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裝載著1.1萬噸豆粕的輪船從廣西欽州碼頭啟航越南,這是中糧油脂歷史單次最大豆粕出口貨船。
進入2024年,中國豆粕出口出現爆發式的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中國豆粕出口量達74.4萬噸,接近去年全年進口總量,出口目的地多達20多個國家,包括日本、越南、韓國,也包括荷蘭、丹麥、英國等。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種副產品,主要用于飼料原料。1噸大豆可以制出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粕與豆油共同構成了我國大豆壓榨產業的需求基礎。
目前,我國是全球大豆進口量、壓榨量都居第一的國家,其中豆粕已成為大豆壓榨的主要驅動,對產業的影響舉足輕重。
我國豆粕年總產量超7000萬噸,居世界首位。以往,中國作為豆粕消費大國,生產的豆粕基本供給國內飼料企業。但隨著豆粕消費面臨天花板,大豆壓榨企業打起了出口賺錢的主意,海外市場開拓形勢喜人。
2023年4月,中糧東海糧油首次向韓國出口7000噸豆粕,標志著開拓韓國豆粕市場取得重大突破。中糧東海作為中糧油脂旗下最大的旗艦工廠,多年來一直是出口豆粕的主力工廠,其產品品質經受了發達國家市場的嚴格考驗,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
益海嘉里旗下的泉州福海糧油作為龍頭大豆加工企業,年產豆粕幾十萬噸,自2018年首度出口豆粕以來,出口值連年增長,成為泉州外貿出口新亮點。
河北嘉好糧油是國際糧商嘉吉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糧油加工廠,在2021年完成了首票豆粕出口,現已成為黃驊港的豆粕出口主力企業。
過去幾年,國內大豆壓榨企業進一步擴張產能,業內專家預計2024年產能將達到50萬噸/日,年度壓榨產能接近1.8億噸。隨著產能的增加及過剩,近3年大豆壓榨開機率均不及60%,壓榨利潤出現下降,長期處于虧損或微利的狀態。
今年以來,由于生豬存欄下降,豬肉需求疲軟,導致豆粕需求難以跟上供應增長,國內豆粕價格在三年低位徘徊。
面對國內豆粕下游消費低迷,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大豆壓榨企業加快了豆粕出口步伐,既增加了外匯收入,提高了利潤,也有助于消解過剩產能。
相比巴西、阿根廷、美國三大豆粕出口國,目前中國豆粕出口規模仍顯得微不足道,卻是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尋找的新增長點,具備可觀的拓展潛力。
國際豆粕市場中的主要買家包括歐盟、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英國、日本等,其中我國距離東南亞和東亞主要需求國市場較近,交通運輸便利,區域經貿合作日益深化。山東、江蘇、廣東、福建等沿海大豆壓榨企業充分利用物流和成本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豆粕出口業務日漸步入常態化。
隨著大豆壓榨產能的提升,我國的大豆加工技術水平和經濟成本競爭力已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豆粕“出海”有利于提升在全球大豆價值鏈中的位置,增加產業鏈供應鏈鏈長和韌性,構建大豆壓榨領域“雙循環”體系,從而推動中國大豆壓榨產業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