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出什么事了?
0 1
宗馥莉下臺?
昨天業界爆了個大瓜,宗慶后逝世還不到5個月,娃哈哈就傳出了宗馥莉辭職的傳聞。
網傳一份來自娃哈哈的內部函。主要內容是說:部分股東就宗馥莉繼續經營管理娃哈哈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宗馥莉不能履職,于是乎就主動辭職了,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都辭了。
措辭比較正式,落款有宗馥莉的簽名。
這事兒沒有官宣,有媒體求證娃哈哈雖然沒證實,但也沒否認。
媒體向娃哈哈集團方面了解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不方便回復。
另有娃哈哈集團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娃哈哈集團內部在正常運營中,他和同事并未收到網傳圖片中提到的《致娃哈哈集團全體員工函》。
娃哈哈集團的股東單位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對界面新聞記者回應稱,暫時沒聽說這個情況,需要向領導反饋。
不過有接近娃哈哈的人士透露:前段時間,娃哈哈高層陸續走了幾個。還有娃哈哈前高管稱此事屬實。
看來娃哈哈內部是有問題的,但宗馥莉是不是真的辭職還說不準。
其實娃哈哈并不是一家典型意義上的“家族企業”。
目前娃哈哈的股東有三方。
一是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穿透后是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國資背景。其是娃哈哈集團的實控人、第一大股東,持有46%的股份;
二是宗慶后,持股29.4%;
三是職工持股會,持股24.6%。
從股權上看,宗馥莉并不具備優勢,除非職工都站她這邊。
而且宗慶后的股份也不是她一人繼承,宗老的第二任妻子及其兩個兒子共占75%,宗馥莉只占25%。據此計算,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團的持股可能只有7.35%。
不過這個視角有些片面。
娃哈哈有兩大塊資產,一塊就是娃哈哈集團和他下面的12家公司。
另一塊是當年宗慶后在娃哈哈集團的體外,又搞了30多家公司,股權很復雜。不過股權穿透后宗馥莉都是大股東,剩下的很多是通過機構投資的。換而言之,娃哈哈很大比例的資產,宗馥莉是有控制權的。
但即便是這樣娃哈哈這樣一個既有民營基因,又有國資背景,還有員工集體持股,宗馥莉就算想大刀闊斧干一些事,也不一定能夠順利推進。
0 2
她也許不是合適的接班人
有人對宗馥莉繼續經營管理娃哈哈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合乎情理。
雖然財富的繼承方式主要通過基因,但要接班一家現代化的企業,光看基因可能還不行。對娃哈哈來說,剝去她是宗老女兒的光環,她也不過是個尋常的“富二代”。
宗慶后執掌娃哈哈時期,很明顯股權占比也不是最高,持股比例不到30%。
然而宗老可以執掌娃哈哈,一則是因為創始人的能力,二則是受到股東、員工、生意伙伴的廣泛認可,三是足夠的威望,第四才是股權。
可是頂著“宗老繼任者”頭銜的宗馥莉有這些嗎?
現在看來大約是不具備的。
仔細看娃哈哈當初登出來宗老的訃告:第一個身份是黨員,第二個身份是全國勞模、第三個身份是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后面依次是其他政治榮譽和人大代表、黨代表等政治身份。
只到最后面才提了一嘴“娃哈哈創始人、董事長”。
說他是“人民企業家”也不為過。
娃哈哈-宗慶后=0,這是宗馥莉曾經說過的,從始至終他都是娃哈哈的靈魂人物。
宗慶后之前在采訪中說的:
我只是退居二線,讓年輕人去前面沖鋒。我在后面看,如果(他們)有走偏的時候,給他扭轉一下,來給他們出點主意。
如今沒有了幫她遮風擋雨的老父,也沒有宗老那樣的威望和光環,別人為啥要聽她的?
而宗馥莉,也確實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外界普遍認為,她的成功同樣離不開她背后籠罩著的光環。也就是她的那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父親。
到了娃哈哈以后,宗馥莉推出安化黑茶、巖韻烏龍、普洱茶等純茶產品,也是無疾而終。
看到無糖汽水大火,她搞了一款氣泡水“生氣啵啵”,晚于品類銷冠元氣森林兩年進入市場。結果一開售就遇冷.......
