知這個決定,竟會為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陳生在北京大學經濟系學習,四年的時間轉瞬而逝,陳生順利畢業了。
后來他曾感慨,北大就好像一個大熔爐,從北大走出來的自己,即激進又保守,或許是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然后加上一點運氣,讓自己成為了一個“中等水平”的商人。
從他的工作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既激進又保守的人。
他畢業之后被分配到廣東教育學院任教,但是他不想去,于是去面試的時候,他就裝成一個結巴,然后被學校刷了下來。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
此時他的理想就是,將來能夠混個一官半職,這個時候他向往體制內的工作。
后來經過師兄的介紹,他成功進到了體制內,成為了一名廣州市委秘書科的公務員,就當所有人都覺得他會如此安穩度過一生時,他卻......
創業之路
“受不了了,在干下去我要瘋了。”陳生說道。
在體制內干了幾個月,他表示自己受不了這種“手腦分裂”的工作,在從事文職工作時,他明明很反感一件事,可是卻要寫出贊美的話語。
雖然受不了,但當時的他就勸自己,找個好工作不容易,說不定慢慢就適應了,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6年他都沒有適應這份工作,他決定離職。
當時家里人非常反對他離職,覺得這么好的工作,有些人一輩子都得不到,可是陳生心意已決,家人怎么勸都沒有用。
他不想再低聲下氣的上班了,他要創業,就這樣他結束了自己6年的體制生涯。
就像他自己說的,他是一個思想激進的人,想了就去做,至于能不能成功,那不是自己現在該想的。
信息來源:京華日報
商界宛如大海,深不可測,沒有經驗,沒有錢,沒有人脈的陳生像是海中的“浮萍”,一朵小小的浪花,就可以讓他粉身碎骨。
可是任誰都沒有想到,他成功了,而且成功的如此之快。
一開始陳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在墳堆里租了一塊地,種一些蔬菜拿出去賣,同時又搞一些反季的水果蔬菜拿去賣。
就這樣短短幾年他賺到了第一桶金,將近一百萬的財富,可這僅僅只是開始。
他趕上了經濟大變革的時代,找到了“風口”,那就是房地產,1993年,陳生靠著之前買菜的積累,進軍房地產行業。
短短三年的時間,他成為了湛江房地產的龍頭,當時他的資產直接過億,然后他在事業做的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了“逃離”這個行業。
原因是他不喜歡求人,他說房地產這個行業是政府主導的產業,每個環節都要“求人”,一塊地皮你可能要跑十幾個部門,蓋幾十個章。
陳生當時就想,我窮的時候求人那沒辦法,現在有錢了還要求人,這算怎么個事,于是他逃離了這個行業。
后來他創業失敗了,他去養雞了,可是誰曾想碰到了禽流感,所有的雞都賠了,不過好在不是非常嚴重。
他又把目光放在了市場前景更好的豬肉上,當時我國被國外的廉價白豬占領,導致我國本土的“土豬”都快消失了,有很多想買的都買不到。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
陳生覺得這是一個商機,于是他開始培育養殖中國的傳統土豬,這種豬生長周期長,但是健康,肉質也非常好。
他給自己的土豬樹立品牌,名叫“壹號土豬”,但在市場上收益非常一般,從2007年到2008年,他的豬肉只賺了1萬塊錢。
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加大宣傳力度,他堅信優質的品質一定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果不其然,隨后他的豬肉有了名氣,檔口越來越多,第二年他賺了6個億。
他也因此被很多人戲稱為:北大“屠夫”。
并且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他掙到了11個億,后來他又根據市場行情推出了“壹號蘋果醋”,靠著這兩個產品,他賺的盆滿缽滿,可謂是“富甲一方”,身家近百億。
矛盾
陳生的事業蒸蒸日上,他也沒忘記自己年少時的決定,那就是回報曾經幫助過他的鄉親們。
2012年他回鄉的時候,看到村民的房子還是一堆破磚爛瓦,他決定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他決定修建238棟別墅,免費送給鄉親們,唯一的條件就是把老房子拆了,不然地方不夠,村民們都很高興。
可是當時的村民統計過后,只有171戶,他為何要多蓋,原來陳生考慮的比較周全,蓋如此大規模的工程,肯定需要時間,當時候人多了,怕房子不夠分。
不光如此,他還親自出資,包地蓋養豬場,修建果園,自己提供技術,讓村民靠雙手致富。
可是隨著項目的落實,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開始說送別墅,都沒有異議,可是要拆老房子的時候,一些人不同意,覺得應該給自己多分一套,還有就是按戶口分,村民覺得不合理。
有的人一家就一個兒子,結了婚分家之后算兩家,他們能分兩套房子,可有的人一家7,8口人,卻只能分一套房。
還有就是有的人老房子很大,可是換了別墅之后反而小了,反正就是各種異議,大家因為這件事吵的不可開交。
除了這些,還有豬場和果園,有人只分到了果園覺得掙錢少,想要豬場,有的人有豬場,卻想要更多。
本是一件好事,可到最后搞得好像“分贓不均”一樣,這讓陳生很煩惱,干脆不管了,把這些事交給了村干部和其他人處理,他們愛怎么分怎么分。
而且因為這件事陳生很多年都沒有回過老家,很多人都說,陳生因為這件事連老家都不敢回了。
不過村民也并不是什么白眼狼,他們只是有一些爭議,后續經過處理和協調,在2018年,6月14日官湖村全體村民正式入住別墅。
后來記者在采訪時提到這件事情,詢問陳生,這件事會不會影響你健身家鄉的信心,以及你是不是真的因為此事,連家鄉都不敢回了。
陳生則是笑著說道,自己沒有那么小氣,這些年不回去,是因為自己已經沒什么親人在老家那邊了,并不是什么害怕了,不敢回去。
夕陽下,官湖村一排排別墅林立,遠遠看著是那么豪華,美麗,只是不知怎么的,總感覺又充斥著一絲落寞。
信息來源:
1.界面新聞:《【調查】廣東遂溪“送別墅事件”背后:富豪與村民為何錯位?》2018-04-01 08:59
2.中國新聞網:《廣東富豪捐2億建別墅贈村民:從分不出去到集體入伙》2018-06-0414:07
3.京華時報:《賣豬肉北大才子:在北京市場賣豬肉才算賣出北大水平》2013年11月11日06:49
如果喜歡本期節目,煩請點擊“關注”,既方便瀏覽往期作品,也不錯過下期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