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大賽頒獎大會在大連市旅順口區舉行。
頒獎大會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教育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故事大賽組織委員會、中國故事大賽傳播中心、旅順口區委宣傳部、大連旅順太陽溝文化產業園區管委會、共青團旅順口區委員會、旅順口區教育局承辦,大連數據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自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大賽2023年9月在旅順口區啟動以來,全國各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文化思想,落實關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指示精神,精心組織,強化統籌,全國各賽區32萬余名大中小學生參賽,提交參賽作品338826件。遼寧省大中小學生11083人提交參賽作品,6761人獲獎。其中旅順口區大中小學生提交參賽作品1905件,1511人獲獎,在全國各賽區的學生參與人數、提交作品數、作品獲獎比例都位居全國區級單位前列,得到了中國故事大賽組委會和中國故事大賽傳播中心領導和評獎專家的好評。廣大參賽選手通過寫、畫、講、演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從各自的視角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頌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堅韌不拔的中國精神。一個個新故事涌蕩起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意氣豪情,生動展現了全面深化改革給全國人民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頒獎大會上,獲得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大賽一等獎的13名學生、12名優秀指導教師和優秀組織單位代表全國參賽獲獎的大中小學生、優秀指導老師、優秀組織單位上臺領獎。旅順口區教育局局長馬殿文、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教師劉洪英以及來自革命先烈楊開慧、向警予的母校湖南湘江新區周南啟明實驗學校的在會上發言,暢談在組織、指導、參與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大賽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在頒獎大會上,領誓人李碩祺同學帶領全場學生宣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在頒獎大會上,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教育教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志偉介紹了中國故事大賽發展歷程和創新發展前景;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教育教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呂夢訢介紹了2024新賽季中國故事大賽的形式、規則。
據了解,2024賽季中國故事大賽將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教育教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故事大賽組織委員會、中國故事大賽傳播中心聯合推出,面向全國廣大青年、中小學生、學齡前兒童和在華留學生、社會各界人士。本次大賽使用語言分為用中文講好中國故事和用英文講好中國故事兩部分。
大賽分為“我寫中國故事”“我講中國故事”“我演中國故事”“我畫中國故事”四個參賽項目。參賽者通過初賽、復賽、總決賽三個環節比賽,將獲得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勝獎并頒發證書。
在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大賽展演現場,《盛世敦煌》《唐詩里的中國》《百年周南 紅色傳承》《延安,我把你追尋》《少年中國說》《上春山》等節目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講述了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堅守偉大理想、堅定信念、永久奮斗、勇立時代潮頭的責任和擔當,讓現場觀眾更加堅定了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決心和信心。
隨著中國故事大賽影響力的不斷擴大,2024年新賽季,中國故事大賽組織委員會、中國故事大賽傳播中心將聯手全國各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進一步強化對中國故事大賽的組織領導和媒體宣傳,加強中國故事大賽在全國各地的陣地和團隊建設。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內涵,不斷豐富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樣式,塑造好“一個旅順口,半部中國近代史”等故事品牌,讓中國故事大賽走進更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在全國打造更多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網紅打卡地”和不忘歷史、珍愛和平的愛國主義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基地,為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相適應的國際話語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受訪單位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