宗慶后不是沒想到這些,他給女兒也是留了班底的。這些和宗老一起打天下的股東,在宗老在時,還都能夠以宗老馬首是瞻,但一旦宗老逝去,各種心思就壓不住了。
宗馥莉本身的管理方式與能力,能不能服眾,就是一個問題。
14歲獨自赴美留學,所以,辦事的風格都是西方的那一套。喜歡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有沒有用就不清楚了。
之前她在娃哈哈基層鍛煉,一進入公關部就撤換掉一半的老人,跟娃哈哈合作的王力宏也被換掉了。
宗馥莉早年執掌宏盛飲料集團后,娃哈哈曾拆分出部分食品飲料公司裝入宏盛。由于娃哈哈老員工的思路與宗馥莉不一致,她曾一口氣開除20多個人。
宗慶后苦口婆心教她人情世故:
“在中國,只有員工真正服你,他才會聽你的。依仗權勢讓人服膺只是暫時的,他會背地里跟你搞鬼。”
最后他悄悄幫女兒擦屁股,把開除的優秀員工招回娃哈哈集團。
父親生前還有人幫她兜底,現在真要她自己上,這些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組織關系,還真不一定能處理得過來。
血緣和基因上,宗馥莉毫無疑問是宗老的繼承者,但從個人能力和行事方式上,她不見得是娃哈哈合格的掌舵人,大約其他那些股東也是如此想的。
真正能讓這些大臣將領們臣服的,其實是能作為一個“中心點”平衡各方利益的能力,而不是站在臺上耍脾氣、耍威風的能力。
0 3
娃哈哈的危機
如果真的退出娃哈哈的管理層,對于娃哈哈和宗馥莉來說或許都是一件好事。
在國產飲料的歷史中,娃哈哈一直令國人自豪的存在。當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進入中國市場,多少國產飲料倒下,而娃哈哈的非常可樂卻能進入美國市場。
然而,面對越來越多的后起之秀,娃哈哈集團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2013年娃哈哈收入達到783億元時,宗慶后曾提出娃哈哈要達到千億營收的目標。
可惜天不遂人愿,宗慶后當年過于樂觀了。從2013年起,娃哈哈的營收開始下滑,2013年-2017年,娃哈哈業績從783億元,下滑到450億元左右,減少43%,近乎腰斬。
2022年銷售業績較2013年下降超過30%。
到了2023年,雖然營收有所企穩,但反彈力度仍然有限,下行趨勢依舊沒有改變。相比之下,農夫山泉和康師傅飲品2023年的營業額分別為426億元和5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和5%,尤其是康師傅飲品已經在銷售額規模上超越了娃哈哈。
不少人把娃哈哈這“失去的十年”,問題歸咎于沒有及時上市融資擴大先發優勢。
其實這和上沒上市關系不大,華為沒有上市,任正非和孟晚舟兩父女照樣經營得很好。
銷售再難上新高背后,是娃哈哈步入“中年危機”,品牌老化,難以吸引年輕消費者。如今,說起娃哈哈,人們能叫得出名字的仍是AD鈣奶、營養快線、爽歪歪等。
但是經典產品娃哈哈AD鈣奶、娃哈哈純凈水都是上世紀的產物。
營養快線、冰紅茶也是將近二十年前的產品了。
這一點宗馥莉對娃哈哈的判斷是準確的,她當初解約王力宏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
王力宏老了;同樣娃哈哈也老了。
在宗慶后時代,娃哈哈的成功高度依賴于聯銷體模式,通過與經銷商利益綁定,娃哈哈在下沉市場如魚得水。如今,娃哈哈在全國擁有180多家分公司、7000多個經銷商。
但聯銷體模式如今正顯露出弊端,比如經銷商推新品動力不足。曾有媒體統計,娃哈哈推出過的新產品超過300種,比如啟力、格瓦斯、啤兒茶爽等,但始終未再出現過大單品。
一方面是因為新品創新不足,與競品雷同:娃哈哈的新品在口感、價格等方面與競品差異不大,缺乏獨特的賣點。例如,大紅袍無糖飲料與東方樹葉相比,口感相似但價格更高,難以贏得市場青睞。
另一方面是經銷商動力不足:由于熱銷商品有限,經銷商更愿意依賴經典老品,對新品推廣缺乏積極性。這進一步限制了娃哈哈的市場拓展能力。
雖然今年娃哈哈有過一波熱度,在2月25日宗老不幸去世后,不少網友紛紛通過購買娃哈哈相關產品,來緬懷這位傳奇企業家。
3月4日至3月19日期間,娃哈哈總銷售額暴漲至接近2500萬元,高峰集中在3月4日至10日期間,連續多天都超過了250萬元。之后,熱度很快散去,從3月12日起,銷售額開始下滑,到了18日和19日,銷售額每天都只在20萬元左右了。
宗老為娃哈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情懷帶來的流量,大多時候是曇花一現。
現如今,娃哈哈更為復雜。
最近,瓶裝飲用水的量販裝和大包裝紛紛降價,每瓶跌破1元區間。其中,農夫山泉新推出的綠瓶純凈水甚至低至0.66元/瓶。
娃哈哈基本盤的價格戰已經開打,但是他們現在還忙于內斗和管理層糾紛,這就很危險。
各大廠商都做了相應的調價措施以及產品線調整,反而娃哈哈卻依舊按兵不動。
自古二代坐江山都是門學問,不僅要平衡勛舊與新貴,還要能守成懂革新,更重要的是在對手環伺下保住基本盤,不至于掉隊。
就這幾個月的表現看來,宗馥莉和娃哈哈的問題都很大。
留給他們的時間和戰略空間,不多了。
| 金投研好文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