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宗馥莉刷屏了。
刷屏的原因,就是網傳她已經辭去了娃哈哈集團的副董事長以及總經理職務,不再參與經營管理。
這件事對普通人而言應該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行業而言,則是一件大事了。
這件事在網絡上被傳開后,一份宗馥莉的《辭職信》也在網絡上流傳了開來:
雖然不知道這份網傳的《辭職信》是不是真的,但是這份《辭職信》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宗馥莉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翻譯一下這封辭職信你就明白了。
首先來看一下這封辭職信的第一句話:
“近期,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團’)部分股東就本人自宗慶后董事長離世后對娃哈哈集團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這句話的關鍵點,在哪里呢?
其實這句話的關鍵點,我認為并不是上城區,也不是股東,而是“自宗慶后董事長離世后”這句話。
因為這句話的出現,很可能就是想告訴我們——他們之前對我沒意見,可在我爸爸宗慶后離世后,他們就對我有意見了。
再來看看第二句話:
“對本人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致使本人無法繼續履行對娃哈哈集團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職責。”
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在我看來,這句話前后邏輯的意思大概就是——因為他們對我的管理提出了質疑,所以,導致了我無法履行公司的管理職責。
再來看看第三句話:
“因此,本人決定自即日起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不再參與其經營管理。”
這句話翻譯過來,意思大概率就是——因為他們對我的管理提出了質疑,導致了我無法管理,所以我辭職了。
其實當你仔細看這幾句話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幾句話里面,是藏著一股氣在里面的。
或者說,這幾句話其實是帶有“賭氣”的意味在里面的。
因為這幾句話,翻譯成通俗的大白話,意思就是——他們在我爸爸去世之前都不敢對我有意見,但是我爸爸去世后,他們就原形畢露了,我爸去世后他們一直質疑我的管理,他們這樣讓我實在無法管理了,所以我才辭職了!
其實早在多年前,宗馥莉有了權力后,就開除掉了一些老員工,宗慶后發現后狠狠批評了她,還重新把這些員工找回來了。而宗慶后事后還曾對宗馥莉說過一句話——“在中國,只有員工真正服你,他才會聽你的。依仗權勢讓人服膺只是暫時的,他會背地里跟你搞鬼。”
不知道宗馥莉如今到底有沒有把宗慶后的這句話理解透。
我也不確定網傳的那份《辭職信》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話,那么實際上,質疑宗馥莉的人其實也都是同一家公司的股東,是股東,對管理層的管理方式提出質疑,這也是他們的權利。
我們暫且不論股東提出的質疑到底是對是錯,即便他們提出的質疑是錯的,那么身為總經理,在面對這種質疑的時候,其實也必須要頂住壓力,帶領團隊向前走。
當一個集團的老大,本來就應該要有極強的抗壓能力,而且還要心胸寬廣,眼界開闊。
當一個老大面對質疑,面對刁難,面對挑撥離間的時候,都必須要頂住壓力,寵辱不驚,聯合信任自己的人化解這些難題,這才是一個合格的老大所必須要具備的心理素質。而賭氣、辭職、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樣只會暴露出自己越來越多的問題,正中對手下懷。
其實很多新人當上領導一段時間后,都會有一個問題讓他們想不通。
這個問題就是,他們總認為,自己對公司所作所為,都是在為公司謀福利,都是在為這個公司的每一個人提高薪水,可為什么到頭來沒有人理解自己,甚至最后還有一些元老跳出來反對自己呢?
關于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話說,一個大學老師,假期的時候到一個貧困的地方,給孩子們做科普,孩子們都很高興。
科普了幾天后,這位大學老師對孩子們說,接下來我不在村里給大家做科普了,我決定帶大家到城里的博物館去參觀,到那里大家能學到更多東西,費用都有我承擔。
第二天,這位大學老師就帶著這群孩子來到了城里,去了博物館參觀,在博物館第一層的時候,孩子都很高興,而這位大學老師也很耐心地做科普,一切都很自然美好。
而到了博物館第二層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因為有一些孩子已經開始對博物館的東西不感興趣,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任憑這位大學老師講解得再耐心,孩子們也都不再搭理他。
而到了博物館第三層的時候,一些孩子干脆不理這位老師了,甚至還有一些孩子開始煩躁起來,有的孩子還直接到旁邊的凳子上坐下來聊天,壓根不聽這位老師的講話。
這讓這位老師很生氣,于是他也不耐煩地對孩子們說,我帶你們來這里,是為了讓你們學到更多東西,為了你們我不僅消耗了我假期的時間,還花了我自己的錢,可是你們卻這樣表現,這太讓我失望了,今天的科普就到這里吧!
老師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那么,為什么這些孩子會這樣呢?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老師是為了他們好嗎?
到了晚上,一個孩子找到這位老師,跟他聊了一下,才讓這位老師發現了問題所在。
原來,他帶去博物館的這群孩子,都是貧窮家庭的孩子,這群孩子的腳上,沒一個孩子穿的鞋子是合腳的,因為這些孩子穿的鞋子都非常磨腳,所以走了一段時間后,他們的腳就非常疼。
所以,在博物館第一層的時候,孩子都沒走多少路,所以他們的心態都非常開心,但是到了第二層,一些孩子的腳已經開始疼了,他們又不好意思說,所以他們只能忍著疼痛跟在老師的后面。
到了第三層的時候,腳上的疼痛已經讓孩子們無法再對科普感興趣,但是說自己腳疼又怕被罵,所以他們只能蹲下或者到一邊坐下了……
實際上,孩子們也知道老師是為了他們自己好,但是因為他們的鞋子不合腳,這就讓他們無法跟上老師的節奏了,但是老師卻意識不到,這或許就是這位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問題所在。
而這其實也是一些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問題所在。
一些老員工,他們其實也知道一個新領導的所作所為是為公司好,也知道新領導的決策對員工有利,但是有時候,新領導的步子邁得太大,就會讓一些老員工跟起來很吃力,甚至還會讓一些老員工的“腳后跟”出血(剝奪掉他們的利益,領導卻意識不到),這就是一些領導存在的問題。
當領導,其實最關鍵的并不是坐在哪個位置上,也不是自己手上拿到了多少權力。在中國當領導,最關鍵的,是要學會“平衡”的藝術。
皇帝上位,下面的大臣將領們怕的,真的是皇帝頭上的那頂皇冠,或者是他手上的那個權杖、玉璽嗎?
并不是。
因為這些大臣將領們真正怕的,或者說真正能讓他們臣服的,其實是皇帝能作為一個“中心點”平衡各方諸侯、各方利益、各方權力的能力,而不是皇帝站在臺上耍脾氣、耍威風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