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多年前是國產智能手機行業的興起之時,那如今就是國產汽車行業的崛起之際。有些人說這個比喻不太恰當?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十多年前還在用著諾基亞的你,可曾想過十多年后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成為國產品牌的天下。所以,面對當下新能源汽車越加普及的形勢,再加上國產汽車在技術、創新、智駕等各方面的突飛猛進的攻勢,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一切皆有可能!
當下正值國產汽車行業的發展關鍵點,在國內市場,自主汽車品牌呈現出一副集體向上之勢,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據不久前公布的一份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24年上半年車企銷量榜單中,自主汽車品牌在前十名中一舉占得六席。在數據方面,國產汽車的銷量數據之和也遠超于合資品牌,其中比亞迪更是以1607145輛的銷量成績穩居榜首之位,以絕對性的業績優勢力壓一眾合資品牌。
當然,在一路疾馳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去適當進行總結與自省。就目前來看,當下國產汽車行業飛速發展的進程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自主品牌影響力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于核心技術的深入理解有待更多科普,還有就是行業內耗嚴重,甚至存在不良競爭等問題。就以競爭問題來講,我一直在強調“內卷”不是“內耗”,尤其是在當下國產汽車剛剛崛起之時更是如此。縱觀行業全局,目前國內汽車市場還有非常多的發展空間,完全沒必要以不良競爭手段加以應對,自主汽車品牌需要良性競爭環境與更多合作共贏。
反觀合資品牌,其面對當下國內市場刮起的新能源風潮與國產品牌崛起形勢,在價格戰失利之后,果斷選擇抱團式退出價格戰的應對方案,力求以品牌價值在消費者心目中重塑威望。雖然這樣做并不一定管用,但這種抱團取暖式的操作確實體現了外企在國內市場的團結性,這點確實值得我們國產汽車品牌去學習與借鑒。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的是,核心技術與創新能力是支撐一個品牌,甚至是整個越加強大的關鍵。以比亞迪為例,其2023年研發投入就高達到了399億,并且如此絕對性技術領先的前提之下,比亞迪仍在不斷與業內尋求開放與合作,力求實現更多的合作共贏。
比亞迪李云飛曾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說過:“中國汽車是越卷越強,越卷越好”。這里的“卷”包括了技術層面,國產汽車在過去四年的技術研發投入,是四年前的2.5倍。另外還有大家最為直觀的產品層面,近三兩年的國產汽車,無論是在外觀還是內飾的設計上,還是用料工藝,以及綜合配置和服務等各方面,其整體表現都要遠超于從前。
所以就像我經常和大家所說的那樣,“內卷”不是“內耗”,更不是所謂的“窩里斗”。當下的國產汽車行業需要更好的良性競爭環境,以及互勉互助所形成合作共贏形勢。俗話說“眼光一定要放得遠才行”,國產汽車所要面對的可不僅僅是當下國內市場的這些競爭對手,未來還有全球市場上的各種未知挑戰。所以只有國內各大廠攜手并進,才能打造出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格局,中國汽車才會越來越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